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科研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br> 一夜星光换来了清晨的阳光明媚,沐浴着北师大的冬日暖阳,我们满怀激情开始了第二天的学习!</h3> <h3>晨曦映照下的北师大,向我们说:“早上好!”</h3> <h3>向着知识的殿堂,我们出发了!</h3> <h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杨润勇博士正在为我们做精彩的学术报告。</h3> <h3>我们是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雏鹰队!</h3> <h3>看我们听的多专注!</h3> <h3>课间活动扭起来!</h3> <h3>匆匆吃过晚饭,我们又在挑灯夜谈!</h3> <h3> 学习成长就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挣扎着褪去所有的青涩与不足 ,向着阳光抖动着轻盈 。明天的学习 ,加油 !</h3> <h3>物理组——武小川——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今天聆听了杨润勇教授有关课题研究的讲座,针对于我们对课题研究方面选题的困惑、对创新的茫然、对文献资料梳理的不知所措等等都有很大收获。<br> 杨教授给了我们三个建议:对信息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倾听别人的观点注意他的观点,提出假设即是最好的观点;相信自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做好小课题的研究。<br>怎么认识课题研究呢?课题研究首先要多读文献,文献综述是至关重要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评课题的时候看题目,看方法,看设计方法。<br>在博览群书后,都能够在各种文献当中找到我们课题的研究点突破点。行动研究是一种范式,而不是具体的方法。研究方法学设计最好就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那么其中定量的是研究一个面,研究一个点,比方说案例研究就是特别典型的定性研究。研究假设科学研究的都应该有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提炼出观点。<br>任何课题研究都是题目的限制,一定要把核心的问题来。一定要把课题的核心概念先要确定出来,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模糊,让不同的人看上去都有一个意思的表达。老师要善于找关键词,看到这个词,就知道你研究的深度和精度。<br> 以上就是我对课题研修的收获,非常感谢杨教授的讲授,受益匪浅。</h3> <h3>物理组——和曰宝——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今天是一场大容量,高速率,高效率的学习。杨润勇教授从课题研究与教师发展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选题,定题,确定标题,以及使用的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知识。让我们进入了一场真正的课题研究世界之中。<br>首先我们要通过听信息,听观点,输出问题及重新规划自己专业发展人生四方面,认清自己提出的是否是“真问题”?是否是“好问题”?杨教授还为我们提供了100种观点及“课题36计”。让我们理解教研与科研的关系,教科研一体化,研训做一体化,给了我们更好的理论支撑。<br> 其次,杨教授告诉我们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他说行动研究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就是一句口号,有行动更要有研究。<br>在讲解如何选题时,杨教授通过三个问题引入选题注意点,什么是科研中的问题?有什么研究方法?有什么样的假设?又讲解了选题中的十四个忌讳点,让我们为接下来定课题题目做了坚实的基础。真的是收益匪浅。<br>最让我们感触深刻的便是他强调的阅读,看文献,读文献,思文献,用文献。每天阅读,每周综述,每月小结,每季度回顾,没半年形成申报基础。感觉自己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欠缺了太多太多,只考虑了课堂的讲授和课后的处理,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提升,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br> 通过杨教授的讲解,我决定改变自己原有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和学习习惯,争取在后期的工作中快速提升自己。</h3> <h3>物理组——李海艳——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杨润勇的精彩讲座。在学习过程中,我尽情的汲取、聆听专家精辟的讲解。专家的讲座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r>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淫,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br>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教育科研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其次,教育科研与实际脱节,缺乏对科研一般程序和方法的了解。再次,自身素质有待提高。<br>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要从小课题做起,以校为本,以我为主,以小见大。小课题研究是我们中小学开展最有效的科研方式。尽管知识浅薄,但我们一定要大胆的去尝试,努力学习,突破自我!</h3> <h3>物理组——李建英——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今天为我们解惑的是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杨润勇导师,他为我们分享的课题是《课题研究——教师发展》。<br>杨教授首先让我们明确了目标:一、教科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新时期教师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然后层层分解,娓娓道来。<br>一天的学习,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正确的认识与理解,真正的科研要按“听信息——听观点——找问题”的方针进行。1.问题是任何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2.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有限目标;3.任何课题研究都是关于问题的研究。<br>我相信带着今天的收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向“做真实的教科研,做真正的教科研,做有效的教科研,做有用的教科研”前进!<br></h3> <h3>物理组——王坚玲——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杨润勇大伽用这样一句话,引我们走进中小学教师有效课堂研究策略及案例分析。<br> 我们原来不知道什么是课题,通过学习这一高大上的研究落地。首先讲真问题是好问题,给了重要三句话,一、问题是任何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二、任何课题研究都是有限目标。三、任何课题研究都是一个问题点的研究。<br> 从“三重认知”1、课题研究等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好课题等于好问题加好方法。3、课题研究等于假设的“真实真伪”。我还知道课题研究36计,从中明自有效课题就是好问题好方法好成果。课题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好的问题必须阅读文献,讲了文献重要性,并且给了我们文献研究操作的有效方法。我们一定要大胆尝试课题研究,正如杨老师所说,逼自己一把才能更优秀。</h3> <h3>物理组——王爱中——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第二天的研修学习结束了,杨润勇博士激励昂扬的授课,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br>他首先给我们阐述了有效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我觉得要想让自己更优秀,不仅仅只要一腔热情,勤奋好学,最重要的需要认识并运用教育规律。科研是必经之路要做一个善于做研究的人,要用科研来助力引领,提升自我,而科研并不是一句口号,行动研究才是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br> 同时针对选题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我们初次进行课题研究,提出了从小课题开始研究的口号,阐述了小课题的实质,范围,策略,优势,提出了小课题研究是教科研一体化的最佳方式。对我们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br> 接下来我会用以后的教育研究中大胆尝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h3> <h3>物理组——张凤艳——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今天杨润勇导师通过对教师们提出的拟研究课题的分析与诊断,教我们怎么发现并确定“真问题”以及完成“真问题”的确定依据。课题研究中,小课题研究是教科研一体化的最佳方式。<br> 小课题的实质:研究我的问题的课题研究,真实存在有价值有高度有聚焦有亮点,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是应用研究,需与校本研训、日常教研有机融合,小课题是大课题大树上的枝和叶,小课题研究是微观研究。<br> 小课题的范围有4个重点领域:1.学科2.学生3.课程4.课堂,这些范围内我的、有价值的、重点的教育教学的问题是研究的范畴。小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最有效的科研方式,存在四个基本问题:教育中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管理中的问题、专业成长问题。<br>忽视资料收集、忽视分析整理、忽视阶段总结、忽视观点提炼、忽视成果转化,把小课题做成了工作,变成了任务,变成了形式,研究仅凭经验、推进只凭个人、结论重复他人、成果尚未成型、效果虚假繁荣,做得都不是课题研究。有效课题研究从做好校本小课题开始突破,善于定位、善于选题、善于设计、善于反思,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水平。<br> 小课题渗透到了老师们的学习、教研等各个环节,让老师们能更好地立足课堂注重基础、注重规范、注重方法、注重文献、注重假设、注重成果,让课堂成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更好地使小课堂研究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它应有的价值。我们一定会大胆尝试关于小课题的研究,正如杨老师所说,逼自己一把,自已才能有提高。</h3> <p>物理组——石爱花——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p><p> 今天是来到北师大学习的第二天,今天的学习是在昨天下午张薇导师带领我们初步了解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由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杨润勇博士更加深入细致地对课题研究的讲解。杨教授以课题研究、教师发展为主题,首先给我们指出真问题的三个要素:真实存在;有价值;我的问题。以及问题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和获得真问题的方法,并倡导我们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具备科研能力。之后从有效课题定位与认知、研究低效问题与根源、课题过程侧重点分析——选题、能力提升策略点分析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杨博士希望每位老师教科研一体化,研训做一体化,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启发每位老师在研究中思考教学,在教学中深化研究,做真正有效的科研!</p><p> 今天的学习为我们做好教育科研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读书、多反思、勤思考,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教学,优化教学!</p> <h3>物理组——杨果芳——12月1号学习心得体会:<br> 作为一线教师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们只能做教研,科研是专家大咖做的事今天聆听了中国教科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杨润勇专家关于《有效科研策略与方法》的讲座,我深刻的认识到新时期教师的发展必须重视科研的力量,教育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研究的,科研兴教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只有做真正的、真实的、有效的、有用的教科研才能实现科研强师、科研助教、科研强教、自我提升。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教研科研化,以小见大、以校为本、发现问题、制定计划以研究的态度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反思升华,运用教育的科学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教育!</h3> <h3>策 划:新师者(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br>制 作:物理一组全体成员<br>编 辑:石爱花 李海艳<br>审 核:武小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