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到甲根坝,发现车油只有少半箱,如果去雅哈垭口再到子梅垭口,那边坡陡路烂,我担心油不够。<div> 问了执勤的辅警,说只到能沙德或新都桥加油。我们刚从新都桥出来,知道那里车多人挤,不好加油。决定去更远的沙德镇。到了沙德镇,问附近有什么好耍的,加油员说,可以去莲花湖。<br> 早在去年去孟屯河谷时,就听一位自驾游达人黄大哥讲过莲花湖。<br> 于是直奔莲花湖,刚出白马隧道,随即右拐,根据路标指示到了苦西绒村,这里要交人均20元的卫生费。沿水泥路上行,到了月亮湖边,这里也是“力邱林业和草原局第六养护队”所在地。百度地图搜康定市的“荷花海山庄”或“力邱林业和草原局第六养护队”都能到达。</div><div> 从月亮湖到莲花湖有约山路8公里,基本上靠徒步,也可以骑马或坐当地人摩托车。据了解,骑马来去300元一人,坐摩托车来去200元一人。<br></div> 天已黑,湖边停车场草地上许多人在露营,各种炊厨设备各显神通,还有人搭了天幕帐篷,搞起烧烤,喝着啤酒,看着彩灯,听着音乐,在夕阳余辉下尽情享受假日寄情山水间的欢乐。村里男女老少都象在过节,他们在车辆和人堆前穿梭,来回打探买不买虫草、买不买干蘑菇,明天去不去莲花湖,是想骑马还是坐摩托?。一些懂事的孩子也来帮家里拉生意,“去我家住,晚上外头冷得很”。<div> 也有想靠劳力挣点小钱的,“叔叔,我帮你搬东西嘛,到里头搭帐篷,晚上清净,不远,只有四五百米远。”,有人就在一帮孩子的帮助下到更偏僻的湖边树下安营扎寨,享受黑夜山野的静谧。</div> 我俩在车旁找了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搭帐篷,草草地整了盒自热饭就躺,无奈身下坡度太大,总感觉一晚上人象鏊子上的烙饼,被一个不安分的铲子在左右反复翻弄,手脚怎么放都不安逸,浑身始终不自在。头疼得厉害,起来吞了包头痛粉,又躺下来慢慢等药起效。<div> 村里来人收了50元搭帐篷的钱,就走了。停车场小卖部的喇叭也不懂事,到晚上九点了,还在咿咿哇哇唱着,感觉他们平日难得象这样热闹。唉,冷静,冷静!</div> 早晨六点,外面传来小孩和老人说话声,看表,六点,起来慢慢收拾东西,找水囫囵洗漱了下就出发,看表6点半。 沿月亮湖右侧机耕路进去,进入大片的原始森林,走着走着,路越来越窄,河水挡住了去路,退回来,再在原始森林中找岔路,却发现是上山的小路,不象是能骑摩托的路。 河水断了去路。 只好退回来 河湾清浅 再退回去,回到“环湖小道”指示牌位置,跨过湿地几个河湾和一座由几棵大树搭就标注着“危桥”的便桥。 “危桥”。 路边大树下,有两位村民,一问才知道,刚才我们去的路是他们平日里去放牧和挖虫草的路。他俩是当地村民,负责引导管理景区的,还贴心的说,沿这条大机耕路走8-9公里就到了。要是走得快,只要3小时,慢的话,可能要4-5小时。<br>沿路步行,时有摩托车飞驰而过。 冒烟的地方就是个小温泉。 路边的小温泉 碰着一对牵着两匹马,马上驮着两位美女的夫妇。跟他们边走边聊,在第一处温泉处,他们说那温泉不能泡脚,泡了容易长水泡、烂脚。那里只是牲口喝水的地方。在他们的带领下抄了三段近路。他们说,骑摩托车走的是之字形大路,走近路要少走二公里。 牵马走“之”字形捷径。 当地人从这里过桥上山找虫草。 清冽的雪山融水。 粗茎秦艽(藏药,据说能祛风湿痹痛。) 两个昨夜在莲花湖露营的驴友。 山顶的尖峰。 下马步行的路。 不知名的植物。 大草坪。 不知名植物。 经过大草坪,穿过原始森林,在路上遇到几个昨夜在最里面莲花湖边露营正出来驴友,也碰见一位在成都户外徒步群兼职的一位已五十岁的大哥,由于长年坚持户外运动,精气神都更象个小伙子。他是带团过来的,团员有的选择骑马,有的坐摩托车已上去了。<div> 他说,因痴迷步行,可以一路慢慢看风景,所以遇见我们。一路上他都在感慨,象这样原始,不要门票的美好地方,全国都已不多了。</div><div> 他还说,明天就去伍须海。</div> 转过小山脊,左侧有大片瀑布映入眼帘,哗哗地响亮右侧是片石坡,村民搭了临时棚子卖些吃食,坡上有几处温泉池冒着热气,一些游客及村民笑谈着正在泡脚。上游几个温泉眼,里面的硫磺已集结成絮状,象水草样在水里摇曳着,很奇幻。<br>原来这里就是温泉坡,也是骑马、坐摩托的终点,从这里到莲花湖还有约半小时步程。 这就是温泉坡。 从这里上去不远,就是莲花湖。 小温泉池。 泉眼。 硫磺都成絮状咯。 看地形,感觉莲花湖的形成也象是地震之后形成的堰塞湖。瀑布就是湖中泄水,因巨大的落差跌撞而形成的。<br>到了莲花湖,真象是闯入了神仙地,两边山峰高耸,山下林木密集,眼前湖水活跃清绿,象块灵动的绿玉,让人心生宁静。<br> 湖水为啥绿中带白,我想,大概是周围山峰都是石头,又无植被,在滚石撞击、流水冲刷下,石头粉末被带入湖中形成的,也不知是否正确。 我俩逆时针沿湖边在高山杜鹃林中穿行,脚下有隐约小路,看痕迹,可能只有极少数象我们这种人才会来。 在经过湖边一处岩壁时,我以为路断了,实际路藏在水边茂密草丛里,小心慢过,心中有点曲径通幽,绝处逢生的窃喜。 对面的瀑布。 正行进,忽然扑棱棱一声响,吓我一大跳,几道黑影从眼前瞬间掠过,落在百米外的湖面,长焦镜头拉近看,好象是一群中华秋沙鸭,感觉有老有少,象个大家庭,它们真是会找好地方。 终于,走到湖边草甸尽头,林间小路也断了,看来必须从此过河。放下背包试了试,我倒是能助跑后纵身跨越过去,但包咋办,家那宝器咋办?<br> 也不可能脱鞋挽裤脚涉水过去,水很清亮,看起很浅,拿手杖探了,深至半腰。咋办?<br> 想了想,放下包,我去林子里找到一棵枯死的杜鹃树,两端有些朽了,好在长度勉强够。掀起,上肩,好重!踉跄扛到河边,搭好便桥,还给家那宝器细致做示范,她天生动作不协调,反复试探多次,才犯险过了河。 我俩一前一后,在一陀陀草甸中迂回,每踩一步得想好下一步,趁草甸还没反应过来就得迅速换到其它草甸上去,不然要往下陷。幸好没有红军过草地那种吃人沼泽,不然真危险。 在草甸上,我发现了一片我们四川西部一种奇特植物苞叶大黄。它全株低矮,长着红色宽边叶子,很美。它是多年生草本,只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处。叶子在4月份是青色的,6-8月份开花,花茎直立,总状花序,并被苞片遮盖封闭。它的苞片实际是叶片进化而来的。花上的苞片早期是黄绿色,盛花期是黄色,到了9月,苞片及叶子就变成红色。到了9月份,叶子才会就变成红色。 这是网上资料图片 这是网上资料图片 据科普资料介绍,这是高山地区低温和强紫外线辐射等恶劣环境,促使苞叶大黄、塔黄这类“温室植物”进化出了苞片这样高度特化的结构。有了这样的结构,它既能挡住有害的紫外线,又能让高热量的可见光和红外光透过苞叶,对子房部位起到温室样的保护作用,便于结实繁育后代。<br> 最为神奇的是,有人测量到苞叶内外温差竟达到9摄氏度,可见这个温室保温效果之好。<br> <br> 这种红紫色象星星,象齿轮一样的伏在地上的植物,据说叫星状雪兔子。它只生长在海拔2000-5400米的高山草地,山坡灌丛,河边沼泽,河滩地等处。 好不容易到了对岸,河流在滩涂地上弯曲前行,形成了牛肋湖。也应证了我之前的猜测,河水带来的泥沙都是白色的。 水波打造的沉沙肌理 在过最后一座人行便桥时,只有两棵树木平行摆放,并且晃晃悠悠,很是危险,下面水很清澈也较浅,但要是掉下去也会衣裤尽湿,水温冷得会让你受不了。 于是我蹲下去,两脚交替,慢慢挪过去。家那宝器干脆骑坐在上面,一点一点挪过来。 回到温泉坡,泡了脚,再慢慢步行,沿原路回到月亮湖停车场,已是下午5点半了,至此,我们已步行近11个小时。<br>于是,我们从月亮湖停车场直奔九龙县城。<br>当晚在一家中餐馆吃晚饭,夜宿九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