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活动背景: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持续深化我区“自主互助探究”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教师队伍建设。11月28日下午,我区邀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景元副院长为全区360多名教师做了题为《当代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寻探》的专题讲座。</p> <p>形式内容:本次集中培训活动是疫情过后我区举办的参与人数最多,涵盖面最广,整体规模最大的培训活动。实验小学会场几乎座无虚席。培训前举行了简短的开班式:主席台就座的有区教育局孟昭晖副局长,市教研院王景元副院长,区教师进修学校郭丽华校长。郭校长代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致词并宣读培训通知及要求。各基层校以校长为领队带领一线教师及进修学校全体研培人员聆听了王院长的讲座。讲座共分“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构建主义理论的启示”、“目前我市开展和推进的两项课程改革”和“对家校共育的思考”四个板块。</p> <p>讲座呈现特点:一、教育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讲座内容具有前瞻性、指引性。“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强调教育教学要依据多元智能的内涵,即人的8种智能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课程改革要由“套餐”向“自助餐”转变,由单一走向多元,关键是教育观的转变。“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强调的是“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学习的关键是自学”、“有效课堂离不开同伴互助”。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王院长的讲座深入浅出,案例生动,剖析透彻具体。</p> <p>二、分析“目前我市开展和推进的两项课程改革”,讲座具有探索性、实效性。</p> <p>(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的讲解。“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载体是“学习小组”的建立。就“如何发挥其作用”、“怎样进行自主、互助、探究”及“语文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讲析。使与会者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区改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借鉴。</p> <p>(二)对“大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剖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在阅读,课程设置增加阅读量已是大势所趋。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依据师情、校情、生情引导强化学生按课标要求多读书,由阅读中的“量变”达成教育教学的“质变”。王院长列举大量案例强调教改新形势下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增加阅读量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p> <p>三、“对家校共育的思考”的讲解具有启发性、借鉴性。王院长重点介绍了家校共育的由来,学生家长学校的关系及家庭教育的核心等内容。强调新形势面对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只有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p> <p>四、收获感悟:一是通过“请进来”的培训使我区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和“构建主义理论的启示”有了初步了解,两个理论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支撑;二是通过学习使我区教师对我市两项课程改革和推进有了更深认识,许多地市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三是我区农村学生多,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家庭多,更应加强“家校共育”工作。</p> <p>培训结束后,由教师进修学校郭丽华校长进行总结:对教研院王景元副院长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要求参培教师回校后进行二次培训,把所学所感所悟进行交流,并把相关理论经验尝试运用到工作之中。孟昭晖副局长为王景元副院长颁发证书,对与会领导教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感谢市教研院多年来对梅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帮助与支持;二是号召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p> <p>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历时近3个小时培训已经结束,但教师学习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我们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校本教研温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