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下午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我和孩子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跳绳比赛。这时丁若埔小朋友急急忙忙跑过来,大声的喊:“张老师,快去那边看看,刘庭志爬树上了”。</p> <ul><li> 听到有人打了报告,因为下来的速度太快,小树🌲被压的“骨折”了。孩子们又开始吵闹起来“张老师,刘庭志把树枝压断了”……👩🏫:我想这颗小树一定很疼吧……!……👶:它一定会很疼,我们手破了,都疼的受不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站在我身边的刘庭志他只顾着用手支撑着折断的树枝。)👶: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可以给它“接骨”。丁若埔宝贝开始和伴们实施了他们“接骨”方案一。👶:快去,拿一根跳绳来,我们可以把绳子缠绕在树枝受伤的伤口处,多缠绕几圈,但是我们一定要用力才行。于是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有的拿绳,有的“接骨”……</li></ul><p><br></p> <p> 通过尝试发现,方案一不可行,树太高了,他们的膀臂已经很累,坚持不住。👩🏫:需要我帮忙吗?👶:需要的,老师,你的个子高,能帮助我们举受伤的树枝吗?👩🏫:我很愿意。👶:还是不行,这个绳子太硬了,不好进行缠绕。我们得再想一种新的办法。</p> <p> 因为小树枝的“骨折”事件,吸引了更多小朋友参与“接骨”的工作中,他们积极想办法,不断地尝试着</p> <p> 方案二实施后,他们又觉得树枝上的绳子太重了,就这样这个方案又被否定掉了,又开始重新制定新的方案。</p> <p> 刘庭志宝贝有了奇特的想法,借助窗户栏杆的力量,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树枝和栏杆的两头,可以把受伤的小树进行“接骨”结果……他们又开始讨论起来,给小树“接骨”第三个方案又出现了。</p> <p> 给小树“接骨”方案三:只使用一根绳子,把“骨折”的那根小树枝和它身边的小树枝用绳子娄起来,这样受伤的小树枝就不会总是要掉下来,这样时间长了“骨头”就接好了。👶:可是出现了一个问题:树太高了,我们实在没办法上去,如果爬树的话,还会让其他树枝也受伤的。👩🏫:有什么好办法呢?👶:可以使用梯子;爬椅子💺;两人在下面抱住一个人腿;</p> <p> 孩子们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说:“张老师,今天请你帮帮忙,帮我们把小树枝绑好,明天我们再来想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