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肖申克的救赎》:为了梦中的那片海

半度微凉

<p>每每浏览电影网站,就可见《肖申克的救赎》以9.6分的高分赫然雄踞排行榜首,近乎完美的成绩像皇冠上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没有经过细细咀嚼原著作品的真味,循环反刍个中精髓,就迫不及待地让电影的画面语言,直接先驱而入占领思维的旷野,日后难免会囿限和禁锢着读者脑海里那架马车的驰骋。那样做会剥夺我的想象力在阅读中恣意翱翔的乐趣。读完原著再看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交互辉印,更能使作品深入人心。</p><p><br></p><p>于是在这个初雪飞舞的傍晚,穿越过烟波浩淼的太平洋,终于我慕名来到原著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俄亥俄州,叩响肖申克监狱那锈迹斑驳的铁门,一路跟随着作者史蒂芬•金的步履,去探寻主人公安迪如何历经漫漫二十七年的暗夜,凭借轻巧的锤子挖掘出隐秘通道,而最终逃出牢狱奔向梦中那片蔚蓝海岸的密码。</p> <p><b>一、两把鹤嘴锤:两面擎举着希望的旗帜</b></p><p><br></p><p>年仅三十即坐上波特兰一家大银行信托部副总裁位置的安迪•杜佛尼原本前程似锦,不料因妻子与出轨对象被枪杀而卷进漩涡,法庭以谋杀罪判处安迪终身监禁,安迪自此落入肖申克监狱的血盆巨口。</p><p><br></p><p>安迪并不是凶手。起初当亲密爱人背叛的愤怒与耻辱像箭矢一样射中他的心脏时,安迪也想过拔出手枪让子弹将两人钉在十字架上,来捍卫他丧失的尊严和主权。但痛定思痛后安迪还是决定选择放手,让他们从自己生命的隘口通行,把将要喷出烈焰的枪支丢进了冰冷的河流。然而命运继续无情地作弄和蹂躏着安迪。妻子与情人果然遭受枪击双双毙命,各种不利证据都指向安迪,像铁索紧紧箍住喉咙使他百辞莫辩。犹如遭遇围猎的野兽一般,安迪被投入漆黑一团的牢笼。</p><p><br></p><p>从风光无限的山峰被无数双手推落至深渊,巨大的社会地位落差,几乎无望昭雪的蒙冤,漫长无尽头的牢狱生涯,足以使任何人从此摁灭对生活的火焰,匍匐于残酷现实的铁蹄之下。而安迪不愿像撞礁的船一样渐渐沉沦下去葬身海底,他心中始终倔强地跳动着希望的火苗,这使得他的脸上时常浮现出泰然自若的神态,让他在耸立的高墙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p><p><br></p><p>一九四八年入狱后不久,安迪就通过狱友雷德从外面弄到一把鹤嘴锤。安迪并没打算用做越狱的工具。雷德告诉安迪除非他有六百年的寿命,才能仅靠一只小锤子把肖申克的牢底凿穿。安迪只是不想无事可做,就此变成墙边的一摊烂泥。曾对地质学抱有浓厚兴趣的安迪,发现操场的泥沙里混合有石英等矿物质,去芜取精后可以细细打磨成亮闪闪的石头。于是鹤嘴锤成为安迪手中挥舞着的一面旗帜,他在奋力阻止着漫长的时间蛆虫,一点点啃噬掉他意志的岩石。</p><p><br></p><p>一个偶然的机会,安迪意外察觉牢房的墙壁潮湿,表皮容易剥落。好奇心驱使他每夜在万籁俱寂时,小心翼翼地用锤子在墙里像考古一样执着地探索奥秘。这种凿洞游戏安迪一直持续打卡到一九六七年。即使期间安迪得知案件真凶,他洗清冤屈堂堂正正走出狱门的一线曙光,却被自私阴险的典狱长堵死时,他也没有放下锤子。锤子是入狱后安迪心理建设的工具,凿出的洞口已成为他释放不良情绪的出口。</p><p><br></p><p>直到一个深夜,安迪发觉他挖掘的通道底部是污水管,令他无比惊异的是,污水管可能通往监狱围墙之外。安迪手中的锤子像一把瞬间被点燃的熊熊火炬,将他激动而忐忑的脸庞照得通红。此刻安迪犹如身处一场生死攸关的盛大赌局。前方种种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都在加重着失败的砝码,那样的结局安迪将彻底失去有朝一日开启新生活的机会。</p><p><br></p><p>不久安迪更换了一把新鹤嘴锤。这意味着安迪斩断了对所谓正义和法律的依赖与幻想,他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将小小的锤子化作耕耘这块蛮荒之地的犁耙,劈开牢笼和锁链的利斧,尽管它的身躯将要穿过五个足球场那么长的,充满粪便和恶臭的下水管道。电影版《肖申克的救赎》对锤子传达的意义演绎得十分精彩。当一九七五年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成功越狱后,那个伪教徒典狱长在一本挖空的《圣经》里,看到了安迪藏匿锤子的痕迹,恰印证了典狱长递给安迪《圣经》时所言,“得救之道,就在其中。”</p> <p><b>二、石英:生命中那些闪闪发光的美好</b></p><p><br></p><p><b></b></p><p><b></b>《肖申克的救赎》中叙述石英石头的篇幅并不多,但却吸引着我不断地来回翻看。作者史蒂芬•金赋予了石英如钻石般多棱角的光芒。</p><p><br></p><p>经安迪发掘塑造后的一粒粒石英玲珑精致,在掌心闪烁着奶色的光泽,照亮了那些因漫长的囚禁而黯淡已久的眼神。岂知它的前身是散落在操场上不起眼的沙砾,即使隐身于周遭灰扑扑的泥土里,也掩盖不了它释放的光芒。而安迪正如他亲手打造的这些石英,他自带的巨大能量光环终究让他在人群中卓尔不凡。</p><p><br></p><p>作者还想通过石英的铺垫昭示我们以后的情节走向。这些石英石头犹如海滩上的珍珠,是经过蚌壳里无数个日夜的血水和痛楚浸泡磨砺而成。石英的精心打磨将安迪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毅力和坚韧精神完全展示出来,就像他问典狱长史特马,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坚硬的水泥块上,持续滴上一百万年,会怎么样?正是这些被安迪唤作“千年三明治”的石英,铺就了他日后越狱逃生坎途上的坚实基石。</p><p><br></p><p>如果说锤子代表着我们必须对抗这个世界时手握的坚硬长矛,那么作者想透过石英折射的光芒启发人们,在寒冷生活中还有能让我们取暖的那些治愈系美好。</p><p><br></p><p>比如当安迪抓起一把泥土告诉雷德,里面掺杂有像萤火虫一样放光的石英时,雷德不禁稍稍心动了一下,他不会想到在监狱运动场上看到石英,“石英应该是在奔流的小溪中捡到的东西。”而当雷德收到安迪打磨好的石英石头时,他看了很久,甚至不敢去碰它们,实在是太美了,“这里极端缺乏美好的东西,而真正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甚至不怀念这些美好的东西。”那些石英石头就像安迪亲手制作的一盏盏小桔灯,在他心上播撒着跳跃的光点。</p><p><br></p><p>又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中常被人称颂的几处暖色调画面之一,身为图书管理员的安迪通过扩音喇叭,为所有狱友播放了一首莫扎特谱曲的音乐——“晚风拂过树林”。天空中深情优美的旋律潺潺流淌,让所有被禁锢的囚徒像向日葵一样扬起了低垂的头,沐浴在圣洁而温暖的光辉之中。那一刻相信他们都听到了心动的声音。</p><p><br></p><p>即使是为遮盖越挖越深的洞口,而张贴的大幅女郎海报,其背景也是洒满阳光的蔚蓝海岸。安迪回答雷德的疑问,你不觉得我能一脚跨进去,与她一起赤足奔跑在金色沙滩上吗?那里就是安迪心之所向,后来抵达的远方。</p><p><br></p><p>只有让这些闪光美好的东西时刻包裹着我们的身体,当外界的风雨和寒冷侵袭时,才能增添一份抵御的温暖与勇气。</p> <p><b>三、图书与知识:攀爬出深渊的一道道阶梯</b></p><p><br></p><p>读完《肖申克的救赎》给我留下最深刻的思想启迪之一就是,人若贮蓄并运用好知识与智慧,就拥有了支配人生的魔杖。这是安迪能逃脱监狱这个粪坑最终实现梦想的秘诀。正如培根的两句哲言,“人类统治万物的权力是深藏在知识和技术之中的。”以及“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合于一体的。”也就是那句人所共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p><p><br></p><p>早在安迪被法庭判决入狱之前,尽管时间很有限,安迪已经利用他银行信托部副总裁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进行了估量和长远规划,也就是安迪口中的“飓风理论”,即“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就可以始终抱着乐观的期望。”</p><p><br></p><p>他委托好友把积蓄投资到债券和股票上,纳税后收益存储在一个虚拟的身份和账户里,并对若干年后如果朋友去世,他如何安全取得银行保险柜的钥匙等各种不确定的可能,都估算布置得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正因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安迪在高墙中连典狱长都喟叹,“自由的感觉仿佛一件隐形外衣披上他的身上。”</p><p><br></p><p>肖申克著名的“屋顶事件”是安迪牢狱生涯的转折点。在修屋顶的劳役过程中,安迪听到警察哈力为兄长留下的遗产要缴纳大笔税金而苦恼时,他立马像机智的猎手一样,敏锐地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宝贵机会,面对高高在上的残暴警察,他果敢地亮出自己能为哈力办理免税且无偿服务的王牌,并步步进逼,赢得了哈力的点头。</p><p><br></p><p>筹划退税节税、投资证券股票房地产,申请贷款,甚至洗黑钱,比专业会计师都高明的安迪,逐渐成为肖申克所有警察都离不开的理财师。安迪由此换取到了图书馆管理员的身份,以及他的私人牢房,还有他最有价值的东西即所有人的善待。警察已经不再认真巡查他的牢房了,因此他手中的鹤嘴锤加快了开凿通道的速度。安迪善于在困境中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利用腹中的知识,将自己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利益紧紧串联一起,使自己成为最后的赢家。</p><p><br></p><p>安迪还毫不气馁地坚持为图书馆向政府争取经费资助,数年间将它扩充成为了藏书最全的监狱图书馆。这里就像一座战场上的情报站和指挥所,为安迪每天都能留意到股市动态和税法变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要源源不断地为他大脑中的智慧树补给养分,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掌握他的秘密资金是否完整安全,更可以确保他在狱中的利用价值不受丝毫减损。</p><p><br></p><p>他的图书管理员身份还使他设法找到了肖申克监狱的图纸,并将它研究得捻熟于心,否则,如果忍着污秽的恶臭爬过五个足球场的距离,却发现管道尽头是一道铁栅栏或一堵墙……等等不可逆转的情况,二十七年的心血顷刻将化为乌有。</p><p><br></p><p>安迪的学识、才能和智慧,日积月累为他搭建了一架坚固的梯子,托举着他攀爬出人生的渊底,并助力他理想的扁舟,驶向梦中的太平洋小镇齐华坦尼荷,从此过上开间小旅馆、带客人钓鱼吹海风的惬意生活。</p><p><br></p> <p><b>四、鸟儿与鸽子: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b></p><p><br></p><p>“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就是一只关不住的鸟儿,他要奋力冲破笼子的桎梏,在广阔的蓝天白云之间,留下翅膀自由滑翔过的痕迹。</p><p><br></p><p>然而还有另外一种鸟儿,就像书中的那只鸽子,主人在出狱前解开了它脚上的布条,那扑棱棱的振翅声音,都以为是它兴奋快乐的歌声,不料却是它不情愿的哀鸣。几天后,那只鸟儿在运动场的角落被发现,像一堆脏床单般软趴趴地瘫在那儿,看起来饿坏了,它变成了一堆粪土。</p><p><br></p><p>安迪的前任图书管理员老布就是一只这样的鸽子。“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引起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体制症候群的思考。电影版里对老布出狱前后的情节对比处理,比原著更能体现真实残酷的社会现实。特别是他走出不见蓝天的牢狱后,却在阳光普照的房间里悬梁自尽,这样凄惨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我们会默默问自己,很多时候,老布是否也曾在我们内心里徘徊彷徨过?</p><p><br></p><p>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让老布在狱中享有不一样的待遇,他早已习惯了几十年“像中了毒一样的平静生活”。老布甚至想通过伤害同伴的过激方式来阻止自己离开肖申克。他惧怕外界的茫茫大海将吞没他蹒跚的脚步。沟壑纵横的老脸,边走边哭的身影,电影镜头中走出狱门的老布,像大雪即将压倒的一棵枯木。因罹患关节炎而颤颤巍巍的双腿,已经撵不上身边飞驰而过的汽车。他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没有人愿意雇佣六十八岁的患病老人,他这棵枯木已经不能在新环境的土壤里继续生长。几个月后,老布用一根绳子终结了自己的生命。</p><p><br></p><p>而安迪唯一交心的朋友雷德,属于书中体制内的第三类人物。雷德在安迪耀眼的思想光辉感召下,决意挣脱那钳制自由伸展的僵硬躯壳,奔向崭新的生活,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p><p><br></p><p>雷德假释出狱后返回已经与之隔绝四十年的社会,他曾经与老布有过类似的遭遇与心理障碍。近六十的高龄,严重劳损的腰肌,比年轻人笨拙的手脚,已经淘汰的技能,无不使他像当年大西洋的水手初见太平洋时的那般茫然失措,恐惧张慌。更可怕的是,因在监狱长期受限制而养成的时间规律,使他过了那个点后尿都无法撒出来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雷德决心按照安迪还在狱中告诉他的指引,听从安迪自太平洋海滨传来的呼唤,辗转坐上开往那道蔚蓝海岸的列车。</p><p><br></p><p>小说原著以雷德一连串如迎春花般的希望为结尾,“我希望我能成功跨越美墨边界。我希望能见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和我梦想的一样蔚蓝。我希望……”这样的结局引人遐思飞扬,余味悠长。而影片的最后一幅画面是,雷德与安迪终于相逢在蓝天碧海边的白色沙滩上。两人彼此张开的怀抱,犹如海鸟凌空飞翔的白色羽翼……至此,作品中两条分别以安迪和雷德为中心的明暗线索,交会在一起。这部作品为什么起名叫“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的救赎”,已经不言而喻了。</p> <p><b>五、后记</b></p><p><br></p><p>《肖申克的救赎》享有盛名,特别是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电影入围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达7项之多。尽管当年因为《阿甘正传》遮住了光芒而颗粒无收,但随着时间长河的冲刷,它像一枚遗珠逐渐被更多观众发掘出它可贵的价值。作品深刻探讨了自由、希望、体制和司法等思想主题,令人不禁陷入沉思,故事虽设定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亦身处那堵墙之中,只是我们浑然不知罢了。</p><p><br></p><p>起初我是奔着《肖申克的救赎》响亮的名气而一探究竟的,甚至暗暗带有几分批判的期许,很多评分美丽的作品在阅读后,那些文字并没有在我心湖上激起水花。但分别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原著和电影后,至今我还沉浸其中。于是今夜,我在键盘上敲下如潮水般涌出的心得。锤子、石英、书籍和鸟儿是书中高频出现的四个关键物体,今晚就让它们登场向大家分享,主人公冲破黑暗世界的桎梏重获希望过程中各自承载的奥秘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