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一假期,自驾顺路娘子关。</p><p>娘子关景区包括固关、旧关、娘子关和娘子关瀑布,平阳湖,水上人家组成。</p> <p>800里巍巍太行,壁立千仞,崔嵬入云,似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横亘在北国大地之上;北控幽燕,南临大河,将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分割开来。而在太行山脉的腰眼处,古八陉中名气最大的井陉道西端,群山环绕的桃河谷地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傍山而建,这里,就是我的老家——阳泉。</p><p>阳泉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这里因煤而起,因铁路而兴。建市还不足百年;但同时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下辖的盂县、平定县,皆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p> <p>固关,山西的东大门。</p> <p>固关——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p><p>固关是天下九塞之一,古井陉关的一部分;也是明代京西四大关隘之一,与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齐名,有“京畿藩屏”之称。</p><p>固关地处冲要,历史悠久,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是军事要地。现存的固关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当时称故关,在今旧关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为“虏寇太原,密迩故关,地当要冲,而旧城险不足”,于是,“北筑隘口”,取“固若金汤”之意,改“故”为“固”,即为固关。所以,平定至今都有民谚流传:“故关没有固关固,固关没有故关古”。道尽了固关的历史演变。</p> <p>固关城门下的古驿道,青石板被打磨得光滑圆润,车辙深深,被岁月琢磨历史淘汰时间冲刷,狠狠的刻印在青石路上。</p> <p>固关建于两山之间,极尽雄险。真有虎踞龙盘的浩荡气势。其长城北起娘子关,南至白灰村口,蜿蜒曲折,全长20余公里,墙体高大、坚实,高约9米许,宽3米余,多用青石和青砖石灰黏上灌浆建造。形危实固,雄奇壮美。</p><p>沿山势而建的长城建有不少墩台,有头台、二台,三台、进楼台、鼓楼台、双台、圆台、四方墩、南山墩、东山墩等九台三墩,台顶全用12斤重的大砖券筑,台内砌有砖凳数阶,由此,人可由台底直通台顶。大多墩台上设有大炮,炮台四边均建有瞭望眼,和置炮眼,各炮位依山势高低不同而布置,与坚固的长城构成了一张严密的防御网。</p> <p>固关城楼。</p> <p>固关的翁城和关门下的古驿道</p> <p>城墙上的铁炮。</p> <p>站在长城上俯瞰关城,只见山川巍峨,峰峦叠嶂,关城雄伟,楼阁壮丽,一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往事如烟,那烽火狼烟,那车马喧嚣,早已随风飘散。唯有青山依旧,笑对东风……</p> <p>固关的东关门</p> <p>国道上的过街桥</p> <p>远山上的民居与长城。</p> <p>太旧高速穿城而过。</p><p>太旧高速,是指从太原到旧关的高速,建成1996年。它的身上有很多头衔:山西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山西第一条出省高速,也是全国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p> <p>从固关下来,沿阳井公路前行,到娘子关停车场。刚停好车,有个中年男人前来搭话,让我们坐他的面包车,带我们一路游玩剩下的几个景点,每人30元。因为娘子关景区的景点特别分散,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考虑之后,就上了他的车。别说,还是挺不错的,相当请了个司导,带着我们穿街走巷,值得。</p> <p>旧关就是正统二年(1437年),营建固关的地方,也是今天山西与河北两省的交界处。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固关迁往新关之后,几百年来旧关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太旧高速的修建……</p> <p>旧关村在县城以东35公里外,“司导”带我们到旧关后,先在村子里逛逛。旧关不算大,建筑都很老旧。</p> <p>村里有一条水泥硬化过的小路。道路两侧都是石头垒筑的旧式民居,大多已经荒废,哀草丛生,只有少部分还有人居住。</p> <p>一条小道,满是岁月的痕迹。</p> <p>旧关村的老房子</p> <p>沿着小路走到尽头,一座历史沧桑的石砌拱门矗立在那里,一面上刻“晋阳阁”三字 ,一面刻“旧关”两字。门洞下是一小段保存尚好的古驿道。</p><p><br></p><p>这座石拱门就是古故关的遗存,也是也就是今天固关的前身。</p> <p>门拱上的“晋阳阁”题额。</p><p>另一面门拱上的“旧关”题额。</p> <p>门洞下的古驿道遗迹。</p> <p>出了旧关这个门就是河北了,我这时就站在交界处。</p> <p>出了拱门,前面就是太旧高速,古与今再次交汇,神奇而又和谐的共存着。</p> <p>在旧关村的村头,有一座新建的高大阁楼,庄严雄伟。这就是重建的古北天门,旧时井陉道上有四天门,西天门在柏井,东天门在井陉,现在被辟为了景区。北天门就在旧关,南天门在平定县城黑沙岭。旧关的北天门在文革时被完全毁掉了,今天人们重建了一个新的,也算是对那段时期的反思吧。</p> <p>从旧关出来,还有十几分钟车程,就到娘子关村,村口一汪泉水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清波碧透,在正午烈日中带来了一丝清凉。正是因为这泉水,娘子关村才变得不同。北方古村特有的雄浑古朴被温柔细腻的泉水中和,竟然有了几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韵,实在难得。</p> <p>娘子关村,因娘子关而得名,村中的居民大多是当年守关将士的后代。整个村子建在温河南岸的悬崖之上,依山面水,风光旖旎。</p><p>村中有一条明清老街,名为兴隆街,是村中的主街。也是古时的商路,这是一条布满沧桑痕迹的古道,两侧的建筑大致保持着旧时模样。</p> <p>水网似的溪水,沿着墙基穿房过户。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满世界的都是水,村中的妇女各自在家门口洗衣洗菜。更有村民在自家的院中修建小桥,自娱自乐,让溪水沿着院子转。头顶上葡萄架,桥边石桌石凳,夜晚有流淌的水声相伴,赏花赏月。水给了村子灵气,形成了人在水上走,水在屋下流的人间美景。</p> <p>一汪泉水</p> <p>水上人家</p><p><br></p> <p>水上人家的院子里,泉水叮咚,流水潺潺。</p> <p>泉眼无声惜细流,绿荫照水爱晴柔。</p> <p>即使在电力普及的今天,大石磨仍然日夜不停的转动。周围十里八乡的人来村里磨面磨米。村中家家户户都有自制的水动石磨。加工粮食根本不用出户,更少了一份推碾转磨的辛苦。为了便于寻找,各家的大门上都刻有一号磨,二号磨。根据末的编号找人准能对号入座。</p> <p>水磨磨出的玉米面</p> <p>古街边幽深的小巷。</p> <p>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压饼”的摊位,味道不错!</p> <p>在娘子关村的泉水边待了很久,因为我们实在贪恋这北方大地少有的江南风物。</p> <p>平阳湖</p><p>平阳湖位于娘子关村北绵河的峡谷地段,呈葫芦形,两岸巨崖高耸,湖面水流淡驳,称为“三晋第一人工湖”。据说这里是平阳公主当年镇守的地方所在,她在这里耗费其一生可谓可歌可泣。</p> <p>平阳公主塑像</p> <p>游船看平阳湖。</p> <p>压饼,好吃😋</p> <p>娘子关瀑布在东门附近约300米处。因临娘子关而得名,它是泽发水的源头,人称水帘洞,山坡谷中泉眼磊磊,形成悬泉。瀑布由多股泉水汇流而成岩悬崖峭壁倾泻而下。悬空如白练挂在石壁前形成高达十几丈高的飞流。还演示最大的泉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浪花。响声震耳,瀑布旁有趵突泉突突喷涌。并有众多小暴徒泉相映成一股股水流喷土冒出,浪花纷飞。日夜不息,常年通流,给娘子关风光增色不少。</p> <p>从平阳湖后门出来,沿着阳井公路不远,就到了娘子关关城。</p> <p>娘子关</p><p>将娘子关放在最后,是因为娘子关的名气最大。</p> <p>插话一段,说到娘子关,不能不提绿皮火车与老石太铁路。可以说是一代人们永恒的回忆了。</p><p>石太铁路原名正太铁路,是山西第一条铁路。于1904年开工建设,1907年竣工,距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此后直到2009年,石太客运专线建成。100年间一直都是进出山西最重要的通道。</p><p>2009年石太客运专线建成后,曾经繁荣一时的石太铁路。彻底落寞下来。而那座修建在距离市区几十公里之外盂县的阳泉北站,也成为了人民永远抹不去的伤痛(阳泉北站距阳泉老火车站有百十公里,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p><p><br></p><p><br></p> <p>娘子关,又名苇泽关。今存的关城建于明嘉靖21年(1542年),与固关建造的年代相。虽然在今天娘子关的名气要更大一些,但其实在历史上的地位要远逊于固关。</p><p>娘子关关城建在半山腰上,一面是层峦叠嶂的绵山,一面是碧波荡漾的绵河,真可谓襟山带水,固若金汤。</p> <p>关于娘子关的名字,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镇守的传说。《乾隆平定州志》说:“娘子关……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故名。”但真实性实在存疑。</p> <p>沿着关城前青石铺成的山路向上,关城越来越近。仰望关城,拱门券顶刻有“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关城上门楼悬匾上书“天下第九关”。</p> <p>走进娘子关关城</p> <p>一进关城的右手边,便是一座古庙及戏台。再往上走就是娘子关的长城了。</p> <p>长城入口,依着山势,颇为陡峭。</p><p>娘子关的长城,其实是故关长城的一部分,或者说娘子关本身就是故关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长城并不长,但是十分陡峭一口气爬了十几个台阶,往下一看腿就发抖,没能爬的到顶端的箭楼,就放弃了😓。</p> <p>登高远眺,远处的长城、关城,远处的河北村、娘子关镇、绵河大桥,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阳光明媚,暖风欲醉,真叫人心旷神怡。</p> <p>在娘子关城楼上远眺落日余晖下的绵河大桥。</p> <p>逛关城</p> <p>关城并不大,有一座过街阁楼,名为真武阁。</p> <p>走过真武阁,右手边便是关城的东门。从东门一条路向上走(有指示牌),可以去烈士陵园,也可以去长城的烽火台,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继续前行。</p> <p>对了,到娘子关千万别忘了吃鱼🐟呦,娘子关水库鱼多种多样。</p> <p>山西人总爱用“走出娘子关”来形容开放的态度,因为山西太闭塞了。</p><p>以前从北京到阳泉坐火车要9个多小时,而如今坐高铁🚅,3个小时即可到达。然而物理上的外在距离,已经被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所抹平,那么心理上的内在距离呐?</p><p>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p> <p>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山西阳泉这座小城,事实上,我对它也只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走遍天下,却对自己的家乡了解甚少。所以写下这篇游记的我有个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家乡。</p><p>虽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那是我祖辈生活的地方,是我父辈浴血奋战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