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项目学科教师、班主任首期训练营第二天语文三组研修简报一一浪里淘沙始见金

东南街第二小学•学府路分校

<p>  12月的北师大校园,还没有严冬的料峭之寒,冬日暖阳洋洋洒洒,温润了时光。</p> <p>  依旧苍绿的松柏让人觉得静谧而恬淡,路边随处可见的松柏、冬青挺拔傲立。</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润勇教授作了关于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训练营的164名教师聆听了专家讲座。</p><p><br></p> <p>  做真正的教育培养。教师发展是科研的方向,课题研究是做好科研的最佳途径。</p> <p>NO.1找到一个好问题</p><p><br></p><p> 真实存在的,有一定价值的,能解决的问题才是真问题!</p> <p> 杨教授从选题十要点:问题、标题、高度、目标、创新、观点、假设、思路、方法、文献,指导我们如何做选题。</p> <p>NO2.凝炼一个好标题</p> <p>  好标题是一个课题的颜值。好标题10要14不要,科学权威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p> <p>NO3.做成一个好课题。</p> <p>掌握好方法,事半功倍。</p> <p> 我组所有成员,认真倾听,细心笔记,深入思考,不断充实自己。</p> <p>与导师合影留念</p> <p>1号 王秀平</p><p> 今天,杨润勇教授的讲座,刷新了我们对“科研”的认识。是的,教育科研对学校教育教学有直接的指导和提升作用,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中枢所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将科研工作重视起来,以此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p><p> “问题是任何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这句话中,杨教授指出了问题对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其实,问题也是教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好的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进而对学生进行口语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教师既要常提出问题,还要会提问。</p><p><br></p> <p>2号 米建玲 </p><p> 窗外已是寒冬,室内却是温暖如春。今天是北师大研修活动第二天,讲座伊始,杨润勇博士凭借自身对课题申报的丰富研究经验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条件,表明“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并提出: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最佳平台。科研工作者要抓住根本,善于反思总结,重新规划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讲座以如何进行课题设计为重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题研究的问题、价值、创新、选题、观点、假设、思路、方法、文献九大关键点及其联系,强调了选题之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同时针对课题设计中现存的主要问题点,从案例分析出发,提出了对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如何聚焦问题等方面的建议,明确了研究问题的本质和基本路径。</p><p> 杨博士秉持“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申报认知点提出:问题是任何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有限目标。多次强调:搞科学研究必须看大量文献,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并提出“往后余生,借题发挥”的寄语。</p><p> 学习紧张,但是受益匪浅,我们将反复琢磨杨博士的讲座,努力尝试课题研究。</p> <p>3号 韩晓蕾</p><p> 今天有幸聆听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杨润勇教授关于“中小学教师有效课题研究策略及案例分析”的分享讲座,讲座围绕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做课题、如何出成果三个方面展开,杨教授利用丰富的案例,深入阐述了有效选题的六个一原理、有效课题研究的十个关键点逻辑图、有效课题研究的20个特征以及成功立项的关键要素。</p><p> 一整天的讲授过程中,杨教授多次强调:大道至简!不要一听到科研课题就觉得特别特别难,说到底就是问题、观点、案例。是啊,大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一门技术、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如同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同样,高人指点往往一语道破天机,不用太多语言。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找到每一课的关键部分,去除多余,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尽量用接地气的一句话传达给学生,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大道至简!</p><p><br></p> <p>4号 李洋</p><p> “要想优秀,就做科研,要想做科研,就做课题。”这是今天杨润勇教授留给我最记忆深刻的话。杨润勇,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润勇教授已版专著4部,累计公开发表学术成果50余万字。参与多项全国教育科研课题。</p><p> 今日,杨润勇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做科研、管科研和做课题的经验和反思,分享了做好课</p><p>题的心得。我何其有幸啊!</p><p> 杨教授的课中心非常突出,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问题,的确,在我看来,有了好问题,才能去读文献,设计研究思路等。他还强调大家要尽可能的了解近年来教育类课题的若干重点问题。听了杨教授的课,我感触颇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早日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信心。</p> <p>5号 吴变琴</p><p> 今天,聆听了教育学博士杨润勇教授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我转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教研和科研是分不开的,我们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也必定要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p><p> 一整天,杨教授孜孜不倦,讲解了有效科研策略和有效课题研究策略,为我们厘清了课题、问题、选题、以及标题的含义和关系。老师们认真倾听,收获颇丰,但对于课题研究策略和认识,还需要慢慢消化。我明白了教育科研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自己重新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我意识到课题研究环节中,只有大量地阅读文献,甄选有价值的文献,不断在相关领域探究,课题思路才会更加明确。</p><p> 教授紧扣关键词,语言细腻温和,方法明确具体,我真正地学有所获,有效地指导了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p> <p>6号 孟甜</p><p> 今日是研修学习的第二天,我们也迎来了大咖级人物——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润勇教授。杨教授就《研究问题》做了专题讲座。杨教授的讲座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博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讲座中间休息时间大家都纷纷拿出自己的课题构思给杨教授指导。</p><p> 在听杨教授的课程中我一边听一边翻看我们自己的课题。虽然2019年我们申报了课题但是整个准备过程非常茫然。课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这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的领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天我重新认识了课题,也明白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杨教授讲座金句频出,抽丝剥茧,特别是“往后余生,借‘题’发挥。”更是为我指明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p><p> 我特别认可杨教授说的课题研究是教师幸福生活的必要部分,如果每天都是按部就班机械地教学,那么很快就会有枯燥倦怠,但是如果每天带着问题去探究教育教学过程去探究教材学生等,工作一定会更有趣一些。“没有热爱,就没有幸福。”让课题研究融入生活更接地气!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但对我来说这仅仅是开始。只要努力,未来可期!</p> <p>7号 王淑慧</p><p> 今天上午,杨润勇教授高屋建瓴,就厘清课题、问题、选题及标题的含义及其关系,给我们进行了详尽地讲解分析。下午,杨教授给我们讲解了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寻找有效课题,对有效课题研究认识方面给我很大的启示,杨教授用四个字“顶天立地”,直击有效选题策略核心,令我茅塞顿开!</p><p> 我觉得教师想要成长并脱颖而出,教科研提升是核心竞争力,要有教学能力,还要有科研能力。正如杨教授说的,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就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一起动起来能更快前进。而行动研究是教育科研最合适的方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应立足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为寻找真问题获得有效课题研究打下基础。</p> <p>8号 吴智慧</p><p> 研修学习第二天,已经适应了紧张学习节奏的我们,在杨润勇教授的带领下研究问题,探寻方法。</p><p> 今天的研修学习对我冲击最大的是:“往后余生,借‘题’发挥!”</p><p> 我们要做真正的教育培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就要实现教研科研化,研训做一体化,将教育职业当作热爱的事业。曾经触不可及的“科研”,开启了我专业发展的重新规划之旅。真实、真正、有效、有用地科研是做课题。“找一个好问题,凝炼一个好标题,做成一个好课题。”</p><p> “课题研究是做好科研的最佳途径。”杨教授从选题十要点:问题、标题、高度、目标、创新、观点、假设、思路、方法、文献,指导我们如何做选题。“课题研究能力,就是科研能力。”杨教授教导我们给自己的研究领域画个圈,小课题可专注学科、学生、课程、课堂,基于文献、在文献中升华。找准问题,选对选题,提好课题,炼好标题,做好研究。</p><p> 树的方向,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课题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在学习的路上,在成长的路上。</p> <p>9号 马淑霞</p><p> 今天,听了杨润勇教授有关《中小学教师有效课题研究策略及案例分析》的讲座受益匪浅。</p><p> 杨教授强调:做好选题是立项成功的关键。好的选题必须“顶天立地”,要突出实际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他运用“双轮驱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学与科研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杨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反思,指出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应在特色与特点上多思考、在方法体系与理论素养上多提升、在文献梳理上多下功夫,并突出研究假设的本质、标准及其凝练,并阐述了做好课题设计的20个重点。</p><p> 我明白了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就没有真正教科研,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就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同时前进!科研兴教、兴校、强师、强校!把工作和科研结合起来,做研究性教师!</p> <p>10号 武聪燕</p><p> 今天是研修学习的第二天,北京的天气也被我们热情洋溢的学习气氛所感染,格外晴朗!来到大都市的我们节奏也跟着加快起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看校园里朝着教室奔跑的博士们,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前行呢?</p><p> 课上杨润勇博士深入浅出的为我们理清课题、问题、选题及标题的含义及其关系。再三强调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所有有价值的选题都来自文献!一个课题是否成功根本点就是选题,而且所做课题必须有目标,目标就是问题解决的状态!感觉今天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从一脸懵到朦胧再到初见眉目。</p><p> 下午杨润勇教授紧锣密鼓而又详略得当地为我们讲解文献研究的方法、设计策略以及课题设计的重点,受益匪浅。刷新了我对课题的认知,顿时感觉茅塞顿开,而后又转为乌云密布,接下来就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这是最大的难点!相信既然已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那成功也就指日可待!</p> <p>11号 王强英</p><p> 今天,杨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他围绕“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的主题,从选题的标准、策略、原则及好选题的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选题要坚持“真问题”“能够概念化”“有价值”和“具备可研究性”4个标准。做好选题必须顶天立地,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任何科研的逻辑起点,要明确教育科研的核心是问题,困难即问题,差距即问题,矛盾即问题,张力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育研究。杨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思路的标准:有清晰的目标、确切的任务、重点的内容和适切的方法。</p><p> 杨教授通俗幽默的讲解,激发了我们对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思路,清楚了课题研究的程序,领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p> <p>12号 李艳霞&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日的学习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优秀的老师,而且要做科研型的教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要做科研,就要从课题入手。课题研究就是教育科研的最佳平台。课题研究中最难的就是找到真实、有研究价值、可定义、可论证的问题。有了好的问题,便可以选题。杨教授强调,做好选题必须“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树立教育理念,把握教育理论规律,立地就是要接地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际问题。最后围绕选题聚焦、确定思路、确定假设、设计方法、最后形成成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信杨教授的课震撼着每一个人。此时的我思想上从小格局迈向大格局,认识教学中必须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往后余生,给自己的研究给画个圈,借题发挥,形成研究定向,确定学科视角,把教研科研化,科研教研化,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p> <p> 大浪淘沙始见金,立足今日,擦亮眼睛,走过逝去的岁月,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今天,又一个起点,又一轮朝阳,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拥抱阳光!拥抱明天吧!</p><p><br></p><p><br></p> <p>策划:新师者(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p><p>制作:语文三组全体成员</p><p>编辑:吴智慧 武聪燕</p><p>图片采集:王淑慧,吴变琴</p><p>审核:王秀平 米建玲</p>

课题

选题

科研

教授

问题

研究

教育

杨润勇

教学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