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一)

霄中鹤

<p>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亦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之谓。故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p><p> 六气,即风、热(暑)、火、湿、燥、寒的简称。亦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这六种气候变化要素,也就是在天的阴阳之气。故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多少的不同称谓。“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三阴为厥阴、少阴、太阴;三阳为少阳、阳明、太阳。六气中热(暑)与火同气,故在运气学说中不言风、热(暑)、火、湿、燥、寒,而称风、寒、湿、燥、君火、相火等六气。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本元,三阴三阳是六气的标象。标本相合,就是风化厥阴,热化少阴(君火),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相火),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曰:“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天元纪大论》)。六气,时至而至,便是天地间的六元正气,如非其时而至,就成为邪气了。所以说:“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问,五运行大论》)。六气以三阴三阳为主,结合地支,用以说明和推算每年气候的一般变化和特殊变化。每年的六气,一般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情况。主气用以述其常,客气用以测其变。主气和客气相合,称为客主加临,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气候的复杂变化。</p><p>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p><p>“天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晚,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p><p>  天干地支</p><p> 1.天干</p><p>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p><p>2.地支</p><p>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十二支以纪月成岁,故称十二地支。十二支的次第先后,与十干具有同一意义,主要仍在说明事物的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复变化的进展过程。</p><p>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p><p> 3.干支配五行</p><p> 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癸五对,然后分别配五行以测定每年的岁运;地支也可以分别配五行,用以纪月,天干地支各有两种五行配属方法:①干支配属五行和方位:天干相配的结果是甲乙属木,应东方;丙丁属火,应南方:戊己属土,应中央;庚辛属金,应西方;壬癸属水,应北;地支相配的结果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②下支化运与化气配属:天干化五运的结果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十二支化气的结果是:丑未主土(太阴湿土),卯酉主金(阳明燥金),辰戌主水(太阳寒水),巳亥主木(厥阴风木),子午寅申主火(君火相火)。</p><p> 4.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p><p> 所谓三阴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是一阳(少阳)、二阳 (阳明)、三阳(太阳)。所谓六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中火与暑基本属于一类,所以便不列火与暑,而只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两种。</p><p>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的规律是: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p><p>天干地支,五六相合,构成六十年一个气候变化的大周期。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节气(以一年二十四节气计算),是为一纪,后三十年,亦七百二十节气,凡一千四百四十节气,共计六十年(也称六十甲子):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是主五运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主要是司六气的变化,所以讲述五运六气,不能离开干支甲子。</p><p>五运六气之主气</p><p> 主气,即主时之六气,用以说明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因六气主时固定不变,年年如此,所以叫做主气。主气分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p><p>1.主气的推算方法</p><p>主气主时,分为六步,二十四节气分属于六步之中。六气六步主时的次序是与五行相生的顺序相一致的。即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其六步推移顺序可概括为“厥少少,太阳太”六字。主气推算规律与主运基本相同,但主气中火分为二,君火属少阴,相火属少阳,这是因为气有六而运只有五之故。</p><p> 主气的推算方法是: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属于六气六步之中。从每年大寒日开始计算,十五天多一点为一个节气,四个节气为一步,每一步为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六步为一年。厥阴风木为初之气,主由大寒后至春分前;相当于十二月中到二月中。少阴君火为二之气,主由春分后至小满前,相当于二月中到四月中。少阳相火为三之气,主由小满后至大暑前,相当于四月中到六月中。太阴湿土为四之气,主由大暑后至秋分前,相当于六月中到八月中。阳明燥金为五之气,主由秋分后至小雪前,相当于八月中到十月中。太阳寒水为终之气,主由小雪后至大寒前,相当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一年的主气,至此而一周。凡此六气之气,计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一岁周遍,年年无异。故日:“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出谓之显明”(《素问,六微旨大论》王冰注)。在此,显明是指正东方卯位,自东而南迤,即为右行。</p><p> 2.主气的气候常规</p><p>用主气说明一年之中气候的正常变化,与四时、主运的意义相同,但六气推步则更为细致。如四季气候一般是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而六气的风、暑、湿、火、燥、寒,分属于六步,则更较具体。</p><p> 客气</p><p>客气是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因其年年有转移,与主气之固定者不同,亦犹“客”之往来无常,故称客气。客气也分为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左右四间气。推算客气必须了解三阴三阳和司天在泉四间气的含义。</p><p> 1.三阴三阳</p><p> 客气推移是以阴阳气之多少为先后次序的。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一太阴(三阴)一少阳(一阳)呻阳明(二阳)—)太阳(三阳)。按着三阴三阳顺序再配以十二地支、六气和五行,来推算客气。推算各年的司令客气(司天之气),是以值年地支为基础的,“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素问·天元纪大论》。可见,每年的年支,凡逢子和午,不论天干是什么,客气均属少阴司天,丑和未年属太阴司天,其余类推。相配以后是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依此次序逐年推移,六气六年一循环,地支十二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六十年中地支轮用五周,六气循环十周。总之,客气六步的次第,是以阴阳为序,三阴在前,三阳在后。</p><p>其推移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可以概括为“厥少太,少阳太”六个字。</p><p> 2.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司天在泉是值年客气在这一年中主事的统称。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之气,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为在泉之气。</p><p> 3、左右间气,就是在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左右的气。六气分作六步来推移,司天之气占一步,气的左边一步是在泉左间,在泉之气的右边一步是在泉右间。司天之气的左间右间和在泉之气的左间右间加在一起,就是四间气。司天在泉加上左右间气,共为六气,是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值年客气逐年推移,因此,司天在泉四间气也每年不同。</p><p>司天在泉左右间的推算方法:根据前述地支配三阴三阳的规律进行推算。即凡逢子逢午之年就是少阴君火司天,凡逢丑逢未之年就是太阴湿土司天,凡逢寅逢申之年就是少阳相火司天,凡逢卯逢酉之年就是阳明燥金司天,凡逢辰逢戌之年就是太阳寒水司天,凡逢巳逢亥之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在六步中,每年司天之气总是在六步中的第三步上,即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司天之气确定了,在泉之气以及左右间也就知道了。因为司天之气的对面就是在泉之气,而司天和在泉的左右方,便是司天的左间右间和在泉的左间右间。如此每年有一次转换,六年中就有六个不同的司天在泉之气。</p><p> 年支和司天在泉规律表</p><p>┌────┬──────┬──────┐</p><p>│ 年支 │  司天  │  在泉  │</p><p>├────┼──────┼──────┤</p><p>│ 子午 │ 少阴君火 │ 阳明燥金 │</p><p>│ 丑未 │ 太阴湿土 │ 太阳寒水 │</p><p>│ 寅申 │ 少阳相火 │ 厥阴风木 │</p><p>│ 卯酉 │ 阳明燥金 │ 少阴君火 │</p><p>│ 辰戌 │ 太阳寒水 │ 太阴湿土 │</p><p>│ 巳亥 │ 厥阴风木 │ 少阳相火 │</p><p>└────┴──────┴──────┘</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