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会

晶晶

<p>  光阴不扰 山水静候,美好的12月的第一天,我们开始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会。</p><p> 本次活动邀请了进修学校教科部主任刘亚清,教研室主任陈玉霞、副主任王扬以及工农小学和实验小学主管科研课题业务领导。</p> <p>  首先由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周志丹作课题的背景介绍。</p> <p>  通过两次调研及下乡视导听课,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家长对道德与法治课认知度不高,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孩子的学习情况,忽略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观念陈旧,授课方式不够灵活,教学内容实施后学生各方面水平提高不均衡,整体效果欠佳;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和现实生活程度不够,所以和两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王者丽、 石晶共同研究本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为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助力,让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机融合。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p> <p>  活动第二项由王者丽老师宣读开题报告</p> <p>  王老师从课题研究意义,小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法及预期研究成果几方面加以阐述。</p> <p>  活动第三项由刘亚清主任讲解课题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p> <p>  刘主任在活动中强调对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党育人,为国家育才育精英之才 。并进行举例分析,德育需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对道德与法治课如何生活化进行指导,并进行实例剖析。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发扬课程的独特功能让孩子受益让老师收益。</p> <p>  活动第四项教研室主任陈玉霞进行总结发言。</p> <p>  陈主任首先对学科教学理念进行梳理。强调国家需建设法治国家、学生需知法、懂法。从课程角度上看,思政 课程化。课程思政化。这是我们当今教育发展形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想成才,需先成人。所有课程渗透思想教育。我们的教育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陈主任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研究寄予很大希望。并指出我们应当回归生活化。生活中无处不教育。最后祝愿几位老师按照课题流程和要求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并取得丰硕的成果。</p><p><br></p> <p>活动最后一项合影留念</p>

法治

道德

课题

小学

生活化

课程

主任

开题

学科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