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四届临帖临印展观后感

罗咏虹

<p>“宜宾市第四届临帖临印展”已于昨日(2020-11-28)上午10:00在位于南岸的宜宾市图书馆开幕。本人一月前就已经关注此展,引起我关注的原因是,宜宾这两年接二连三地涌现出一批国展新作者和宜宾学院一批书法专业的大学生正在脱颖而出,且他们大多数人都悉数参加了此展。今天一早就专程前往宜宾市图书馆观看。</p> <p>本展分2个展厅展出,共计展出作品159件。展厅硬件非常棒!</p> <p>我进展厅时间接近10:00正,照理应该是黄金观展时间,可惜除我之外无人观看,可能昨天开幕时才是观展人流高峰,还有就是受网络的影响,导致许多展览呈开幕约等于闭幕的格局。其实这样正好能让我安静观展。</p> <p>我先大致浏览了一下所有展品,整体感觉与已过去三年多时间的上一届临帖展相比,无论从书体的多样性和作品的丰富性以及形式感,似乎都有所提升,亦不乏佳作,但能打动人的作品还是不多,尤其是期待看到几位国展作者的佳作,令人遗憾的是这几位作者的作品并没有呈现出他们真正的水准。</p> <p>上面这两件作品,一件是实临汉代摩崖《蜀郡太守何君阁道记》和另一件以此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很有想法,跋文的精致与正文的朴茂对比强烈,堪称佳作。不足之处是印章过多,印面质量不高且跋文字体过多,略显繁杂。</p> <p>这两件作品,临【唐】李阳冰《千字文》并取法创作,线质、结体和神采都很不错。不足之处是一些字的间架结构欠准,结尾的印章过大,跋文尚待锻造。</p> <p>这两件临创作品取自清代大家何绍基,可谓形神兼备,若局部起笔再强化一下篆籀笔法更佳。</p> <p>这两件唐代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很不错,第一件力求精准,第二件力求书写意趣,窃以为临帖就该这样。</p> <p>将宋代黄三谷《诸上座帖》分屏式组合临习,颇具视觉冲击。</p> <p>这件《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整体书写流畅娴熟,作品感强烈,若选字时避开碎点过多的段落,再用些枯笔在某字段上就更好了。</p> <p>这两件墓志作品写活了,不错!</p> <p>这件汉简气息不错!</p> <p>这件右军尺椟墨色、神采和作品形式结合得漂亮。</p> <p>这件褚遂良《倪宽赞》临得很不错</p> <p>这件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是一件技术含金量很高的精临佳作,若写大点会走得更远。</p> <p>除了以上作品是在下自以为可圈可点的作品外,其他作品较平淡。甚至有些作品愰眼一看,貌似用大字制造冲击力,加强展厅效应,走近细看则扭捏严重,线质较低;有的作品正文不错,但题款与正文毫无关联;有好几幅篆书和汉隶作品太初级,有鼓励的意思;主席团作品除古铜道友的隶书保持原有水准外,其他的不评价。</p><p> 这次展览貌似时间充分,但遗漏较多,尤其是作品缺失作者及作品展签,导致作品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尺寸、何种碑帖等)无法向观展者呈现,不利于观展者进一步解读和欣赏作品。但一想起前言开场白“来看书展者,必是丹青人。”这也许是主办方故意为之。窃以为在往后的展览中,能将基本信息甚至要求入展作者都写一段创作感言呈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作者与观者的交流。</p><p> 本文纯属个人根据展厅作品发表的粗见,对事不对人。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和道友批评指正。</p><p>2020-11-29</p><p>于珙州学正堂书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