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12月1日

陈小琴 琴心剑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左起:钟洪江、吴志民、王新生、陈小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摄影:梁启民</b></p><p>  2020年12月1日,为纪念人民军队第一支坦克部队成立75周年,第38军获得“万岁军”美誉70周年,装甲兵后代、38军后代相约军博,重温——历史上的今天!</p> 1988年 <p>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确定的。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艾滋病由HIV病毒引起。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照片摄于2006年,央视少儿录制艾滋病专题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11月9日录制,12月1日播出)</span></p> <p>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p> 1950年 <p>  1950年12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获得万岁军的美誉。</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hvzzgu?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芒</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juejz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断刀——朝鲜战争大逆转</a></p> <p>  1950年12月1日,还在志愿军第38军围歼敌人之际,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就亲自起草电报,传令嘉奖38军。电报全文为:</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梁、刘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扬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ー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致昨,三十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彭、邓、朴、洪、韩、解、杜</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二月ー日</b></p> <p>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二任政委吴岱</p> 吴岱之子吴志民在讲述父亲签发的公布令 <p class="ql-block">诗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p> <p>  奉解放军总政治部命令,魏巍赴朝鲜随军采访(1950年12月至次年2月),接触到许多感怀至深的英雄主义故事,尤其是第二次战役中,38军112师穿插堵截南撤的敌人,在松骨峰与武器精良的美军遭遇,打出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战斗。英雄的壮举与情怀深深打动了同为军人的魏巍,他在激情涌动的思绪中,将之化为感动万人国人、激励中国军人的不朽诗篇一一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批示:印发全军。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的代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吴岱之子吴志民(右)夫妇</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吴志民、钟洪江</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喜获吴志民新著《万岁军从硝烟中走来》</span></p> 1945年 <p> 1945年12月1日人民军队第一支坦克部队成立。</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4jpgbv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人民装甲兵70周年</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45hak0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反坦克武器研制大会战</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4m6x0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车第一师_琴心剑胆的温馨小屋_新浪博客</a></p> <p>  1945年12月1日,东北坦克大队成立。在沈阳东郊马家湾子,由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延安炮兵学校校长朱瑞宣布,根据东北民主联军(即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命令,成立坦克大队(亦称东北坦克大队)。全大队有30余人,隶属炮兵学校。大队长孙三,政治委员毛鹏云,副大队长高克、霍舒亭、刘大祥。这是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1945年东北坦克大队领导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副大队长霍舒亭、高克,后排左起副大队长刘大祥、大队长孙三、政委毛鹏云、林峰。</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是人民军队第一辆坦克——功臣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了第一辆坦克,才有第一支坦克部队。</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增强人民军队的作战实力,东北民主联军积极收缴日军遗留在东北的武器装备,某部指战员潜入沈阳的日军坦克修理厂,夺取了部分坦克器材和零件,加紧装配出一辆坦克,并把这辆坦克开到了沈阳东郊马家湾子。1945年12月1日,人民军队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宣布成立,这辆坦克加入人民军队序列,编号“102”。该坦克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因其战功突出,战后此辆坦克被命名为“功臣号”,全体乘员记集体三等功,驾驶员董来扶和机枪手吴佩龙荣立一等功。</p> <p>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作为坦克方阵的首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0年9月,董来扶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英雄”称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功臣号现停放在军博B1兵器大厅</span></p> <p>  该坦克为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装备1式47毫米火炮1门,97式7.7毫米机枪2挺,乘员4人,装甲厚度15~25毫米,战斗全重15吨,最大时速38千米/小时。</p><p> 该型坦克于1937年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设计定型,并于1938年装备日军,一直服役到1945年,总生产量为1500辆。该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广泛使用。</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军博建军90周年特展中的功臣号,《攻克锦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天津市蓟县装甲第一师军史馆《天津攻坚战》半景画</span></p> <p><b>  孙三</b>,首任战车大队大队长他领导了东北第一支坦克部队的创建工作,是我军坦克部队的开创者。他率部参加了三下江南和辽沈、平津战役等重大战斗行动,并渡过长江直打到海南岛,参加了解放四川的战役,抗美援朝时任战车第三师师长、志愿军装甲指挥所副主任。</p><p>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孙三之子孙海林</span></p> <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高克</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右),缴获老头坦克、成立东北战车大队高克功不可没,为1945年12月1日成立坦克大队立下汗马功劳。</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修理厂厂长<b>王志毅</b>(1942年摄于延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军第一支装甲部队的组建,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也正是这些破旧、落后的坦克和装甲车,在经过王志毅及战友们的修理、组装下,变成了一辆辆能征善战的战车,首战长春,攻克锦州,继而参加抗美援朝。仅在1946年,他们就修理好了166辆次之多。由于王志毅在中国军工企业启蒙方面表现突出,他荣立一等功一次。</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兵种领导机关正式成立。王志毅先后担任装甲兵技术部修理科长、修理处长、技术部副部长、副政委、部长等职。为提高装甲兵技术水平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为我军装甲兵的建立成长和壮大做出了贡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王志毅长子王建飞大校</span></p> <h5><font color="#167efb">2019年5月19日王建飞到访军博,右起:王建飞、燕颖慧、孙成智、刘晓峰</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王建飞、刘晓峰、孙成智、燕颖慧</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右起:王建飞、燕颖慧、孙成智、刘晓峰</font></h5> <h5><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建飞、燕颖慧</span></h5> <h5><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射击王——王建飞</b></h5> <p><b>  王怀庆:</b>时任坦克大队二区队指导员,二区队队长为高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应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车第1团</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1951年3月21日总参通知</span></p> <p>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战车第1师第1团团长。回国后,任师副师长、军委装甲兵处长、后勤技术部副部长。</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  王怀庆之子王新生(右),2020年12月1日在军博功臣号前,给观众讲述功臣号与坦克大队。</span></p> <p>  1946年7月中旬由于人员不断增加,部队继续扩建,改称战车大队(史称东北战车大队)。根据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发布的《关于特种兵建设的命令》,东北坦克大队在黑龙江省东安(今密山)县改称东北战车大队,隶属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全队有400余人,编2个坦克队、1个汽车队、1个警卫连、1个器材库和1个修理工厂。器材库和修理工厂是我军坦克部队技术保障机构的最初设置,坦克的使用和修理开始分离。</p> <p>战斗英雄<b>董来扶</b>:</p><p> <b>董来扶</b>,是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战车团1连“102”号坦克驾驶员。装甲兵部队第一位“全国战斗英雄”。17岁入伍,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各立大功一次;是我军坦克部队技术最熟练,立功最多的“功臣号”坦克驾驶员;1950年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英雄”荣誉称号;出席了我国首次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孙三的之子孙海林(左)和董来扶之女董洛英(右)主持郑凤超摄影展开幕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2017年12月2日上午,战斗英雄董来扶之子董蓟豪亮相军博B1兵器展厅功臣号展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杨部长讲述军博新馆功臣号的布展过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董蓟豪夫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董蓟豪与女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董蓟豪与观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董来扶之子董蓟豪、董蓟雄在平津战役纪念馆战斗英雄董来扶像前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左起:陈小琴、董来扶次子董蓟豪、李自群夫人、董来扶长子董蓟雄。2013年6月1日于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董来扶与功臣号照片前留影。</span></p> <p>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缴获的美军坦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