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共分享,交流促成长——书香门第幼儿园课程分享转培训活动

椿

<p>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推进幼儿教师发展的窗口之一,也是助推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抓手。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书香门第幼儿园开展了教师班本课程分享活动。</p> <p>  本次活动中,李曜伶、倪晓茹二位骨干教师在东晟幼儿园通过三天的观摩学习分别展示了源于幼儿一日生活来源的班本课程,采用PPT展示与解说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班本课程的阶段性成果。</p> <p>  班本课程内容来源于本班的实际情况,来源于本班级幼儿的兴趣点,是本班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基于教师对班级幼儿的了解,它的进程始终围绕“兴趣、问题”展开,反映的是教师、幼儿之间真实的学习、生活的探索、模仿过程。</p><p> 在开展班本课程时我们要从哪几点开展,包括主题来源、我的思考、主题目标、主题网络图、资源利用、课程实施、环境体现、活动总结几点来进行开展。</p><p><br></p> <p>班本课程之一:遇见秋之叶</p> <p>  秋之叶由课程缘起、课程价值、课程网络图、课程推进、反思与总结、课程实施的情感等六个部分构成。整个活动使幼儿在语言、社会、艺术、科学领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p> <p>班本课程之二:河下古镇</p> <p>  河下古镇课程活动由走访探索、集体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反思等四个环节组成,尽管在最后河下古镇搭建成功后被一阵大风刮倒后,孩子们没有放弃。这也为本次的建构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可以抵抗住河下古镇不被风刮倒?这个问题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p> <p>班本课程之三:柚见美好</p><p><br></p> <p>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为了让课程的设计更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认知两方面进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并且以自主探索与助推发现两种方式,引导幼儿获得整体性的课程内容感知。</p> <p>班本课程之四:周恩来纪念馆</p> <p>  周恩来纪念馆这个建构活动从主题缘由、实施思路、幼儿经验、集体活动的生成、建设课程资源、成果展示、以及幼儿与教师收获等八方面进行了班本课程的分享与交流活动。</p> <p>  本次分享活动为各班之间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深了对班本课程的理解、反思评价能力。激励教师们立足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更多优质的适合本班幼儿发展地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更美的展示和相遇,相信我们的老师可以一路采撷硕果,不断收获芬芳。</p>

课程

幼儿

班本

幼儿园

教师

本班

活动

古镇

分享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