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镇中学艾滋病防治知识

约热古丽

<p>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及学生家长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我校广泛宣传以下内容,希望大家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学习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p><p>1. 什么是艾滋病?</p><p>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p><p>2. 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p><p>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p><p>3. 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p><p>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p><p>4. 艾滋病可以治疗吗?</p><p> 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如得了肺炎,就要及时把肺炎治好;得了感冒,要抓紧把感冒治好。而且,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p><p>5.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p><p>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p><p>(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p><p>(2)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p><p>(3)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p><p>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p><p>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p><p>8.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p><p> 输血创造了很多起死回生的奇迹。但是,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我国现在已经有法律规定,所有医疗用血液都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保证安全用血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对安全用血也要起监督作用:</p><p>(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p><p>(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p><p>(3)不要为了所谓的“增加抵抗力”而盲目使用血液制品。</p><p>9.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p><p> 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很多病人都需要血液或血液制品拯救生命。怎样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呢?这就需要大家到正规血站参加义务献血。正规血站会对所有的献血者进行体检,不合格者被淘汰。只有这样,血液才干净,用血的人才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偿献血者献一次血,不仅向用血者捐献了一颗爱心,而且为我国控制艾滋病蔓延做出了一份贡献。</p><p>10.艾滋病病毒会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吗?</p><p>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25-40%,一般为30%左右。</p><p>11.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p><p>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生孩子时,可采用剖腹产。孩子出生后,要人工喂养。</p><p>12.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p><p>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p><p>(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p><p>(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p><p>(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p><p>(5)购物、使用钞票;</p><p>(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p><p>(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p><p>13.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到哪里去检测?</p><p> 一般来说,可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做HIV抗体检测,确诊须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p><p>14.检测结果能保密吗?</p><p> 检测机构和医生必须为你保密。如果泄密,你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p><p>15.怎样对待身边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p>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如果别人对他们感到恐惧,我们可以带头到他们的家里去,跟他们握手,帮助他们收庄稼,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惧感。</p><p>16.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p><p>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既要承受亲人患艾滋病的巨大痛苦,又要承担对病人的照顾和料理,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要像对待其他一切不幸的家庭一样,给予充分的同情、关心和帮助。这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安全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p><p>17.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p><p>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生活和情绪可能会受到很大干扰。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等于是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有很长的潜伏期,感染者潜伏期内跟健康人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要延缓发病时间。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持免疫力不下降太快,艾滋病病毒数量不增加太快:</p><p>(1) &nbsp;接受事实,不自暴自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情绪;</p><p>(2)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p><p>(3)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p><p>(4)如果你的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继续工作。有工作、能劳动,既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保持经济的来源;</p><p>(5)坚决改变高危行为;</p><p>(6)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p><p>(7)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过有规律的生活。这样将会大大延缓艾滋病的发作,延长寿命。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战胜艾滋病病毒的。</p><p>1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义务与责任是什么?</p><p>其义务和责任是:</p><p>(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听从医务人员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p><p>(2)艾滋病患者应暂缓结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p><p>(3)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而故意感染他人者,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p><p>(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得捐献血液、精液、器官、组织和细胞。</p> <p>我校高度重视并召开了"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会议!</p> <p>我校教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防艾滋病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