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行回忆碎片——,(二)游览爱托莎国家公园

孙继国

<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工作上的接触我与中国驻纳米比亚使馆的一些年轻人还有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们熟悉了。节假日他们组团出去自驾游,每次都邀请我和我太太一起去,我们先后去了《埃托沙国家公园》、《鲸湾和海豹滩》、《鱼河谷》等著名景区。我去纳米比亚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没带单反相机去,只能用卡片机做一个记录,留下了最大的遗憾。这次我先叙述《埃托沙国家公园》的游览见闻,其他游览记录我会陆续写出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09年8月我们一行12人,分乘3辆车前往《埃托沙国家公园》。温德和克距《埃托沙国家公园》三百多公里。由于车少路好我们中午就到了《埃托沙国家公园》入口。《埃托沙国家公园》门票很便宜,对使馆优惠后只有60$(那币)按照当时汇率那币折合成人民币也是60元。</b></p> <p><b>我在埃托沙国家公园入口</b></p> <p><b><i>我太太在埃托沙国家公园入口</i></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埃托沙国家公园》就有一个4—5层楼高的观测塔,塔顶是观测台面积有20多平米,观测台四周有1.2米高的围栏。在观测塔上我们能够看到公园内公路的走向和动物活动的位置。</b></p> <p>埃托沙国家公园入口处的观测塔</p> <p>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部道路</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埃托沙国家公园》是来纳米比亚的必游项目,《埃托沙国家公园》只有外面围栏,还是德国殖民统治时期建的。保护区内只修了简易的砂石道路,没有路名可是有很多路标,一般路标上写着“前方××米有水坑”。由于纳米比亚干旱少雨,季节只有雨季(11月—转年4月)和旱季(5月—10月),旱季半年几乎看不到一点云彩更别提下雨了,雨季几乎天天下雨,但暴雨、大雨很少,一般是小雨、阵雨。雨季去《埃托沙国家公园》由于植物茂盛遮挡视线,动物很容易找到水,所以动物不会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很难找到动物的踪迹,只有旱季去《埃托沙国家公园》由于植物稀疏,大部分地方动物找不到水源,只能去水坑喝水,只要有水坑就一定能有动物,所以按照路标指向的水坑是我们找到动物的捷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各种动物聚集在水塘边</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计划在《埃托沙国家公园》逗留两天,晚上在保护区中间的露营区过夜,如何在这野兽随时可能出没的地方露营放在后面再说。由于《埃托沙国家公园》实在太大了我们不可能全部游遍,只能根据在入口向公园管理人员咨询和观测塔上的观察决定我们的观赏路线,我们决定进门后往右走做逆时针运动,第二天从保护区的东北部出口离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纳米比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非常强,在法律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是很严格的,野外不准打猎,包括捕鸟也是违法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国家公园不提供游览车都是开自己的车进入,属于真正的自驾游,不过游览过程中不允许下车,不允许冲撞、恐吓动物,不允许给动物喂食。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担心的,总归我们进入了一个动物种类繁多,野兽随时可能出现的地方,这里没有保安人员随行,我们开的都是私家车没有一点防御能力,不用说遇上猛兽,就是遇上野牛、犀牛、或者大象我们的车也是跟罐头盒一样可能被祂们轻易的压扁或撕毁,不过我们开始游览以后慢慢的解除了顾虑,我们在游览过程中也时常遇到当地游客,大部分是当地的白人也就是德国人。公园里的动物见到我们不是像我们在国内野生动物园那样,动物没有一点惧怕,也不敌视我们,行进中时常有羚羊或斑马挡在路上,一开始会慢慢往前开,我们看到当地的德国人不是这样,他们会把车停下一边欣赏动物一边等待动物让出道路,后来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从动物对人的反应就能看出当地人保护动物做的很好也很自觉。</b></p> <p>挡在路上的斑马</p> <p>羚羊与我们共用道路</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入保护区后往右按照逆时针方向游览,首先看到的是几只非洲象在树下乘凉。</b></p> <p>树下乘凉的非洲象</p> <p>非洲象近景</p> <p>近距离接触大象</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保护区内这样高的树木很少,能在树下乘凉只是大象、犀牛或者狮子和豹子这些猛兽才可以享受的待遇,像羚羊、斑马这些食草动物是没有这种待遇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保护区里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就属羚羊了,光我们看到的就有瞪羚、旋角大羚羊、直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等等,还有我们根本叫不上名字的羚羊。</b></p> <p>好奇的瞪羚</p> <p>瞪羚在观察我们</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瞪羚在当地就叫牠小羚羊,瞪羚奔跑特别快,善于弹跳,警觉性很高。在温德和克每年都会有一次皮毛展会,在展会上瞪羚皮毛最受欢迎,还有瞪羚皮做的工艺皮包等,在展销会买卖这些东西是合法的,瞪羚角也有卖,非常便宜每只角只有15$元那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旋角大羚羊必须介绍给大家,祂是纳米比亚的国兽,身高约2米,体重可达1000公斤。</b></p> <p>水塘边喝水的旋角大羚羊</p> <p>旋角大羚羊向我们走来</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旋角大羚羊巨大的羚羊角非常漂亮,身上有白色条纹。在温德和克很多富人家里、酒吧里都会用旋角大羚羊的头骨和角做装饰品。在温德和克工艺品商店出售经过抛光加工好的旋角大羚羊角,一对犄角带一块头骨再配上硬木托架,一套售价1300$元那币,商店会出具工艺品的证书可以出关。有一次前任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狩猎时打了一头旋角大羚羊,他只要羚羊角和头骨去做标本,羚羊身体送给了中国驻纳米比亚使馆,使馆转送给了我们项目组,我们工地人多,加工好给员工炖了一大锅让大家尝鲜,大羚羊肉没有一点脂肪,很难炖烂,像牛肉没有牛肉好吃。顺便说一下在纳米比亚在野外狩猎是禁止的,但在自己的庄园领地内是可以狩猎的,许多当地人都有自己的庄园,所谓庄园就是在野外用围栏圈一块地修一个大门盖一栋可休息的房子,围栏不会修的很牢固,很多就是埋点木桩拉上铅丝就行了,野生动物只要进入庄园就归庄园主了,在自己的庄园里可以随便狩猎了。努乔马就是在庄园里猎到的大羚羊,所以努乔马狩猎不违法,我们吃羚羊也不违法。有时候在路上开车会撞到羚羊等动物,撞到动物不违法,如果把动物装车带走就违法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种黑斑羚属于非洲直角大羚羊,体型接近旋角大羚羊,直角大羚羊比较胆小没有长焦镜头拍不到近景,我们只能远远的欣赏。</b></p> <p>行走中的直角大羚羊</p> <p>直角大羚羊与其他动物在水塘边准备喝水</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个他们的近亲弯角大羚羊,长长的角就像弯刀一样非常漂亮。</b></p> <p>黑色弯角大羚羊</p> <p>深棕色弯角大羚羊</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以前我一直分不清角马和牛铃,后来特意查了资料才知道其实就是一种动物,角马喜欢群居很少接近公路我们也是碰巧拍到角马的近景,群居的角马很凶悍单只的狮子都不敢接近。</b></p> <p>树下乘凉的角马</p> <p>落单的角马</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斑马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的大家族,非洲斑马体型略小,介于马和驴子之间,跑的不是很快但警觉性很高,皮毛带着黑白条纹,远看几乎都一样其实每只斑马条纹都不一样,斑马的条纹衣就像迷彩服一样是很好的保护色。</b></p> <p>悠闲的斑马群</p> <p>相互遮挡阳光的斑马</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埃托沙国家公园北部有一个埃托沙盐沼。长约96公里,宽约48公里。盐沼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盐沼在旱季干涸,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湖里没有鱼。旱季在埃托沙盐沼周围很少有动物出现,我们这天却在这里看到了一群角马。</b></p> <p>盐湖边上的角马群</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盐沼南边的道路往西拐不远处有一片树林,按照路标指示在那里有一个水坑,我们来到水坑附近,在树林里有一群长颈鹿,祂们小心翼翼的从树林里出来,先出来一只好像是出来“侦察”的,“侦察兵”没发现危险其他长颈鹿才陆续从树林中出来。长颈鹿喝水时是祂们最危险的时候,由于长颈鹿的腿特别长,站着嘴是够不到水面的,长颈鹿喝水时只有叉开前腿才能喝到水,这样再站起来就会费点力气。长颈鹿在水塘喝水时不会大家一起低头喝水,总会有几头伸直脖子警惕的看着周围的情况,也就是继续负责“观察警戒”,等其他长颈鹿喝完水接替了“警戒任务”,原来负责警戒的长颈鹿才开始喝水。</b></p> <p>首先走出树林的“侦察兵”长颈鹿</p> <p>长颈鹿陆续向水塘走来</p> <p>轮流警戒、喝水的长颈鹿</p> <p>先侦查再陆续靠近水塘的长颈鹿</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经常与长颈鹿在一起的是鸵鸟,鸵鸟也是大长腿,直立高度2.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公斤。细长的脖子像蛇一样,上面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鸵鸟有一张短而扁平三角形的嘴,鸵鸟只有两个脚趾。鸵鸟还是比较谨慎的,看到有人过来马上起身离开。</b></p> <p>鸵鸟一边走开一边警惕的看着我们</p> <p>好奇的鸵鸟</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温德和克鸵鸟制的艺术品很多,像鸵鸟皮制的皮包、彩绘或镂空的鸵鸟蛋在工艺品商店都有卖,我买了一个彩绘的鸵鸟蛋带回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纳米比亚的犀牛是白色,犀牛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公斤。只有三个脚趾;皮厚粗糙,头部中间顶着前后一大一小两只吓人的角。在动物保护区里犀牛数量还是很多的。</b></p> <p>树下乘凉的犀牛</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犀牛体型大而且力大无比,一般狮子和豹子也会敬而远之。</b></p> <p>当犀牛与我们近距离对视时还是挺紧张的</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野猪是纳米比亚经常出现的动物,我们在野外时常遇到,体型与国内的野猪差不多,体重估计一百多斤,非洲野猪的特点是眼睛的下边有疣,野猪一般都是昼伏夜出、三五成群,也有单只出现的。野猪警惕性很高,不等我们靠近就躲开了。</b></p> <p>野猪的一家</p> <p>跑单的野猪</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据说埃托沙国家公园里食肉动物很多,但是祂们隐蔽的很好很难发现。我们最先看到的食肉动物是鬣狗,非洲鬣狗体型不大与大一点的家狗接近,体重不到100公斤,鬣狗其貌不扬前肢长后肢短,头大齿长咬合力极大,羚羊类的腿骨很容易就能咬碎,虽然鬣狗有极强的战斗力但是祂们时常跟着狮子、豹子这些猛兽后面,一旦狮子或豹子捕到猎物祂们就会伺机抢夺猎物,所以鬣狗的名声不好,我们在水塘边就远远看到豹子走过后面就跟着鬣狗,由于距离太远卡片机拍不下来。</b></p> <p>水塘边的鬣狗</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非洲豹体重40-90公斤,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肌肉发达,脖子和头部结实有力。豹子头小尾长,四肢短健,尾尖粗重,有助于它在高速奔跑时,保持身体的平衡。皮毛黄色,满布黑色环斑,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一般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豹子很难拍到,我们拍到的豹子由于距离远没拍清楚。</b></p> <p>树阴下休息的非洲豹</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非洲狮躯体均匀,四肢有力。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野生非洲雄狮全长可达3.6米,肩高1.2米,体重可达200~250千克。有"兽中之王"的美誉,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拍狮子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在我们行走的路线上没有看到狮子,这张照片是一个朋友在埃托沙国家公园拍的,我在这里借用一下。</b></p> <p>树下休息的非洲狮家族</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顺便提一下纳米比亚首都温德和克附近有一个《野生动物园》面积也很大,国内没有一个野生动物园能与之相比。《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种类很多,基本上纳米比亚有的动物这里都有。野生动物园内没有国内野生动物园那样的隔离围栏,基本上是混杂在一起的散养,也会出现弱肉强食的食物链现象,但是由于规模大,再加上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食物充分,食物链顶端的狮子和豹子每天都是定时固定地点喂食,喂食时游客可以观赏,只要这些顶端的动物吃饱了其他动物还是安全的。</b></p> <p>野生动物园里的犀牛</p> <p>野生动物园里的各种羚羊</p> <p>野生动物园提供的游览车</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野生动物动物园》确实是观赏纳米比亚野生动物的好去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埃托沙国家公园》观赏野生动物呢?首先《埃托沙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第一是坦桑尼亚的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再有规模上《埃托沙国家公园》要比《野生动物园》大很多,《埃托沙国家公园》占地22,270 平方公里;主要的还是两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控制方法上的不同,虽然《野生动物园》动物种类齐全,但是《野生动物园》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人为控制的,不是按照野生动物在自然界形成的食物链法则自然控制的,《野生动物园》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添加或减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管理人员通过喂食保证自然食物链各个环节的食物保障和种群平衡。而《埃托沙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就不一样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根本不去喂食动物,完全靠“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保证各个动物种群的平衡。鉴于以上原因《埃托沙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还是值得去的,实际游览以后更觉得《埃托沙国家公园》实在太好了不愧为世界著名游览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一下我们如何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的露营,在动物保护区中间位置建造了一个露营营地,营地四周有坚固的围栏,营地入口处有双层的大门防止野兽进入,其中有住宿的旅馆但大部分是搭建野营帐篷的露营场地。我们一行12人带去了两个8人的野营账篷,男女各住一个,帐篷内有充气的垫子。营地划分出若干个地块,每块营地都经过平整,有240v的电源、可饮用的水源还有烧烤炉,在不足百米的地方就会有公共卫生间还可以淋浴,就是没有热水。我们在傍晚天黑之前搭起了帐篷。去之前腌制好了羊腿、鸡翅,还带了蒸好的花卷、面包、面条、蔬菜等食品,烤碳、电饭锅是必备的,我们很快吃完晚饭去营地边上的一个水坑,据说可以看到狮子等动物喝水,我们在水坑边静静的等了半天,运气不好没有看到狮子,只看到了犀牛来喝水,由于第二天还要继续游览不能等的太晚,大家回帐篷睡觉,睡觉时经常听到营地外动物的叫声,还是挺刺激的。</b></p> <p>露营营地内部</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两天的游览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在别处看不到的野生动物,经历了一次不同一般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没有单反相机,没有长焦镜头,卡片相机内存卡不足也留下了无法拟补的遗憾。我们从埃托沙国家公园东北部的另一个出口不舍得离开了野生动物保护区。</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