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闺蜜,这个词汇不再单单是年轻女孩子的专利了,老年资深女性也有自己的闺蜜,她们推心置腹,情投意合,说的来谈的拢,三观一致,是真正的密友。</p><p> 2020年深秋的一天,午饭后,收拾完厨房,稍等片刻就午休了,半小时后,我手机铃声响了,原来是好友闺蜜,约去市内人民公园游玩,本想再睡一会,但又顺口应承。电话那边说,一会公园门口见,好吧!我答应着。</p> <p> 我正在洗漱更衣呢,手机铃声又响了,发小闺蜜问,你在哪呢?下午有啥安排?我说,刚才好友约了去人民公园玩,正准备出门呢,要不咱们一起去玩吧!电话那边说,好吧,一会见!</p> <p> 不多时,三人先后到达公园,瞧,我的两闺蜜正向我招手走来,其中,墨镜女郎温文尔雅,小学语文老师退休了,比我小几岁,我俩有几十年的交情了,是无话不说的好友闺蜜。她退休后坚持工作,先后做过两项与教书不同的工作,尝试着再就业的乐趣,直到儿子要结婚了才停下在职脚步。</p> <p> 红围巾资深美女,是我的发小闺蜜,厂矿幼儿园大一班的同班同学,我们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关系极好无话不谈,彼此都在相互牵挂。她做国企财务管理工作,退休后继续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应聘公司做财务工作,直到有了孙孙,才放弃在职生涯。</p><p> 我也同发小闺蜜相似,也是有了孙辈,才不做自己的专业工作,转行做起家庭保障,钻研学厨艺做美食和介入蒙台梭利幼教方面的尝试。</p><p> 我还有同事闺蜜,同学闺蜜,邻居闺蜜。这次是与发小闺蜜和好友闺蜜一起游公园。</p> <p> 三姐妹闺蜜好友,会师在公园大门口,我们邀请路人帮忙,湖边来张合影,留作纪念吧! 我们很久没有来过公园了,记得原来公园还有大门,还要门票,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工作忙,根本没时间来逛公园。 </p><p> 现在公园修造的如此完美,开放式的,文化传统传媒于一体的,与时俱进的新颖潮流公园,矗立展示在眼前,让人有耳目一新的美好感觉。</p> <p> 看到 公园里有跳舞的,唱歌的,散步的,还有闲坐着的。我们漫步向前走着,听到湖左侧空地小树林那边,传来了歌声,感觉既专业又悦耳,走近观察片刻,呃,原来是市老年大学某个音乐班,在上乐理知识课呢,老师现场示范的很认真,学员也勤学模仿发音,不断地在练唱。</p> <p> 听着, 看着,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下乡同队男知青,也在练习发音唱歌的学员中间。我就大声说,那不是俺队的男生也在那里呢!好友闺蜜说,还男生呢,都老头老太太了,呵呵呵呵,三人大笑起来,笑声有点扰民。此时,同队那个外号叫瘦猴的男士,也认出了我。于是,他用手势,给老师打了个招呼,示意有事告别离开,他索性音乐课也不上了,陪同我们三人一起聊天,一起游公园,并做起了游玩专职摄影师。我们三人表示歉意和谢意。这真是相见无意,马到成功呀,呵呵!先生阁下,给我们来张 马到成功合影照吧!</p> <p> 不是坐在桥边的小姑娘,而是坐在桥边的资深老美女们,也来一张休闲惬意照吧!景色宜人,小桥流水,柳条飘逸,藕叶一片古黄。藕叶虽然古黄,但它性情笃定,不卑不亢,等待春的来临。坐在桥边的人们,心情愉悦,平静而不张扬,珍惜眼前吧!感受着美好!一切都随缘吧!</p> <p> 走在法国梧桐树下,秋意浓浓,树叶泛黄,金色阳光美不胜收,三人来一张留念吧,留住闺蜜!留住记忆!留住美好!</p> <p> 三位资深老美女,同一位老翁帅哥先生,四人一同游湖赏美景,心情舒畅,自在休闲。看吧,垂柳美亭留下了倒影,夕阳好美好漂亮呀!快抢抓拍摄时机,你拍我也拍,大家手机拇指忙不停,留下美好在这边。</p> <p> 我们畅游公园的时候,大家的手机来电,微信信息提示,不时响起,各有片刻打扰,手机铃声音乐缓缓响彻不止,促使着你,我,他,去查看回复处理,这样忙碌的瞬间,也留下了美好的真实记录。</p> <p> 这里景色不错,试下我的手机功能吧,看看拍照色彩清晰度怎样,还有我的审美感如何,对准镜头来一张。旁边老帅哥先生在偷拍,便留下了这张情形照。</p> <p> 公园金黄的银杏叶厚厚的铺盖在地上,可以与漂亮绵软地毯媲美。有人提议,让银杏叶飞上蓝天怎么样?话音未落,三人已经行动,活似小孩子那般,美美地捧起树叶,手舞足蹈,欢呼跳跃,让树叶飞一会!这真是花甲年龄花季心态,我们感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深秋美景,兴奋不已。</p> <p> 走出公园大门口,在礼乐城拍张留念后,我们邀请老帅哥先生一同共进晚餐,略表代劳之谢意。这时,老帅哥的手机响起,是他夫人的来电,那边问,你在哪里干啥呢?这边答,我在公园约会呢!呵呵呵呵,大家大笑起来,老帅哥接着说,跟咱们下乡队上教学的那个女知青外号高粱杆,还有她俩朋友一起公园游玩呢!那边说,叫他们来咱家吃晚饭吧!我快速接过电话,喂,小敏你好,好久不见了……不去了谢谢啦,改天……。</p> <p> 随后,老帅哥先生约我们明天,打车去西塬村农家乐吃搅团,我们异口同声称赞。好友闺蜜便说,不用打车了,咱有专职司机接大家就好了。告别了老帅哥先生,闺蜜三人来到我家,用过清淡简略晚餐后,各回各家准备明天继续游玩。</p> <p> 第二天清晨,由好友闺蜜自己侄女,给我们做起了专职司机,挨家来接我们,因老帅哥先生夫人要去参加亲友婚宴,没能一起前去。我们十点钟开始从市区出发,四十分钟的车程,到达农家乐西塬村。村口庭院处,停满了私家车辆,像是来逛农村集市一样,前来游玩吃搅团的很多,刚下车走进街道附近,就听见吵闹和音响唱歌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不远处的舞台上,有人穿着村姑花衣服,戴着头巾在手舞足蹈的唱歌跳舞呢,真是热闹。接着走近拍一张表演照。呵呵!</p> <p> 来到农家餐厅,是间平房很大的大厅,进门就看到很多赠送的大红色锦旗,挂在大厅的墙壁上方,锦旗上面写着: 搅出三秦美食 团动精彩人生 ; 搅出西府美味 团动靓丽人生; 搅出锅内乾坤 团来八方宾客; 如意搅金玉 巧手团新意……,原来这是一家专门制作西府美食【搅团】的网红农家乐。每桌摆八个农家菜,一篮农家自磨面粉蒸馒头和每人一份搅团。菜饭都不限量,吃完如需可以再添加,但不可以带走,不可以浪费,按人头收费。再看看餐厅里,客人几乎是满座满员。</p> <p> 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位置,刚坐下服务员及时上来大麦茶,我们边喝茶边浏览着周围环境,好亲切好熟悉呀!这似乎是回到四十多年前,下乡的农村生产队,有办喜事坐宴席的感觉。那时,队上谁家办喜事,我们知青每人送五毛钱礼金,吃一顿宴席大餐。要知道,五毛钱是我们每人两天劳动的工分值呢!……。</p> <p> 这是八菜一馍一搅团,已经上齐,香气扑鼻,我们已经垂涎三尺了,开席进餐品美味吧!说起搅团,那真是西北地区,三秦大地的一道传统美食,搅团这个饭食是怎么来的,无从考证。传说中是诸葛亮当年在西祁屯兵的时候(西祁就是今陕西的岐山县),因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闲无事,就在那里大力发展农业,以供军粮充足。老吃地方的面食,军中都很厌倦了,为了调节军队士兵的想家情绪;于是,诸葛亮就发明了这道饭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是叫水围城。</p> <p> 搅团,是用玉米面或荞麦面,还可以用高粱面,小米面等杂粮面,制作成光滑的黏稠糊状的饭食。也就是开水锅内撒杂粮面,经过搅动制作而成的。制作方法: 锅内水开后,一手向锅内撒面,一手用擀面杖搅动,边撒边搅,只能顺时针方向搅动,经过不断撒不断搅,时间以量大小而定。这道美食其实是属于传统技术厨艺的工序。</p><p> 搅团的吃法有多种,有水围城、漂鱼儿,烩搅团、炒搅团和凉拌搅团等多种吃法。我们吃的是水围城,就是三分之一碗调料汁水,加三分之二碗热面糊,调料汁水围在面糊周围,所以,取名水围城。然后,再添加几种炒青菜,待稍微放凉后即食。图为吃罢搅团后游戏项目,荡秋千。</p> <p> 荡秋千完毕后,老帅哥先生去农家借来长绳和竹篮子,要我们一起去村北边山坡上摘柿子,挖野生荠菜。我们都不可思议,四十多年前下乡的劳作的功夫,花甲老帅哥一点也没丢,上树活像个猴子,真不愧外号瘦猴的美称。但我们还是担心,大家都不让爬树,说看看玩玩就行了。但是老帅哥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听半点劝告,迅速爬上树去摘起柿子来,我急忙给他夫人打电话,你家猴子已经爬上树去摘柿子了……,电话那边答,没事,他每年都去摘柿子……,天呐,人家夫人还挺放心呢!看,收获了红红的柿子,还有野生荠菜。</p> <p> 吃罢搅团,摘完柿子,挖了些野菜,满载而归回市里,好友闺蜜侄女,70后美女专职司机说,我们今天回家还早嘛,要不再去KTV 唱唱歌娱乐一下呢,叔叔阿姨也陪我玩一把好吗?大家一致同意。然后,美女司机驾驶着越野车,直奔 K 歌城。我们虽然属于老年人,但也时常去K歌呢,大家各点各的歌,按次序谁点谁唱,唱完大家都鼓掌,连连称赞。看!美女司机唱歌唱的多有范。</p> <p> 傍晚时节,大家K 歌结束了,美女司机又逐人,连带劳动成果一起送回各家。谢谢美女司机!我们向美女司机道谢。下图是我们的劳动成果,绿莹莹的野生荠菜,还有红彤彤的自然生态柿子。</p> <p> 我在想,老年人群的资深女性, 有着优雅知性的气质,沉稳淡定的心态,得体大方且顺眼的外表,这是必须的。但偶尔或时不时调节放松一下,散发点风风火火的魄力 ,彰显点朝气蓬勃的气势,也挺好的。实质上,就是给我们人生旅途过程增添点花季的韵律,给美好生活大餐里,添加微量调味品而已。它既能体现老年生活的绚丽多彩,又能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也是预防老年痴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p><p> 安徒生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p><p> 连续两天的闺蜜小聚游玩,使我深深的感到: 有朋友真好!有闺蜜真好!闺蜜有约真好!花甲之年展花季风采真好!</p><p> 让白居易这首诗作为结束语:</p><p>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p><p>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p> <p>图: 杨柳</p><p>文: 杨柳 </p><p> 2020年12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