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正气与清洁精神》

云霄

<p class="ql-block">《清真正气与清洁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上,世人之所以实现生而自由、平等的理想,在于先贤们引领着高洁的情操与浩然正气,在于人们前赴后继不断的追求一个正气而得以涵养、风骨得以砥砺的“伟大时代”。作家张承志在《清洁的精神》一书中认为:“我们的精神,起源于上古时代的“洁”字。”指出了中国上古清洁的精神与清真饮食的教旨不谋而合,清洁的精神可谓源远流长。清真饮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大体现,而清洁的精神来源可追溯自上古时代“许由浮瓢,巢父洗耳”的典故,昭示了初民时代清洁处世而绝不阿谀世俗权贵的思想境界。《世说新语·赏誉》亦有云:“ ‘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所以,古语中的清真之原旨,本身就是清洁的精神与浩然正气!</p><p class="ql-block"> 清真食品以其“饮食唯良,必择必慎”的特点,以“清而不染,真而不杂”的理念为指导,业已成为国民大众化食品之一。我国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首届中国清真产业高峰论坛上说:“假冒就不真,伪劣就不清,假冒伪劣和清真刚好是相反的。”清真食品可谓是坚守信仰的中国人用崇高的信仰和高贵的人品铸就的绿色健康而安全的良心食品。</p><p class="ql-block"> 所谓古韵清真,盖古朴用心、洁净而返璞归真。自隋唐以来,随着上古清洁的精神与清洁的宗教的有机结合而业已转化为清真饮食文化,因而清真饮食素来注重选材、工艺的清洁卫生、口感、色泽以及制作者本身的归真反璞的人生追求。</p><p class="ql-block"> 大同世界三岔口,五教(儒道释耶回)和谐一碗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美食就是美德最好的栖身之所,而回族的“清真正气”特质正是来自清真饮食的文化传承机制与民族历史发展,因为这个载体能让人消化下去,融入到血液之中而如基因一般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虽然,大多回族普遍具有高鼻深目的人类学特质。但是,对于很多熟悉回族的汉族或者回族本身来说,仍然能够从一些貌似长相不太立体的回族里面一眼认出来“谁是回族”,那种特质正是“清真正气”。回族人的长相,不论其是否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也不在其人类学的立体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自身精气神的那一股“清真气”,也是一种“正气”。早些年,笔者曾经也几乎能一眼从人群中认定谁是回族,但多年来久沐汉风,自身觉察力已经退化,如今已不大能“一眼定乾坤”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洞悉“清真正气”之根源,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好比是夫妻相,夫妻之间之所以面容相像,源自一生相守,心灵相倾,习惯趋同,相互影响。而“清真正气”也颇类于此,源自对清真饮食、清洁精神的坚守与潜移默化的人文环境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附录:</p><p>五元人民币纸币版本</p><p>第一套5元纸币是1949年1月10日开始发行,先后发行4个版本,主要图案均为“帆船”、“牧羊”、“水牛”、“纺织”,均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p><p>第二套5元纸币分为两版(1953、1956),1953版为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主图为各族人民大团结,主色为深红,由苏联代印,与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1956版发行于1962年4月20日,主图不变,颜色调整为棕红色,为国内自行印刷,于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p><p>第三套5元纸币发行于1969年10月20日,主图为炼钢工人、露天煤矿,主色调为棕黄色,该版本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p><p>第四套5元纸币是1988年9月22日发行,主图案为藏族、回族人像、长江巫峡,主色调为棕色,于2018年5月1日停止流通。</p><p>第五套5元纸币于2002年11月18日开始发行,主图案为毛泽东头像、泰山图案,主色调为紫色,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第五套2005版5元纸币,并将于2020年11月5日发行第五套2020版5元纸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