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期中考试的结束,宣告我们的前半学期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做好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成绩做认真的分析,寻找差距查找问题,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供按教学质量。十二月一日我校对各年级成绩及试卷进行了分析,全体教师对各科成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p> <p>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p><p>1、试题方面:</p><p>本次试题由绛县教育局统一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均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p><p>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p><p>考试安排由中心校统一安排,交叉进行监考。全体教师认真严格的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的顺利幵展以及成绩的真实统计。这次考试较好地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p><p><br></p> <p>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p><p>1.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张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p><p>2.教学管理及教师问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p><p>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的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p><p>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句型、 法则、概念等。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p><p>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 还有句型和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p><p>6.训练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内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p><p>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盧视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p> <p>三、对后段教学工作的要求:</p><p>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以前的备课笔记。课堂上一些教师还是“满堂灌”,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还是很被动。作业训练形式单调,基础知识练习较多,课外积累与拓展训练较少,资源辅导跟不上新课节奏,造成训练不全面,以至学生难以适应那种注重能力考查的试题。平时检测只注重数据统计,未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阶段性努力目标不明。要转变的是观念,要强化的是责任,要端正的是态度。结合本次考试情况, 提出如下建议:</p><p>1、学校重视是关键,教师教学是核心。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家长所看的和社会认可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成绩的取得。仅部分教师会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对教学和自己的专业成长缺乏热情,领导的示范会带动这一批人。所以校领导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老师中起到表率作用。</p><p>2、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每位教师要将教学当做事业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绝不可安于现状。做到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必须从低年级起,消灭不及格现象。</p><p>3、努力提高业务能力。</p><p>4、功夫放在课前,力量用在课内,补困放在课后。具体要求是:</p><p>(1)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p><p>先把课本读几遍,然后看各类教学参考书,最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有些教师使用网上教育资源资料,但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重新备课。</p><p>(2)以学定教,改进课堂教学。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目标要贯彻“少、精、活”的原则,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注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化;练习设计要根据自己本班的具体情况,设计练习内容及达成要求,以便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改进教学。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式教学点、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动脑。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p><p>(3)落实训练,加强过程控管。学生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订正,进行补差。</p><p>(4)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讨。学校将继续深入课堂,开展全员展示课活动,及时发现、处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听课,进行交流探讨,取长补短。</p><p>5、加强研究、明确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把握知识点要求及所应达到的目标,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耍做到课程标准与教材对照研宄,课程标准与检测试题对照研宂。时刻用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p><p>6、注重基础,精讲精练。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叫夯实基础。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新课和复习课时;要精选代表性强、质量高的例题和习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弥补“双基”方面的缺陷。</p><p>7、强化训练,査缺补漏,提高能力。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觉得学习地很好了,拿起书来一看,什么都明白,但一遇到考试或者稍具综合性的题目,却感觉似是而非,吃不准,甚至还不能正确解决间题。之所以出现这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平时只注重做题,满足于答案的正误,没有注重形成宽泛的,严密的知识网络。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检测训练时,设置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那些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精炼,做到一题多变。让学生分析归纳,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真正培养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p><p>8.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各科在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学生的工作。如优秀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限,集装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讨论难度大的题型,典型题型,课外增加内容,课下面批辅导。中间生要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该做细做实。要抓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达到的要求,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学困生的工作,难度也最大,最影响我们教学工作的质量,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做一项持久战去考虑。各学科要协调作战,齐抓共管,当面辅导、改作业及跟踪检测能有一定的效果。</p> <p> 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变竿见影的事,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朝夕必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质的飞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