<h3> 1990年,阳泉与英国的切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结为友好城市。为了表示关系亲近,切斯特菲尔德市政会邀请阳泉学者去交流学习,阳泉市教育学院的王伟老师就是那次经过考试选拔被派去的学者之一。一年的学习交流经过被完整详实地记录在王伟老师的一本书里,这本书就是长达40万字的非虚构小说《切市日记》,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各写了两年。这是中国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对外友好城市交流的真实写照。</h3></br><h3> 王伟,就是我们今天谈到的“老忘”。老忘是王伟先生的笔名,也是网名。实在不知道他为什么起名“老忘”,可能觉得自己的记性越来越不如前,总是忘记吧。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为数不多的记忆力超强的一个人。他的记忆力强不仅表现在对时间和空间的精准记忆,还包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正因如此,才有了厚厚的一本日记体著作《切市日记》。老忘的记忆简直就是一台隐形人体摄像机,那种鲜活和生动简直令人叹为观止。</h3></br><h3> 我曾经认真练习过,到一个地方仔细观察,然后文学性地描述下来,但效果很差,总是抓不住重点,不是过于琐碎,就是过于概括。也曾经尝试记下人们说的话做的事,但往往记住这点就忘记那点,记了前面的又忘记后面的。王伟先生却以摄像机一样的眼睛和心灵,用文学性极强的语言,该粗就粗,该精就精,把去切市的整个过程完整还原,带我们去那里待了整整一年。</h3></br><h3> 有人认为,《切市日记》是王伟先生的代表作。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伟先生的作品很多,《切市日记》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确实如此,他的各类著作译本加起来超过百部。他将这百多部作品命名为《百帙谱》。</h3></br><h3> 《百帙谱》主要分文学作品、个人自传文档、语言教育、中英互译四个区块。其中文学类作品占据较长的篇幅,影响较大的首推《切市日记》。此书是在《友城走笔》的基础上酝酿了二十年之后结果的。《友城走笔》是王伟先生根据英国交流的经历,为《阳泉教育》杂志写的特约稿件,内容主要有英国教育研究、访英见闻、外事散文等,其中,《访英见闻录》(后改名为《友城走笔》)连发三年。中篇合集《无》是《风》《红》《否》《混》《分》的合集,主要包含1965年至1985年作者个人初中、高中、大学及农场劳动等生活经历,以文学形式再现当年社会变迁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和影响。《风》的情节和写作风格,类似于路遥的《人生》,朴实、单纯。另外几篇《红》《否》《混》等,普遍具有非虚构纪实性特点,是红色年代的真实反映。《〈山·路·歌〉三部曲》清新浪漫,婉转绵长,文学情趣浓厚。《短篇故事集》中的数十个小故事,个个意味深长,可以当作奇妙的小说素材。《平潭集》和《梦萦威汀顿》等散文集,以中西式相杂糅的语言表达,赋予了文章紧凑、连贯和逻辑性。《博客文选》展现的,是具有时代现实感的写作笔法,篇篇紧扣主题,一气呵成。另外还有部分诗词作品,同样颇具特点。《读书诗报告》是另类的读书报告,寥寥数行,精练地勾画出一本书的梗概。《一枝春》是作者独创的“单句诗”,每首只有一句话甚至短短十几个字,但与作者的其他诗作《沙江》和《藤花亭曲》相比,并不逊色,朦胧曲折,韵味十足。</h3></br><h3> 个人自传《奇正集》有50余万字,起笔于2006年,成书于2008年,之后到2018年,又经历了4次修订,可谓十年五版。这本自传的写作立意有两个,一方面通过个人传记反映同时代人的人生轨迹,另一方面也通过个人经历反映这一代人生活的社会背景。它是一部农村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运用“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方式,将一代人的生活面貌活泼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语言特点看,《奇正集》是口述之作,属于“话本”形式。话本是中国文学由文言小说走向平民化的标志之一,是民间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比较符合世情写作的需求。“话本”的写作特点,为这部作品增添了相应的文学色彩,使得看《奇正集》好似听书,朗朗上口,趣味盎然。这个作品集的写作,参阅了数十本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和回忆录,并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社会人士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某种意义上说,它远远超出了个人自传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时代共性。这种探讨,同时成就了另一本书《奇正笔谈》。</h3></br><h3> 王伟先生作品的第三部分是教育文集。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王伟先生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其中,《关于用英语思维》《〈大学英语〉精品课文赏析》《〈大学英语〉(精读)教评》《再读〈大学英语〉》《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回顾》《英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英国留学生学习工作回顾》《双语教学实验科研课题总结》《关于ESP/EST教学》以及《回望英语》等论述,充分展示了作者英语知识的积累。《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以及《英语教范案例》等著述,是比较实用的英语专业教材;《英语问答》《世界语学习》《平定方言》等是语言学研究的延伸;逾百万字的《英协文存》《英语协会文集》(1-7)是社团文化建设的独特资料;《英国教育文丛》《英国中等教育科学教材摘译》以详实的论文和译文形式分专题介绍和评价英国教育,是国外教育专题难得的资料。</h3></br><h3> 翻译是英语专业的起点和归宿,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50多万字的《切市日记》英文版本,是断断续续的科技产品和项目翻译的结果。《双语文集》以及作为高校英语教材的英文版《英语阅读》《英语写作》是翻译水准的进一步体现。接着是五六百首中英诗词互译,其中主要是中诗英译,这个方面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作者由《华尔兹的召唤》中近体诗、古体诗英译以及中英诗词互译,逐渐入轨,到《拥抱太阳——评梅女子文学社诗词选译》,经历了“再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不觉得雨——阳泉百人百诗英译》茶与咖啡共享,开启了阳泉诗歌作品走出国门的时代;《黄河水长流——山西民歌英译》对诗歌的文体做了比较大胆的尝试和得体的处理,别具一格,或是国内民歌英译的首创;《彼岸——鱼情诗韵》一书收集的是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诗词大家关于咏钓的古体诗,侧重处理诗词中的意象、气韵和辞藻等难点;《中英诗词翻译文丛》《中英诗译探赜》《诗词翻译存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尤其是“中英诗译”做了理论和实践诸方面的探索。对老同学曾胡的古体诗《清秋》的翻译,雅正清新,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存于国图首图。《毛泽东诗词选译》一书,老教育工作者王世永先生认为“开创了毛主席诗词注释讲解的一条思路”。诗词翻译过程中,王伟先生尤其注重“译解”和“回译”的作用,由此完成了《英汉诗词翻译例释》。</h3></br><h3>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王伟先生是感性的;从英语写作的角度看,他是专业的。王伟先生今年虚龄七十,一生酷爱学习,曾在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1972年起,就在教育岗位上摸爬滚打,凭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学,从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成长为大学教师,担任过阳泉教育学院英语系主任、教科室主任、教育学院《学报》主编,曾任阳泉市英语协会秘书长、理事长,并担任阳泉市政协九届、十届、十一届委员,是阳泉市第二届享受政府津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走进写作和翻译,大约从1987年进入阳泉教育学院后开始,先是根据工作需要写了一些教学论文之类的东西,2000年之后,开始问津文学和翻译,到如今,持续了30多年。</h3></br><h3> 任高校《学报》主编期间,他自创英文报,几乎每期都发表文章,每期报刊从组稿到出版,至少翻阅八遍以上,积累了相当的写作、编印等知识和技能,后来又为其他作者编撰了一些书籍。王伟先生这一辈子,大部分时光围绕教书、写作、翻译三个方面度过。他曾用一副对联自嘲:“读书教书写书编书译书评书书生一介;书呆书痴书醉书痒书贩书侃书人一生。”</h3></br><h3> 当然,王伟先生的一生中,真正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是阅读。退休后,阅读量仍保持在每年30至50部之间。</h3></br><h3> “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确。”连续不断的阅读和写作,使他有了更好的记忆,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也是成就《切市日记》精确记忆与准确记录的重要前提。读书与写作成就了王伟先生的一生,也赋予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他没有时间踯躅于一路的荆棘,始终执著于心中的寄托,一路前行,从不停步。如今,进入古稀之年,他仍在扬鞭奋蹄,抓紧《南坡山》《秀山情》《中英诗译探赜》《九叶派诗词选译》等作品的完结。</h3></br><h3> 我们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一件事坚持去做。几千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力往前甩,再尽力往后甩。”他示范了一下说:“从今天起,每天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同学们笑了,这么简单,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上课时问:“昨天谁做到了?”大家齐刷刷举起了手,无一例外。一周后又问,大半学生举起了手。一个月后再问,仍有九成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再问时,只有一个人举起手,这个人就是柏拉图,后来成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h3></br><h3> 王伟先生工作之余,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件事,将读书写作融入自己的生命,用一管笔完成生命与历史的对接,如坚持甩胳膊的柏拉图。他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百部书,一种精神,与生命同驻。</h3></br> <a href="http://www.cnepaper.com/yqwb/h5/html5/2020-12/02/content_88342_12703505.htm"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www.cnepaper.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