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楚国(下)

羽言

<p> 四</p><p><br></p><p>话说楚人忍辱负重五百年,为的就是有朝-日能够摘掉蛮夷帽子恢复华夏身份,好不容易等到了新的周天子的垂怜,以为从此就和中原的文明人可以称兄道弟亲如-家了,但不久却发现这-切都是虚的,周王朝对于楚人仍然充满了傲慢和欺骗。</p><p><br></p><p>当刚刚获封的熊绎和他的族人们还沉浸在摘帽平反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有—天收到了周王朝的信函,邀他参加周成王分封诸侯以后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的盟会,熊绎异常高兴,因为这是楚人第一次以诸侯身份出席朝廷召开的盟会,心想终于可以与诸侯们平起平坐了,于是他兴冲冲的前往赴会。到得会场之后,看到各路诸侯依次就座,却没有自己的位置,更过份的是还安排他为会盟打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p><p><br></p><p>但是,熊绎还是忍下来了。在楚国八百年历史上,熊绎乃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熊绎的历史作用并不在于获得了周王朝册封成为楚国的开国之君,而在于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勇敢和隐忍,—个族群的精神往往是其领袖人物的优秀品质影响而形成的,熊绎就是楚国八百年楚人的精神领袖。</p><p><br></p><p>熊绎回到楚地之后,顾不得洗去长途跋涉的风尘,也顾不得怨天忧人,而是与族人-起商讨今后的出路,制定了"奋发图强富国强民"的基本国策。《左传》中说楚人"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史记》里也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虽是只言片语,但也道出楚人立国之后的艰辛。</p><p><br></p><p>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从方圆五十里增加到方圆数百里;财富日益增多,GDP增长了数十倍,成为江汉平原上数-的国家。后代历史学家称楚国这一时期为"汉江奇迹",比韩国的"汉江奇迹"早了三千年。</p><p><br></p><p>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公元前700多年,楚武王时期,楚国兼并了周边一些小的诸侯国和部落,占领了铜绿山(今湖北大冶),掌握了天下最大的铜资源,楚国开始崛起。</p><p><br></p> <p><br></p><p> 五</p><p><br></p><p>今天人们读史,都认为国家领土的扩张必然充满杀戮和血腥,战争都是战争,但因其目的不同结果一定迥然不同。战国末期的秦国被打造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虎狼之师,一次战役就能杀人几十万,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楚人则大不相同,我看了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朝大国兼并小国的列表,有史料可查的被楚兼并的有45个,远超中原六国,而没有进入史册的小国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当时的楚国,北达中原,南连岭表,西起秦岭,东尽江淮,疆域之大已经超过中原六国总和。在秦国统一之前大半个中国已由楚国统一,秦国只是在最后收其大成而已。</p><p><br></p><p>说楚与秦的不同,并不是我的猜测,而是史书上从未看到楚国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几十万的史料,也没看到大量俘馘的记载。张正明先生在其著作《楚文化史》中说:"对于被灭亡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我们今天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楚人早就是践行者,是后世之楷模。楚,不仅仅统一了南国河山,更融合了南方民族。</p><p><br></p><p>公元前740年,楚武王即位自称为王,公然藐视周室,“欲观中国之政”,中原诸侯各国对于楚人的这种“僭越”举动简直膛目结舌,但是在楚人看来却很正常,因为他们要的只是与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平等。此时的中华大地之上,有“王”这一称号的只有周楚两家。反观中原各诸侯大国,称王乃是400年之后的事了。</p><p><br></p><p>可以看得出来,几百年的遭遇把“追求平等”这一终极目标写进了楚人的基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楚人不仅把“平等”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而且把“平等"赋予了他们所征服的族群,这也成就了日后几百年楚国站在世界之颠的事业。</p><p><br></p> <p> 六</p><p><br></p><p>写到这里,连我自己也是感叹不已。其实,并非我的祖先一定就是楚国人,更与楚国贵族芈氏、熊氏、屈氏沾不上边,屈氏可不是“屈臣氏”哦,那是大名鼎鼎的屈原。我钦佩的是楚人祖先们身上的那种精神,是什么精神?我以为是一种骨子里的骄傲,用一句流传至今的湖北话说,叫“不服周!“长久已来,我一直以为湖北人挂在嘴边上的“不服周”就是不服气、不服输的意思,其实,远不止此。</p><p><br></p><p>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史家认为自此周王朝日渐势弱,“春秋”开篇。中国社会发生剧变,大国诸侯通过兼并战争争夺霸权,周王朝逐渐从衰微走向瓦解,这种观点为史学界广泛认同。但是,这些史家似乎并没有重视或者说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一事实:从史家认为的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长达500多年,这“衰微”的时间也真是衰的漫长,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中原诸侯各国争吵争夺的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权,而非王权,更不是什么“平等”权,唯"不服周"的楚,敢为人先挑战权贵,自立门户自立朝廷自己称王,与周王朝平起平坐。</p><p><br></p><p>对于楚的追求,在中原那些诸侯们眼里就是僭越之举,作为周室的一代代周王更是如有鲠在喉不除不快。楚成王16年(前656年),春秋五霸之首齐国齐桓公纠集中原八国,组成“八国联军”伐楚。楚国并不急着迎战而是派出使臣屈完劝其息兵,齐桓公对屈完炫耀:“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毫不示弱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从容回敬道:“君欲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欲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听这话,今人会想起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持久战,不是让日寇陷进来了么?齐桓公是何等聪明之人,结果是双方订下《召陵之盟》,原来中国古代人们也是可以通过谈判来避免战争的。</p><p><br></p><p>然而中原诸侯中还是有不自量力自讨苦吃之人,宋襄公就是这样。在楚成王34年(前638年)出兵犯楚,结果在泓水一带与楚师一触即溃,从此一蹶不振,国运衰败。至于周王率领的王师当然也有过伐楚之举,但无一胜还。</p><p><br></p><p>到了楚庄王时期,公元前606年,庄王率师北伐陆浑之戎,亲至洛邑,观兵周郊,在洛阳城外搞起了阅兵式,周王心惊却也无可奈何,便派了大臣王孙满前去表示慰问以探虚实。庄王有意问起周室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巧妙的告诫他“在德不在鼎“,庄王不搞转弯抹角,率性道:“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便是“问鼎中原”的由来。</p><p><br></p><p>观察春秋战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中国,事实上存在着南北对峙平行发展的两个朝廷,不同的是北方的周慢慢衰微而南方的楚日益强盛,北方逐步分裂而南方渐趋统一。</p><p><br></p><p>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史家认为这标志着楚国确立了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然而,在长达300多年可以“称霸”的时间里,楚国为何不称霸?更无一个楚王有秦王那样的野心灭掉六国-统天下取周天子而代之?楚国人都在做些什么?</p><p><br></p><p>楚人此时称霸进而吞并中原各国确是很有条件,因为此时的中原各国一盘散沙正处于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局面,都忙着“变法图强”,变法的实质就是抛弃周礼,当天下霸主。有意思的是,一直被中原人称为蛮夷的楚人此时却扛起了“周礼”的大旗 ,而且并不是拉起大旗作虎皮,而是真心实意的要“克己复礼”,连孔子也深为感动,多次对楚国提出表扬。</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人在谈起历史时,经常把春秋战国连称,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春秋与战国之间的本质差别。在战国时代,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程度都远超过春秋,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是贵族的游戏,以荣誉为目标,战争规则明确,风度翩翩,不以吞并其他国家作为目标,例如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之间,晋楚之间互相攻打了一百年,郑国成了两大国的主战场和缓冲地,却始终没有被楚晋任何一方吞并,而楚晋两国也并不成心去吞并对方。然而在战国时代,战争却极为功利,目的是直接消灭对方的国家,掠夺对方的土地人口,越国吞并吴国,在那之后,灭国战争愈演愈烈,直至秦灭六国。</p><p><br></p><p>楚国讨伐陈国的时候,陈成公病故,楚国在听说陈成公病故之后当即撤军,这叫闻丧即止,但是到战国时期可以说世风日下,到战国中期,楚威王去世的时候,那是很大的丧事,但是魏国趁火打劫,不仅没有闻丧即止,而且趁火打劫,攻打楚国。</p><p><br></p><p>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统一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那就是看新的统治者是创造了财富还是制造了灾难,是推动了文明进步还是阻碍了文明进步,楚国统一了半个中国,秦国灭掉楚国统一了整个中国,但是两者造成的结果却迥然不同。</p><p><br></p><p>对外开放,这些年在中国是个热词,人们通常认为中国古代的开放交流是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因此才有了今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丝绸之路”。其实,在早于张骞400多年之前,楚人就已经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之路,这些年来出土的众多不会说话的地下文物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p><p><br></p><p>遗憾的是,楚人用了800年时间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却在秦的铁蹄之下毁于一旦。秦之统一&nbsp;,给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文/羽言&nbsp;&nbsp;&nbsp; 图/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