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感知古井~~文/于景雪

潇雪散文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道古井,源于我童年时父亲讲了又讲的一件事情。那时的亳州还称作亳县,和涡阳同属于阜阳专区。有一次,阜阳工业交通系统在亳县古井酒厂搞活动,邀请许多人去酒厂品酒,把安徽的名酒全都聚集在这里。因为父亲喜欢喝酒,涡阳就委派父亲去参加。到了现场,桌子摆着装满酒的玻璃瓶子,瓶子上没有标签,只有序号。品酒人品完酒后,要按序号评出酒的名次。父亲只会喝酒,不会品酒。人家品酒后都吐出来,父亲没好意思吐,都咽下去了。时至中午,又没吃饭,等品完酒,服务人员让父亲打分时,父亲强撑着,没让自己倒下。想来想去,打出了两个高分。揭晓的时候,一个是亳州的古井贡酒,一个是涡阳的高炉大曲。两个酒厂的厂长一个劲地夸父亲品酒在行。父亲晕乎乎地说,也不是我品酒水平高,自家的酒,喝着服口,那味,熟悉了。很长一段时间,父亲反复讲这件事情,我在一旁听,想象着那个在亳县的古井酒厂,空气中飘荡的酒香,一个个大大的肚子,排列整齐的、封上口在酒窖里的大酒缸。2020年11月28日,有幸参加了亳州市木兰文化研究学会组织的“对酒当歌古井行”专题采风活动,第一次走近曾经留下父亲足迹的亳州古井,用心感知古井。</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怕你笑话,在来古井之前,我从来没有关注过“酝”这个字。知道古井的“九酝酒法”作为世界上传承历史最久的蒸馏酒酿造方法,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我才关注。查一下,甲骨文没有这个字,在大篆中找到最早的“酝”字。从字面上看,几乎没有变化。仓颉篇上解:酝,酒母也。我这个对酿酒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九酝酒法”。九为阳中至极,咱亳州的古井酒,肯定是把酒母的精华经过九次揉和酝酿,才能成酒,要不然怎能会如此绵软浓香!</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无极酒窖的古井旁,我凝思。祖先留给我们这片肥沃的黄土地,先人们勤劳耕耘。五谷丰登之时,不知是什么机缘巧合,在这里就有一口涌动千年不息的瑞井。让我想象一会,这古井,是否为淮北平原上的五谷而来?古井水似乎知道,五谷经过高温的火热,深埋的等待,蒸馏的华丽转身,窖藏的积累沉淀。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古井水的见证,才能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古井水的参与,才算圆满!</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古井的酿酒车间,工人师傅们在自己的工序上工作着,对我们一双双充满惊奇的眼晴没有任何反应,认认真真地干着手里的活。一时间,我有点恍惚。一种庆幸涌上心头。倘若时光倒退一百年,我,一个女子,怎么能进入这神秘而又充满着男人气息的酿酒现场。一袭红衣,长发齐腰的我被充满着酒香的空间拥抱着,感觉到自己似乎变成了《红高梁》中的俊俏果敢的九儿。我蹲下身,拈一撮酒坯在手,放在鼻尖,想把那浓香留在我的记忆中。一方方用黄土覆盖的发酵池旁,我想象着五谷和酒曲溶合、分解、变化、蜕变。我想象着如果五谷没遇到酒曲,她怎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能如此醇厚晶莹!我想象着如果酒曲没有与五谷相拥,这一群菌子可能还飘浮在空中!正是有了取之不尽古井水,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井人,让五谷和酒曲相遇,酝酿了醉满华夏的古井美酒中国香。在生产车间里,我端着一杯古井酒,那浓香那滋味,醉了我!</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桃花春曲,多美的名子!有一个同行的妹妹赞叹到。酒曲的曲,是和歌曲的曲是同一个字。是的,是同一个字。为什么原本名字是酵母的,用来做酒时,就被称作曲了呢?曲,有曲折,艰难之意。歌曲,有婉转,有高亢,有静水深流的安静,有高天流云豪情。想到此,我虔诚地佩服先人们的智慧。在酿酒的过程中,曲,如取曲折艰难之意,五谷化酒,经历水之浸,火的蒸。经历酒曲之化,地窖之沉,经历至阳至阴至刚至柔,方能涅槃重生。在酿酒过程中,曲,如取歌曲之之义,桃花春曲陪伴着五谷演奏着一曲无声的生命之歌!哪些旋律回响其中?是生命交响的激昂?还是高山流水的古朴?是渔歌唱晚的轻盈欢快?还是梅花三弄的清韵悠长?这些我是不得而知,只有桃花春曲和五谷知道,只有古井水知道……</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曲吟罢人间醉,淡极始知酒更浓”。地生五谷,天一生水,古井人将桃花春曲从自然中采撷,天、地、人携手造就了古井美酒。那一点晶莹,一滴纯洁,一枺浓香,一团温暖,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留在人间。</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知古井,赞叹古井人的对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酒神广场,一首首刻入石板的诗行,让美酒和文化在这里溶汇。感知古井,赞叹古井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座谈会上,我们知道了古井集团一年产能、利税。那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古井决策者的气魄胆略,是古井每一位员的奋力拼搏。古井人把发展民族产业为己任的担子实实地挑在自己的肩头,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稳健前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时,我回眸。我理解了父亲为什么把那件品酒之事讲了又讲,那是一种珍惜、一种情结。在此时,我从心里感谢一代又一代的古井人默默地传承着、酝酿着。从心底虔诚地祝愿我们中国的古井酒,一千年,一万年,代代相承,绵延相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