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乐学课堂,实事求是做教研—琼海中学附属小学校内英语研究课实记

李娜

<p>  为了进一步加强附小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咱们的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11月26号下午,附小英语科组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课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本次的"同课异构"虽为同一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的一种教,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p> <p>  为我们执教这次研究课堂的是朱钰蕊老师和雷婵露老师,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让附小英语组的观课教师们记忆深刻。</p> <p>  两位老师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开启了以三年级上册《Module7Unit1 What's this?》的课堂,同课异构,各有所长。</p><p> 在课堂的热身导入环节,两位老师采用“Missing game”的小游戏复习旧知,本环节不仅热身而且还可以激活孩子们已有知 识,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p><p> </p> <p>  紧接着,两位老师与学生一起在欢乐的音乐旋律中巧妙进入课堂,采用rap轻快的说唱形式, 与学生共同开启今日的课堂。</p><p>两位老师通过自我职业的介绍,让孩子们感知“teacher”这个新词。通过三步骤,达到对新单词 “teacher ”和句型 “This is my teacher.”掌握。</p><p><br></p> <p>  结束了有趣的rap环节,两位老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引导学生说出“English teacher”,同时学生在教师进一步引导下,尝试使用句型“This is…”来介绍自己的其他任课老师。</p> <p>  为了引出新词“school",两位老师承接上个环节,顺理成章引伸了自己工作的地点school,为了激活学生的兴趣,两位老师播放视频,指引学生观看自己学校的宣传片,不仅可以做到新知引入,同时孩子们也被自己所在的美丽的校园震撼,能对自己学校产生更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p> <p>  上个环节结束后,学生学习了 school,classroom,English teacher,pupil等词。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小游戏进行新知巩固,与此同时还运用了希沃蒙层信息技术呈现新知,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生们兴致勃勃,与两位老师一起挑战记忆,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p> <p>  在pair work环节,学生运用在上一节课所学句型知识“What’s this?”及其回答“It’s a...”来进行操练拓展。两位老师将重点放在对该句型的操练和应用。通过录音播放跟读学习并设置情境应用进行操练,熟悉句型对话。两位老师及时跟进学生所学情况,进行更进一步检查和指导。</p> <p>  两位老师随之还进行了了Extention and conclusion 输出环节,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分小组合作,分别扮演小广播员,宣传员,参观人员等角色,让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学校,宣传员解答参观人员的疑问。不仅让学生能整合自己所学新知,同时有更多空间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每个小组的成员在两位老师指导下,热烈讨论并积极上台展示。</p> <p>  在课堂的最后,两位老师都很好地进行了深入的情感渗透,通过视频展示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到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学校和公物的良好意识品质。</p> <p>  英语是一门语言,自然少不了“说”这个环节,由此带来雷老师班级的学生对文本的模仿跟读视频,让我们一起在课堂的结尾,一起欣赏孩子们洪亮的读书声吧!</p> <p>  两位老师的“爬楼梯”小组评价机制有效地贯穿了整个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了激励性的作用,板书设计简约大方,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感知本课内容。</p> <p>  精彩的两节英语研究课堂,就这样在这样一个明媚的下午时光中紧凑而有节奏地结束了。接踵而至的,自然是我们其中重要的环节—评课大集合!观课教师们意犹未尽,同时也在深思熟虑两位教师的课堂的每一个过程,不放过对每一处设计细节的思考。勤学于思,教研反思不停步,下面是附小英语组评课精彩实记瞬间!</p> <p>  雷婵露老师认为:</p><p> 亮点:朱老师老师课上利用rap与学生配合,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为生动活泼的课堂奠定了基调;操练单词采用多种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教授新知过程中,进行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及对学校、教室、老师等的热爱之情,让孩子既有"智"的提高,又有"德"的培养,较好地达到了课程目标。</p><p> 不足:文本处理较为分散,易导致学生获取过多碎片化信息,思考能力难以提升。</p><p> 建议:本节课是听说课,在学习新知前,可引导学生先感知文本,基于文本内容及内在联系,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完成相应任务习得新知,这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在输出环节,可充分引导学生结合旧知,不局限与本课内容,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p> <p>  朱钰蕊老师认为:</p><p> 亮点:雷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活动设计十分丰富且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营造着非常轻松的课堂氛围。输出环节,注重对学生的鼓励。</p><p> 不足:没有结合文本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的情境。</p><p> 建议:要结合文本,让学生感知文本篇章,学生对篇章有一定的思路后,从而再进行词、句的讲解。</p> <p>  王天月老师说道:</p><p> 亮点:朱老师亲和力强,富有感染力,教态端庄,TPR教学娴熟。雷老师教学具有独特风格,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两位老师的个人素质高,两个老师的引导和带动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欲强。</p><p> 不足:朱老师的时间把控欠缺,雷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欠缺。</p><p> 建议:平时的课堂教学注意时间的把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检查和考核。</p> <p>  黄菊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新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都非常棒。通过分组评价,生生互评的相互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利用rap活跃课堂氛围,游戏激发兴趣。我们学校的宣传视频创设情境,最后的拓展活动都用得恰到好处。</p><p> 不足:对文本的深度学习不够,只停留在了This is...句型的教学。没有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p> 建议:依托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合设计,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带领学生傲游在文本的世界里,把文本用活。根据文本设计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如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语用输出。</p> <p>  盛冬雪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老师课堂把控能力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朱老师极具亲和力,雷老师的课堂富有激情。老师们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从学生现实生活着手,结合了学校的视频和图片,引发学生共鸣,学习新知。游戏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p><p> 不足:没有随文学词,在新知前处理难点处理过多。</p><p> 建议:创设情景后,整体感知,随文学词。启动更多旧知,带动新知。</p> <p>  陈转姑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课堂调控能力强。朱老师的课堂沉稳有序,雷老师的课堂激情四射。同时,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巧花心思,精心设计了rap和游戏,并结合了学校的视频和图片,充分激趣、引导学生开口表达和交流,学生习得效率高。</p><p> 不足:缺乏大情境且词汇量激活和铺垫不够,拓展有局限性</p><p> 建议:调换学习的顺序,先观看学校和教室的视频,然后创设美好校园的大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校园(教室)中的物品,并利用头脑风暴激活所学物品,为后续拓展铺垫。</p> <p>  王擎蕊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老师课堂把控能力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朱老师极具亲和力,雷老师的课堂富有激情。老师们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从学生现实生活着手,结合了学校的视频和图片,引发学生共鸣,学习新知。游戏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p><p>不足:没有随文学词,在新知前处理难点处理过多。</p><p> 建议:创设情景后,整体感知,随文学词。启动更多旧知,带动新知。</p> <p>  陆丽妃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老师的课堂效果都很精彩。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沉稳淡定。雷老师,活泼开朗,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强。点赞!</p><p> 不足:没有根据文本进行教学设计。</p><p>建议:根据文本创建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合设计,在感知文本中,学习新单词,新句型。根据文本设计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如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语用输出。</p> <p>  李娜老师认为:</p><p> 亮点:两位老师的课堂把控非常好。学生能被带动进入课堂学习中。分小组评价也为本堂课的常规做了很好的依托。导入rap环节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引出了本堂课的基本方向。处理新词过程灵活生动。有合理的情感渗透。</p><p> 不足:在处理新词的过程中没有基于文本处理,脱离了教材。</p><p> 建议:留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可以更多一些,多增设文本内容处理的环节,回归教材之中。</p> <p>  林李香组长认为:</p><p> 亮点:两位新老师富有激情,语音语调优美,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朱老师笑容和蔼极具亲和力,雷老师从容果断具备较好的课堂应变能力。两位老师的课堂常规都建立得很好,能够利用小组评价和课堂口令等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得开心自信!两堂课合理整合了一些课外资源,巧妙地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适时渗透了热爱学校爱护公物的情感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效果好,孩子们的输出很流畅!</p><p> 不足:文本的解读不够。</p><p> 建议:要确定好单元主题意义,创设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单词与句型的教学要基于文本随文教学,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减少机械性操练。要合理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p> <p>  李小花教导在评课的过程中聆听了每位老师的发言,并对本次校内英语科组研究课堂做了深刻而有力的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p><p> “听别人的课,思自己的教学”。小花教导提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活动要留白,课堂指令要清晰,板书设计要精美实用,评价方式要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时也说到一次活动或是一节课总是有精彩,也有遗憾。然而正是有了遗憾才会有提升,再加上大家的分享经验与交流,那我们的队伍成长就更快了。立足于课本,从而做到更好的去重构文本教材。总说教学相长,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最新的课堂理念与方法,才能在专业化道路上发展更快更强。</p> <p>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对新课改的思考与探究,基于文本的内容,延伸出来的课堂才是符合现实课堂标准。随着课改的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日益凸显其重要性。</p>

老师

课堂

学生

文本

两位

新知

学习

句型

环节

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