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拾零

简翁

<p><br></p><p><br></p><p><b>乡村记忆之八</b></p><p>&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农家拾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p><p><br></p><p><br></p><p> 初来乍到,对于一个城里的孩子来说,农村中新奇的事、新奇的东西太多,俯首可拾。</p><p> 现零星写下几段。</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煤油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夜晚的乡村,一片漆黑,一片宁静,偶而传来一两声犬吠声。</p><p> 村里没有通电,家家只有用煤油灯。</p><p> 煤油灯,大多是土制的。通常是利用废旧的蓝墨水瓶或黑墨水瓶,瓶盖上钻一小孔(或者是在瓶口上覆盖着一只比铜钱大的白铁皮片,铁片中间有一小孔),小孔中插入一支细小的铁管(如同超市出售乳制品的吸管),比筷头细,长约五六公分,孔中再放进几股尺把长棉线作灯芯,上口冒出一星点白头,其余放入瓶中;墨水瓶里倒入煤油或食用油,将上口浸上煤油后点燃,既能发光。此灯,构造简单,光线微弱,灯光如豆。</p><p> 家家如此。</p><p> 而我们家用的却是从供销社买来的煤油灯。</p><p> 此煤油灯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灯头通常以铜制成,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为了保持亮度,灯罩过几天就要擦拭一次。它较之土制煤油灯耗油。</p><p> 后来,我到三口工作,同样用了几年的煤油灯。</p><p> 队上的养牛房用的灯,叫马灯。它是一种可以手提、又能防风雨的煤油灯。据说,过去骑马夜行时挂在马身上而因此得名。</p><p> 还有一种灯叫汽油灯。用于晚上队里集会、家庭办事。我在大队文艺宣传队晚上演出是曾使用过。上部为灯顶;下部为灯座,内装煤油;中间是纱罩,一般为石棉网。灯座上有打气管子,打进空气,把煤油从一组小孔中压出,喷成雾状小滴,化为蒸汽,跟空气均匀混合后燃烧,使纱罩发出炽热光亮。</p><p> 现在,这几种煤油灯已几近绝迹。</p><p> 那时,光线虽弱,而人的心里却是明亮的。</p><p>&nbs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煨 &nbsp;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记得我们到村上的第一天,房东的主人从灶膛里掏出一只黑乎乎的东西,主人告诉我们说这是煨罐,是用来温水的。后来发现家家都有这样一只煨罐。</p><p> 煨罐就是一只瓦罐,是用泥烧制的,呈褐色,易碎;直径在15-20公分,高度在20-30公分,下底小,中间大肚子,口也小;在上口两边留有鼻,便于穿绳提着。</p><p> 那时,村上人到了冬天,早晨洗脸都是用煨罐烧水。早饭烧好后,将装上水的煨罐塞进锅膛里,将锅膛里的火炭围向煨罐;利用余火、余温,将水焐热、焐温。于是,全家人用一条粗纱毛巾在煨罐湿水,绞干后,搽脸。一家人洗后的水常常像泥汁,且粘稠稠的。老人们常说,污水不污人。</p><p> 看到后,我感觉有点像进入原始社会似的。村上人,看我们用脸盆,用热水瓶,很是惊讶。</p><p>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珍惜的不是水,而是烧火的柴草。</p><p>&nbs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泥火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冬季里,农户家还有一样东西不可缺少,就是泥火盆。</p><p> 望文生义的话,泥火盆就是用泥土制作而成的盆,用来乘火的。泥火盆,虽没有统一规格,但大致都差不多。直径同洗脸瓷盆一样,高15公分,成柱形,盆底平坦,盆边厚2、3公分。</p><p> 泥火盆,通常是一个家庭用来烤火取暖,烤火的原材料大都是稖瓤,极少用木柴、木炭。然而,走进农家,却很少见有人生火盆。</p><p> 倒是养牛房隔三差五地聚满了人,三三两两地聚在里面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谈天说地;还有大烟枪们一口接一口地吸着土烟,使整个屋里“乌烟瘴气”,令人窒息。</p><p> 小孩子有时还会偷偷地从家里拿一把豆子、或是一两个山芋,放进火里,烤熟了,解解馋。</p><p> 我家也有过泥火盆,但几乎没有用过。不是不冷,而是舍不得柴草。</p><p>&nbs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毛窝子、高木屐</b></p><p> </p><p> 小时候,我从书上听说过草鞋。可是,到了乡下后,我见到了更为新奇的鞋子——毛窝子和高木屐。</p><p> 毛窝子,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鞋子,价廉,保暖。可惜,我没有穿过,我们家的任何人都没有穿过。</p><p> 毛窝子,是以苘麻、芦花和棉布条作为原材料,编织而成的一种保暖鞋。首先用苘麻线作经、用苘麻和棉布条作纬,编织成鞋底形状;然后,在鞋底的一周留下苘麻的经线,用芦花和棉布条作纬,编织成鞋帮形状;最后,将苘麻的经线收口。讲究的人家,还会在鞋底垫上棉布鞋垫、鞋帮内衬层棉布、鞋口用布条镶边,这样穿起来会更加感到舒服点。冬天里穿着它,不仅可以保温,还可以在雪地里行走。</p><p> 高木屐是毛窝子的延伸版。</p><p> 说起做高木屐,是很有考究的:首先用1.5公分厚的木板锯成鞋底样;然后在木板下再垫上两块小木方块,让它离地高一点,通常是五公分这样子;接着,在木制鞋底的一周均匀地钻出无数的孔,用来穿编织鞋帮的经线;鞋帮的制作方法同制作毛窝的差不多。</p><p> 这种高木屐,厚厚的木底、高高的木桩,既可以隔潮、防湿,又可以防水、踏泥;毛茸茸的芦花、棉布条又能隔寒保暖。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严寒的冬季,温暖而物美价廉的毛窝子和高木屐,无疑是乡下人最好的选择。</p><p> 更有比较豪华的一种高木屐,是把黑灯芯绒面的棉鞋直接钉在木架上,既保持了体面又隔离了地面的潮气,很绅士。</p><p> 那时,村上有几个做毛窝和高木屐的高手。妹妹曾跟村里人编过毛窝。</p><p> 我后来在三口时,买过一双高木屐,甚至穿着它,跟学生一起跑操。放假时,我仍穿着它,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招引了许多好多好奇的目光。</p><p>&nbs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石 &nbsp;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村上,除了我家,家家都有一盘石磨。</p><p> 石磨是用人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通常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大多架在用树木制作成的台子上;接面粉用的石盘上摞着磨的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都錾(zàn)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上扇有一个磨眼,供漏下粮食用;两扇磨之间有磨脐子(铁轴),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家用的石磨,一般直径40-60厘米不等。另外,还有一支推动杆,丁字形;一头支在石磨上,另一头用一根棍支撑在的上;但大多人家用一根绳拴着,并悬挂在梁上。使用石磨时,通常需两人配合,一人在石磨旁,一只手用来喂“粮”,另一只手用来牵制推动杆;另一人双手扶着推动杆,在前一人的引领下推动石磨。</p><p> 到农村后,我们家随乡入俗了,经常借用邻居徐永生家的石磨用。起初,母亲“拗”磨,我推磨。尽管我还小,但在徐永生两口子的指导下,将将就就地完成工作。后来我知道,推磨不能死用劲,要用巧劲;两个人还要配合得好,不然磨就会不断的打“勒”。可见,推磨既是一个力气活,又是一个技术活。</p><p> 偶而,也有一个人磨石磨,那大多是在没有第二人的情况下。石磨,除了磨粉以外,还有用来磨豆腐、磨糊子等等。</p><p> 那时,村上没有用畜牲拉的大石磨,也没有石碾、石碓等。</p><p> 直到街上有了粉碎机,我们用石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到村上人还是喜爱用石磨。</p><p>&nbs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拈线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平日里,妇女们常做的事是拈线,换句话说纺线。</p><p> 拈线的工具便是拈线陀。拈线陀的下方有一重物,有的是用猪腿筒骨,在中心点打一小孔,孔上装上一只同筷子一样的竹签,竹签上头刻下一个勒口;而大多人的拈线陀是用圆球形木块,同样在中心点打一小孔,孔上安装上一只竹签,竹签上头刻下一个勒口。</p><p> 操作过程大致如下:右手攥棉花,再将棉花抽出细细的长条,搓拈几下,拴在拈线陀的勒口上,再转动拈线陀;在转动拈线陀的同时,渐渐将棉花抽出长条,关键是要匀称,不会断;如若不匀称,便会断。当拈了一段,大约二三尺,便将线绕在拈线陀上,然后,将线在勒口处打一个扣,再拈。如此反复。</p><p> 拈线,是一项技术活,拈线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拈得快,拈得多,更重要的是拈得好,不论多长的线很匀称,粗细一样。</p><p> 其次,将拈好的线,合股,有两股的,有三股的,还有四股的,那就要看你线用来做什么用了。大多人拈好的线都用来纳鞋底。</p><p> 我的母亲和妹妹也很快的跟村里人学会了拈线。</p><p> 其实,我母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南京时就会使用纺车纺线。其原理是一样的。</p><p><br></p><p><br></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