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初冬之际,带着对科研的热忱,我们欣喜地迎来了中华传统美德课题 《新时代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与班级集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仪式。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进修学校的两位领导参加此次活动。参加开题报告会的还有于校长以及课题组的全体成员。</p> <p>开题仪式由王海华主任主持。</p> <p> 多年来,在科研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学校及教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尤其在宿校长的指导下,我校承担过多项各级各类课题,均已顺利结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课题是由王海华主任和其他10位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次会议有四项议程:一是宣读立项通知;二是陈述开题报告;三是课题组成员代表发言;四是请领导讲话。</p> <p>奚辉秘书长宣读立项通知。</p> <p> 课题组成员谭继莹老师发言。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坚实的哲学依据、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泛的文化底蕴。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这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出的重要哲学依据。正如毛泽东所说:“在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根据这些科学的分析,我们应当不断总结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面临着三大主题——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这三大主题又从不同侧面呼唤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加强。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更需要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抵制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再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学校德育呼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在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中具有不朽的地位,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工作中又居于基础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这项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是现行学校教育的源流,现行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以及中学各学科教科书中所选用的相关素材都能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找到渊源。班级建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p> <p> 课题组成员曹薇老师发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进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促进学校德育现代化、民族化、科学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基础教育工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专业化的需求已经成为班主任在新时期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广大班主任不断超越自我的自觉地追求。基于此,我校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中,我校以传统美德教育培养为依托,养成教育为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水准。不断更新观念,用于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 <p> 课题组成员李春袋老师发言。她说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它包括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勤奋刻苦等等。这些都是良好个性心理的具体表现,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及时对中学生进行以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能让学生自觉抵制有害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中学德育水平不仅关系一代人的培养,更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那么如何从学校层面对中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这就需要把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和谐上进的班级文化,使学生能够在这种育人环境中含英咀华、茁壮成长,从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个人自身价值在社会上最大程度的体现。</p> <p> 宿校长的讲话意义深刻。给我们指明了课题的研究方向,深刻解读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意义,从分析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指导性非常强,要求非常严格,同时满含殷切的希望,为我们的研究搭建了阶梯。我们一定会认真落实宿校长的指导、建议,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认真开展好此项课题研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保证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p> <p> 实验中学于忠波校长发表讲话。她希望课题组成员为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打好基础,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实践,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打造“一班一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修养品性,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养料;使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在参与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素养。我们教师要系统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并使之应用于教育实践,有效实施德育和班集体建设;同时,通过实验研究,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显著提高。从传统美德教育和班级建设的自身特点的出发,总结基本经验,探索基本模式,并使之具体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和较普遍的指导意义。总之,我们要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中华传统美德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全力支持,随时监督指导,保证课题顺利完成</p> <p> 最后,王海华主任总结发言。她说我们所有课题组成员将借助今天开题的大好时机认真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此课题的研究: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要深刻理解中华传统美德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2.认真学习,提高科研能力。认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创始人栾传大等专家的思想,结合我校成全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使我校整体科研水平上升新的台阶。3.真抓实干,搞好研究。我们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班级集体建设的灵魂,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实践,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素养,推进我校整体办学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