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回忆青春往事,打开了70后深藏心底的沧桑岁月

冷韵追魂

<p><br></p><p>那是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也是一段尘封多年的青春,作为70后过来的人们,本想把他永远放在心底,成为自己一生酸甜苦辣的回忆,无论是痛苦也好快乐也罢,因为没有人会去为你在乎这些。在自媒体的今天,人们爱上了短视频、爱上了图文写作。也许会唤起同龄人的过往感受,也许会使新生代年轻人惊讶。那个年代的青春,就像一坛老酒,时间越久越有他的甘醇。每一天去品尝的味道也会不一样。</p> <p><br></p><p>我们出生在农村乡下的大深山里。富裕的人家少有,大部分都是贫穷落后的人家。要吃肉要吃米饭,只能等到逢年过节或者有亲戚来得时时候。所以那个年代的孩子最喜欢过年最喜欢走亲戚。于是老人会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山里贫穷的人们多么的期盼家里能有一个出息的孩子,很好的读书,走出大山,考取功名。也就这样,小学的我,成绩一直都很好。后来也不负众望,进入了县城的中学。家长非常的高兴,入学的那天还特意翻看了黄历,看看出行的是否吉利。</p><p><br></p> <p><br></p><p>进入县城中学之后,学习更紧张了。每天除了早上6点起床晨跑还要早读,晚自习都会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有的同学还会半夜弄个小没有灯放在自己床头,一个人悄悄的看书学习,担心影响室友的休息。进入中学,除了读书,还会有不少的班级事务,以为自己一直表现不错,还是多年的班干部。一些点名、班级工作安排、事务讨论也会忙个不停。第一次参加学生代表大会,学校还组织看了一场电影,这是一个农村孩子从看露天放映到电影院的飞跃。当然每周六放学回家,还的走很长的山路。从县城到乡镇有十公里,每天会有一班汽车,车费5毛钱。但为了省下5毛钱,或者身上就没一分钱,同学们都会三五成群的结伴走路回家。从乡镇到家里还有七八公里山路都是靠步行了。那时周六上午还会有半天课,中午一放学大部分同学都会这样回家。从县城走到家就这样要半天的时间。第二天星期天吃过午饭,又会带着下一周的口粮生活费,走半天的路回到学校。</p><p><br></p> <p><br></p><p>到了高三的那一年,或许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或许是上天怜悯自己家里已无力再供自己上学,自己病倒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的从痛苦失落的深渊了走出阴影。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还好这个时候刚好在贵阳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稿费和笔友们的支持,让我重获人生的希望。现在还在想着当时的那些笔友们,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联系到。接着在农村小学代了两年课,也送走了两届不错的毕业生。在农村如果不富裕生存实在太难了,就像现在的找对象要有房有车一样。不得不想办法改变眼前的窘状。刚好赶上外出打工的热潮,后来就出门打工,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几年。</p><p><br></p><p>附:本文来自网络,分享至此供朋友们阅读参考。欢迎投稿话题【回忆青春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