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教书,仰望星空追梦——记安康市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活动

曾添琳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人说:“培训是对教师最好的奖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诚然,在天寒地冻的十一月,“安康市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活动暨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阅读月启动仪式”的成功组织和开展于我而言是一次唯美的邂逅,别开生面的语文饕餮盛宴,也让我收获了柳暗花明的了然。</p><p>是的,寒冬腊月,岁暮天寒,我却仿佛闻到三月桃李的芬芳;松柏后凋,日长一线,我却仿佛看到,安康中语人用情育人四处播撒的希望……</p> <p>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桥堍站着读者,那边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境,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每一个课堂,执教者都会如灵魂摆渡人,载着学生在文字和文字背后的世界穿梭。</p><p>郭蓉老师是最最成功的摆渡人,执教《边城》名著导读,与其说带着我们在文字背后的世界穿梭,不如说引导我们是融情入境,与文本共生。</p> <p>郭蓉老师从厚重、典雅的古都坐火车一路穿山越水而来,只为与我们相遇,赠一场满心欢喜。“我带你去看风景,你也许会爱上一座城”,在悠扬的乐曲中,我们仿佛被郭老师带入了湘西,带进了《边城》,看不尽的凤凰美,说不尽的沈从文。</p><p>从走进边城、聚焦端午、初次邂逅预测结局四个方面重点品味一份情。遇见一个人是一瞬,读懂一个人是一生。结合情感线索深度挖掘,故事如是、文如是说,作者亦如是。</p><p>在环节中穿插了跳读、速读、精读、猜读、有感情读、分组阅读、全班共读等多种读法,最后猜写出故事结局。在读中感悟,在品中升华,在写中融情,读品写充分结合。从读边城到读懂沈从文,美与悲是贯彻始终的主题。</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连每个环节的过渡都是沈从文的“<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是</span>张爱玲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是余秋雨、是福克纳……老师每说出一句话必然都给课堂增添着清新的色彩,一笔一笔,一抹一抹,诗意便不再是我们偏心追逐渐的远方,而成为了当下的课堂。老师灿烂的笑脸,耐心的指导,巧妙的调拨都那么恰到好处,课堂行声色并茂,情景意交融。一篇带动一本,撬动孩子阅读兴趣,在孩子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p><p><br></p> <p>从读会一本书到会读一本书,从边城到整本书的方法,郭老师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到制作书签,纵一座边城,抒一段情怀,再到与书为伴,阅“享”为伴。郭老师的课始终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体悟、美的情怀。因为一节课爱上一本书,记住一个人,也向往一座城,更渴望成长成为更优秀的语文人。可能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师应该教更应该“导”的真谛吧!</p> <p>好课如美文,美人创优课。仝静老师的课若冬日的暖阳,旨在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也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面对经典畏惧的坚冰。《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在一拾、一探、一赏、一悟中我们便看到了神秘的花的姿容、闻到了旧日花的芬芳。我们可以是被采访人,看图猜情节一问一答方显我们的阅读本色;我们可以是侦探,成为寻章摘句后的办案人;我们可以探究鲁迅先生的成长因素,也可以了解他设计师、时尚达人、好父亲的多重角色,从而成为鲁迅先生的铁杆粉。</p><p><br></p> <p>吴自文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吴均三书”的三重境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从有趣的微信建群激趣开始,以共读赏美、比读集美、化用写美三个简单的活动采用多种方法在品读悟写中见山、见水、见物、见情,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学环节更加清晰明朗,思维训练也是次第攀升,犹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是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一次成功升格。而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恰如早春二月绽放的花朵,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吴老师借群文阅读,为语用型文本阅读“锦上添花”,为语文教学的花园增添“奇葩”。</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阅读教学中享受了夏日暴雨般的淋漓酣畅,唐成玲老师的温婉典雅又给人春雨绵绵润物无声般不同的感受。</span></p><p>在品读经典美文,写人物个性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通。<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绘其形、品其神、写其真、评其人”从课堂进程中,唐老师不紧不慢,将文本作者精心、匠心下绘制的梁任公形象深度挖掘,品读描写方法,将自我审读中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将鉴赏人物的丰实的方法更深刻化,“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与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勿忘作者情”这是我所喜爱的一类语文课,于字里行间咀嚼文字的深味,一边品读,一边走近语言的深味,再去写作实现语文的工具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于是刘勇老师便把一片来自大自然的树叶赠予学生,也把最好的写作教学课展示给我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把树叶把景色带入课堂刘老师发掘材源,独具匠心;“</span>一叶写其形,一枝故事生。一语点神韵,枝叶总关情”刘老师梯度设计,层层拔节;从写叶子到叙事写人再到借景抒情,刘老师优化设计,激活思路。学生写,学生评、老师评;老师写,学生评多元的评价方式,文思便在对比、交流、分享中有了情的温度、理的厚度。</p> <p>“修辞是文章的美容师”如何妙用修辞,点亮语言,汪嘉雯老师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例,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给了学生们最系统最完备的方法,也给了我们教学上的指引。<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学生揣摩写法,感悟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读书要成为语文人的执着坚守,追寻经典的脚步,与名著同行,与文字对话。在观摩课例的学习中,黄林昭老师的《读书点亮人生》的讲座,提醒我们教师要成为读书的种子,做行走的阅读者。老师教学设计的高度、情感挖掘的温度、多方位提现的纬度、课堂包装的厚度都需要在阅读中积淀,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坚持深度思考,坚持以书为友,只有在在书山之中攀登不止,才能在教海中畅游不停!</span></p><p><br></p> <p>邱俊老师不仅带着班级的孩子向着明亮的那方前行,更带着我们安康全体中语人一起向着明亮的那方前行。她的《“新语文.融教学”实践探索》主题讲座从“望闻问切”四个角度带领我们叩问与审视课堂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课堂的土壤里,让“融”教学生根。建议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的种子,写作的阳光。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一吸一吐中语文老师就有了书香味,有了生活味,课堂也就有了语文味和文化味。只有捧起书来读,打开键盘写,常读常写,常更常新,课堂才会永久充满生命力。</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陶行知曾说:“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在业务上力求上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从而引导他们不断前进。感谢这次培训学习活动醍醐灌顶。此次活动中的课是摒弃了浮华和喧闹,坚守语文真味的道场;是立足积累和运用、笃行诗意教学的殿堂。参加本次学习活动,不仅能让教学技艺有所提升,更能让心灵在震撼和激荡中汲取成长的力量。</p><p><br></p> <p>一个人走,可能走得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远。感谢安康市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感恩相遇,也感谢团队的力量。在探索语文教学技艺的道路上,常常无助迷茫,疲惫倦怠。然而团队创造的机遇,搭建的平台,便如逢着甘霖清露,走出混沌理清芜杂,自信地向前迈步。于是,参加培训,聆听讲座,学习研讨,跟着身边的同行者一起披荆斩棘,在开辟道路的征程上,强大了自己,找到了方向。</p>

老师

语文

教学

课堂

阅读

边城

学生

教师

品读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