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生活中往往有一种感情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却最能给我们安慰的,那就是亲情。而亲情中的父爱往往又是最深沉最不易感受得到的。今天李宗阳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近朱自清,回望其父亲的背影,从而体会自己成长中的点滴亲情。</p> <p>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部分:感受亲情、品味亲情、领悟亲情。</p><p>一.感受亲情</p><p>本文围绕题目一个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p><p><br></p><p><br></p><p><br></p> <p>二.品味亲情</p><p>1.找出文中体现父爱的语句(老师在导学案上点拨方法:划出关键语句并批注,明确要求:语言简洁准确)</p><p>2.交流倾听(组内交流,组长集中全组的智慧向全班介绍)</p> <p>三.领悟亲情</p><p>1.口头表达:在你的记忆中,父亲或母亲如何关爱着你?</p><p>2.写作训练:用自己的笔来描写一下对你关怀备至的人。</p> <p>【成长时刻•评课环节】</p> <p> 高中语文组教研组长李淑兰老师认为这堂课有几大优点:首先,立足文本,分析透彻,非常扎实;其次,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丰富,机智追问,处理巧妙;再次,对于情感的把控也很到位,加之背景音乐的渲染,整堂课成功把大家带入情境中。</p> <p> 高中语文组林开校老师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评价,认为从语言构建、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几个方面来看,李老师的这堂课的目标都达成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仓促没能达到情感的升华。</p> <p> 高中语文组费新正老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给予建议,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固然好,希望老师们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眼界放大一点,也许会走得更远。</p> <p> 高中语文组赵长松老师非常欣赏李宗阳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非常透彻。但矛盾之处在于:由于时间不够,分析的越透,后面的目标就不容易达成。</p> <p>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初中语文组教研组长张照香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发言。1.李宗阳老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符合“心中应始终装着学生”的课堂要求;2.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机智的引导和点拨,能多角度、层层深入地进行挖掘;3.文字是有温度的,但需要有温度的人才能体会出,学生们的经历少有的感情难体会怎么办,老师必须想办法带领学生去体验。</p> <p> 最后张照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语文教学虽任重而道远但仍须负重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