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赛传经典 郁郁诗韵浸校园———雨城四小汉碑校区第三届诗词大赛活动报道

杜若暗香

<p>  为了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让学生领略古诗词巨大的艺术魅力,让中华悠久灿烂的诗词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从2018年迄今,雨城四小汉碑校区每年冬季都会举行古诗词竞赛。2020年12月1日,第三届的古诗词竞赛如约而至。</p> <p>  本次竞赛准备充分。语文组在四年级下期就在本年级中启动海选,选出了54名诗词大赛的后备人才,并安排了暑假背诵和积累的任务(内容涉及《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68首》)。</p><p> 本学期开学伊始,就进行了摸底测试,考查孩子们假期掌握的情况。本年级语文教研组经过商议,安排杜彦和王维蓉老师利用每周一下午的特色课为诗词大会的后备人才进行培训。决赛前通过两次选拔赛,最终确定四个班共16名参赛选手的名单。这些选手们都有着深厚的诗词底蕴,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准备,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参赛。</p> <p>  看,参加选拔赛时,选手们或奋笔疾书、或低头沉思、或眉头微蹙、或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世界中。</p> <p>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一首气势磅礴的《少年中国说》为本次诗词大赛拉开了帷幕。高娟、阮毅汝两位老师款款走来,联袂主持本次决赛。陈敏、罗珊、王晓琼、骆云兰、姜志娟五位老师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p> <p>  本场决赛分为个人战和团体战两大环节,共四关:诗词接龙、火眼金睛、诗词飞花和水落石出。</p> <p>  比赛题目大多出自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毛泽东诗词,优美的诗句如汩汩清泉流淌而出,精彩纷呈的名人轶事在眼前铺展开来。选手们现场对答如流、思维敏捷,展现了扎实的诗歌功底。</p> <p>  随着比赛的逐渐深入,场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p><p> 第三轮冠军争夺赛环节为飞花令。古人喝酒会宴,以“飞花令”助兴取乐。选手们以“飞花令”力决胜负,要求选手在极短时间内,说出含有相同字的一联诗句。这对于参赛选手的诗词储备量和随机应变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p><p> </p> <p>  比赛中,含有“春”“花”秋”“月”的诗句在孩子们口中层出不穷。十六位选手之间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把激烈的对决,转化为诗词的交流盛宴。选手们丰富的诗词知识储备以及临场发挥时的镇定自若获得场下师生的一致称赞。</p> <p>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参与感,本次比赛还为场下观众安排抢答环节—它山之石,观赛同学都跃跃欲试,争相抢答,答对的观众都获得了精美的小礼品。场下同学的学习古诗热情也被点燃,积极参与互动答题。</p> <p>  最后,王晓琼老师做总结发言,她旁征博引,用自己深厚的诗词功底为学生展开了生动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受益良多。</p><p> </p> <p>  比赛在一派良好的竞争氛围中完美落幕,最终五(4)班的学生凭借丰富的古诗知识积累以及绝佳的临场发挥赢得此次古诗词大赛一等奖的殊荣。五(3)班荣获二等奖,五(1)和五(2)班荣获三等奖。毕滕杨、郑雅楠、张维涵、胥曦文四名同学获得本次诗词大赛的最佳表现奖。</p> <p>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尝试,一次呼吁,希望唤起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关注和兴趣,去多多地阅读和积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终将汇聚成海,让汉碑学子放光华!</p> <p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杜 彦</p><p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万 冰 洁</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余 志 航</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五年级组</p><p><br></p>

诗词

古诗词

大赛

选手

飞花

五班

本次

场下

汉碑

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