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8年我考到敦煌学院,我所在的地方——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远在大漠深处的小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古迹遍地。它的历史与文化值得我探索、学习。在这里我能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气息,在这里去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去感受博大艺术的神韵。</p> <p>一、概述</p><p><br></p><p>1.敦煌:</p><p><br></p><p> 敦煌地处三省交界处,也是丝绸之路的节点。以莫高窟以及莫高窟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p> <p>2.敦煌舞蹈:</p><p><br></p><p> 敦煌舞,也正是由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而来敦煌舞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四大流派之一,其实只有不到40年的历史。敦煌舞在壁画里沉寂了千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由敦煌学界的顶尖权威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等和甘肃歌舞团的编导们共同创作了大型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并大获成功,反弹琵琶的舞姿也因此一举成名。在此之后,经过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高金荣教授等人的努力,敦煌舞才正式确立了教学体系,逐步确立了舞蹈流派。</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大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我们第一次学习的敦煌舞是在我们大一第二学期,当时学习了敦煌舞的手形和手位还有气息的组合启示冥想和一个编创的眼神组合。这也是敦煌舞的基础,在这些动作中对身体基本功要求很高。我们需要三道弯即手腕-手肘-肩部的三道弯,还有头-横肋隔膜-腰的S形体态。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因为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造型这样的体态所以就会很容易把动作摆成奇怪的样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大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而到了大二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三十六姿和降魔金刚,这也是敦煌舞舞姿的学习。三十六姿顾名思义,就是敦煌舞的三十六个舞姿。包括了伎乐天舞姿-天王金刚力士舞姿-美因鸟舞姿,这也是很系统的学习了敦煌舞的舞姿。降魔金刚也是对莫高窟壁画中的金刚进行了舞蹈的编创,让壁画活了起来。这些让我对敦煌舞有了新的认识,敦煌舞可以有不同的力量对比的造型,在感觉上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同样可以将壁画变成舞蹈,也真的非常厉害。在大二第二学期我们学习的是迦陵频伽组合,这也是人面鸟身,还要有可以体现出鸟飞翔的动作所以对我也是有很大的挑战性。而迦陵频伽也是对身体下半身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刚开始的慢-抻-稳,还是后面的跳-快-急都是对我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些对我的舞蹈学习提高都有很大作用。同样在大二我们去北京进行了意象丝路·心驻敦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敦煌舞蹈原创作品文艺展演,所有的舞蹈全是敦煌元素的舞蹈,这一次也对舞台的认知和敦煌舞文化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大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我们大三第一学期也就是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敦煌健舞,我感觉敦煌健舞是有着前面所学习的舞姿,组合结合起来的综合性组合,还加入了稠带的训练。对气息眼神身体有着全方位的训练,同样也是有着很难的挑战。</p><p><br></p> <p>3、作品分析与欣赏</p><p>在大量的古代造像中,有一种人头鸟身的独特艺术形象——迦陵频伽,其在古代壁画中通常以乐舞伎的形象呈现。从迦陵频伽的含义及其不同渊源说出发,从其在造像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着手,结合舞蹈专业实践,对迦陵频伽这一乐舞形象进行敦煌舞的编创,力求复原并创新这一乐舞形式。在敦煌壁画中有一种鸟身人首的乐伎造像,其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身体类似仙鹤,两腿修长,双翅,头部是童子或者菩萨形象。这种人首鸟身的图像造型就是佛教艺术里最具明星气质颜值最高、唱歌最好听的妙音鸟迦陵频伽,据说它们居住在喜马拉雅的雪山里,当它们在蛋壳里就能唱出美妙的歌声了,听过它歌声的人都赞不绝口。总而言之,敦煌壁画上出现的迦陵频伽及乐舞形象,是佛教教义观念在敦煌壁画上的直观表现;历代敦煌石窟壁画上的礼佛乐队、迦陵频伽及“众诸鸟”形象,都是画工及供养人受往生极乐世界的礼佛心理所驱使,透过其行为方式和宗教观念,通过佛教造像体现了佛教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与追求。</p> <p>4、总结体会</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去年十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敦煌舞的排练,在排练中敦煌舞蹈的元素特别多,毕竟属于原创的敦煌舞蹈,里面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动作,还有变形的动作。在没有学习那些动作时是那么的轻松,只会感觉到别扭,也不是那么自然。在排练的时候我就有好多动作就做不到位,还有脚下面站不稳总是摇摆不定,跳敦煌舞是特别能考验一个人的脚下面的功夫的,在排列过程中我们也是克服了好多的困难,毕竟是一个原创性的编排舞蹈,有好多东西是不成熟的,但就算再不成熟也被我们在排练的后期过程中慢慢解决,当然还算不上完美,但相对于刚开始排练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进步。</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原创敦煌舞排练完成时,首先给我们学校的师生展示了我们近两个月的排练成果,随说不够完美,但也是尽心尽力,尽足了全力来表演这一场,敦煌舞也是受到了我校师生的一度好评,在首秀中失误基本为零,还算是成功的。</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这次排练是因为要去北京的北戏和中戏区演出,我们在东环演出的时候,动作放的不是很大,也许是对自己的不够自信,但是到了北戏和中戏,我们合光彩排走台的时候,我们把动作放大了很多,但在台下面看的时候就是显得格外的小,看着动作就没有放开,其实我们把动作放大了,但是跳出来的时候,我们只有那个舞蹈动作的形态姿态,但是没有那个舞蹈动作的气势,但就是少了舞蹈动作的气势和意境。所以看起来格外的小,没有动作对视觉压迫的效果。</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北京的这两场演出总地来说还是好的,但是不足的就是对舞台的不熟悉,这也只能怪自己积累的舞台经验较少,所以才造成的这些没有必要的失误而发生,这次演出最大的感想就是把每一次上课也能当做演出,这样就会更加优秀。</h3><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