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兴趣催化,用方法助燃——用心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临渭教育

<p>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兄弟姐妹们:</p><p> 大家好!承蒙领导抬爱、同事们不弃,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发言,除了荣幸之外,更多的是忐忑。对于实验初中而言我还是个新人,2017年9月我通过全国选调来到我们大实验,庆幸能与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们共战初三。时间如白驹过隙,又一个轮回,终于又再一次能与在座的各位携手奋进、并肩作战。在实验的这三年里我看到了优秀的实验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情怀,践行着“励志厚德,正行卓越”的校训。来到实验初中的这三年多时间,是我课堂教学技能成长最快的阶段。通过每周扎实有效的学科日活动,我看到了贾东慧、张莉萍老师治学的严谨与专业;李葵花、张小丽老师课堂上的沉稳与朴素;高武生、王小安老师对学生关注与耐心;年轻老师国苹苹、雷小娜、苏乐等课堂上的新潮与灵动。他们每一个人的优点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践行于我的课堂里。实验大家庭更是人才济济,实验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更是感召着我,让我不断砥砺前行。</p> <p>下面我就把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各位老师们分享交流。</p><p><b>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p><p> 我特别注重化学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在第一节课上,我通过热议视频《我们恨化学》的导入,结合学生熟知的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化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化学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继而通过辩论如果没有化学,我们的生活会变怎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对她的课有兴趣,不用强迫,他们自己就会自觉学习。赵元博老师对我说:她从她女儿马辽芫的身上看到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分量。马辽芫是上一届我们班的学生,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了60分满分,和赵老师聊天中得知她目前的志向竟是要当一名化学老师。为了让学生保持对化学的持久兴趣,我每周都会在班级微信群发布本周的家庭小实验:如制作蛋雕、小桔灯、自制过滤器、鉴别软硬水、葱汁写密信等。这些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把化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深刻地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同时,在家庭实验过程中,与家长一起参与,也柔和了亲子关系。从学生们的眼睛里我看得出他们喜欢上我了,也喜欢上我的化学课了。</p> <p><b>二、“忽悠”是我的为师技巧</b></p><p> “忽悠”是门学问,让学生信服才算成功。一开学我就“忽悠”学生们初中化学很简单,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管你其他学科如何,只要你紧跟老师的指挥和步伐,认真听讲,适时练习,积极反思,及时纠错,定会让化学在中考中助你一臂之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思维,从而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我的“忽悠”之下,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充足,生怕落后。前两周李海燕老师遇见我就说我是“大忽悠”:我娃在家学习化学的兴趣可高了,一回来就跟我讲在化学课上发生的奇闻趣事。不过你不是说化学很简单吗?我最近看着也挺复杂的。没错!初中化学上半学期,主要学习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较为抽象,要记忆的概念会比较多,有比较浓的文科特点,可以说是理科中的文科,但从第三章向后,化学变得越来越理性和抽象,特别是近来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维、难度大大提升,学生一下子就感觉到化学难了。此时,我针对题型进行分类专项训练,使学生获得解题思路,然后再进行同质训练来攻克难点,从而带着学生们一步步打通关,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我心想着被我“忽悠”上了化学这条船,且就跟随我乘风破浪吧!</p> <p><b>三、“小助手”是我的工作标配</b></p><p> 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却有几十个,不可能管理的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小助手。今年我带的3、4、5班,3、4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也比较自律。可是5班同学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跟班主任刘老师交流之后,刘老师形象地说“咱班学生没腰!”对于后进生我采取了一对一的结对子帮扶活动:通过课堂元素符号、方程式的听写,首先统计出不会写的学生,然后让他们与优秀生-我的小助手自愿结对,达成帮扶协议。为了落实小助手对被帮扶者的管理监督效果,我采取责任连带制,即如果下次听写被帮扶者出现错误,小助手要接受连带惩罚。经过这一波波操作,即使是5班的后进生对于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化学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了。</p> <p><b>四、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是我培优补差的捷径。</b></p><p>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有助于我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成绩的提高。三班刘刚老师刚柔并举,四班赵老师宽严相济,五班刘老师敬业乐业。他们爱岗敬业,管理有方,工作细致,爱生如子,他们给我很多帮助的同时也带给我工作上的便捷。</p> <p>  记得第一次月考后刘刚老师给了我三班同学的成绩表,为我勾勒出了化学成绩相对落后的优等生吝昊宇、张博涵等以及潜能生井宇航等,并与我交流了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性格特点。于是,我利用每日课前课后的留课时间积极去找这几同学进行答疑解惑并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终于,经过我们三方共同的努力,他们的化学成绩在期中考试时均有所提升。</p><p><br></p> <p>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精准培优,精准补差吧。只有我们代课老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才能让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有的放矢,更加有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更高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才能促进学生学业的均衡发展,助力他们步入理想的高中。</p><p><br></p> <p>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快乐的;学生们有收获的快感,我们就有职业的幸福感。</p><p><br></p> <p>  以上这些只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且不成熟的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成长。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我将会和各位兄弟姐妹们携手奋进,戮力同心描绘实验的美好画卷,谱写2021届新的华章!</p><p> 最后祝大家幸福生活,快乐工作!</p><p> 谢谢大家!</p> <p>张娜,陕西省教学能手,临渭区优秀教师,临渭区初中化学导师工作室负责人,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段少科工作坊坊员,渭南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讲师团成员。她坚信“教书育人是一种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雕琢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