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同治五年八月陇西屠城记

寒潭秋月心如洗

<p>同治五年,甘肃大旱。</p><p>这是一场改变了同治回乱发展轨迹的旱灾。甘肃原本贫瘠,与大旱相随而至的饥荒,几乎将甘肃各地平叛的官军彻底毁灭。那些征战沙场的士兵,每天一餐面汤尚且求之不得,终于因为饥饿哗变。甘肃提督陶茂林全军溃散,陕西提督雷正绾全军溃散,驻扎省城兰州的督标绿营兵冲进了总督署,将陕甘总督杨岳斌从湖南带来的湘勇及幕僚屠杀殆尽,因为他们觉得那些操着南方口音的总督亲信,得到了更多的粮食。</p><p>兰州兵变之时,陕甘总督杨岳斌正在庆阳,处理甘肃提督陶茂林的溃勇事务。省城是万万不能不顾的,而若自己领兵回还兰州,那些哗变的士兵必然以为是兴罪之师,便断了劝降的后路。不得已,杨岳斌只好调遣驻扎在巩昌府马营监(今通渭县马营镇)的河州镇总兵曹克忠赴省平叛。</p><p>曹克忠,是当时在甘平叛的官军将领中,最为得力的一员。而他之前那位百战百胜的勇将雷正绾,却因为染上鸦片烟瘾,好逸厌战,终致全军哗溃,身败名烈。曹克忠赴省,兰州的标兵叛乱指日可平,然后他这一走,却走空了甘肃南路,走空了巩昌府。</p><p>巩昌府,下辖陇西县(今陇西县)、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会宁县(今会宁县)、通渭县(今通渭县)、宁远县(今武山县)、伏羌县(今甘谷县)、西河县(今西和县)、岷州(今岷县)、洮州厅(今临潭县)等七县一州一厅。治陇西县。</p> <p>时至今日,陇西县仍是甘肃南路繁华之区,盛产药材,客商往来,不绝于道——地当冲要,向北可由安定(定西市)赴省城兰州,东至秦州(今天水市秦州区),西达通渭、狄道(今临洮县)、河州(今临夏市)。</p><p><br></p><p>其实很多时候,诸事不外乎常识:狄道、河州(并称狄河或河狄)为叛回渊薮 -&gt; 大旱荒年 -&gt; 叛回不事生产,向来是杀戮劫掠为生 -&gt; 狄河西、南为藏区,劫掠只可向东、北,而以交通便利之故,尤以向东为重——有这些常识,可想而知同治五年,正当陕甘回乱转折时期,陇西这座巩昌府城所面临的局面,何其严竣。</p><p><br></p><p>自同治三年以来,狄河叛回攻扑陇西共计约十六次之多。但因为大荒之前,劫掠较易,因此叛回并不持着于占领重兵守御的巩昌府城,或者围逼三四日,或者六七日,最多十余日,等待其他叛回劫掠而归,也便一同回返狄河老巢。</p><p><br></p><p>围攻最久一次,起于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昼夜扑城将近五十日,好在城高濠深,防守严密,陇西县城躲过一劫。然后福祸相依,这一次的力保城池未失,也为将来埋下隐患。</p><p><br></p><p>守城,官军之外,百姓更苦。供饷供粮之外,还要出役,巡防守备,昼夜不休。面对城下凶悍的叛回,坚守城池五十日,可想而知民力凋敝到何种程度?共同守城的地方官心知肚明,暂宽差役,每夜四城只各派民夫十人,往来击柝——“平安无事喽。”之后半年,可能是狄河的叛回抢够了粮食,杀够了百姓,居然未再出扰陇西,于是——依然是常识——陇西的官民必然懈怠了,城防越来越松垮,百姓也越来越不愿意出役,官家来敲门,是让妇人应门搪塞,逃避巡更。</p><p><br></p> <p>他们忘了,那些恶狗,那些豺狼,依然在暗夜里窥伺。</p><p><br></p><p>同治五年,八月二十日,午夜。</p><p><br></p><p>狄河以及巩昌府境内的叛回共二千余人纠集在一起,出巢打粮——打粮,是他们对自己劫掠杀戮的戏称——午夜行至陇西城下,停下脚步细听,城中阒寂无声,没有人巡更,没有人报“平安无事喽”。天赐良机!二千余条恶狗喜出望外,在县城西南角找到易于攀登之处,鱼贯入城。</p><p><br></p><p>那位本应保卫全城生灵的西南城巡更民夫,在墙角酣然入睡了!于是,他也在睡梦中成为了恶狗们的刀下之鬼。然后这些恶狗,咆哮着,嘶吼着,在城内狂窜,疯狂杀戮。</p><p><br></p><p>另一处错误,耽误了陇西百姓最后的逃命机会。</p><p><br></p><p>驻扎在巩昌县城的有两支官军,一是曹克忠部属,副将喻正祥;一是由四川入甘援剿的川北镇总兵鹤龄——朝廷原本欲将鹤龄一军调往新疆平叛,但因为所部川勇因为饥饿冻病,未战斗减员即几致全军覆没,因此由杨岳斌奏请裁撤回川,此时恰驻巩昌。喻正祥与鹤龄两军不和,互相猜忌,时常互斗,陇西百姓见怪不怪。当叛回在全城屠杀之际,忽然惊醒的百姓,仍以为不过是两军私斗,不知死之将近,错失逃亡的最后时机,继续昏然睡去。</p><p><br></p><p>直到在睡梦中亦成刀下冤魂。</p><p><br></p><p>黎明,幸存的陇西百姓,才在晨曦的血海中,明白过来自己的境地。而此时,他们已成釜中之鱼,想逃也逃不了了——这又是一处错误。</p><p><br></p><p>因是繁华之区,故而陇西也建为一座大城,四门之外,还有四关,其中又以北关为最兴盛,居民最多——今日陇西唯一一座清真寺即建在北关——叛回由城墙绕至北城,已非僻静之处,未敢贸然下城。北关的居民是最早得知状况的,但是他们却没有逃走,因为知道城内有两支官军,即害怕官军阻拦出城,又寄希望于官兵可以保护。</p><p><br></p> <p>时任陇西县知县,孟钟瀛,四川中江人,同治四年冬上任,并未参加过四年夏末秋初的那些守城,因此于那些恶狗的秉性,不甚了解。同治回乱之时,不论朝廷,还是大员;不论官军,还是百姓,都寄希望于议和,哪怕给些银粮,能打发了最好。于是孟知县想起陇西县监狱中有关押着一个回民囚犯,此人名叫鲜三,便把他提了出来,让他与城上的那些叛回协商可否议和。</p><p><br></p><p>鲜三到了,却忽然冲上的叛回喊到:“城中勇丁无多!城中勇丁无多!”城上的叛回立时洞悉了城内实情,纷纷下城,四出杀戮。城内官军巷战,然而两支官军内斗内行,外战外行,转瞬溃不成军,退入北关。</p><p><br></p><p>叛回放下了北门的千斤闸——其余三门的铁门也早已阖上——城中百姓欲逃而不得出,陇西十余万生灵,尽成了釜中之鱼,尽作了刀下之鬼!</p><p><br></p><p>凡城关池井男妇老幼自尽者,填塞充满关城。北门甕城,死积如山。战斗各巷,肝脑涂地,其仰药自缢、焚屋扑火者,所在皆是。少壮者身扑城垣,十不存一。呜呼,惨矣!冤矣!</p><p><br></p><p>当时城内官阶最高者,自然是巩昌府知府,王锡龄。</p><p><br></p><p>王锡龄,号崧圃,江西南城人,两样是在同治四年,十月抵任。未及有所作为,府城已被逆回攻破。没有逃避,更没有投降,听闻城破,王锡龄火速回署,穿上公服,持剑坐于大堂。逆回至署,以为可以俘获一位知府作为日后与朝廷议和的筹码,却眼见得堂上那位知府,立时挥剑自刎!</p><p><br></p><p>而他的身后,两位仆人,梁升、吴亮,就守在主人身侧,一并殉难!</p><p><br></p><p>逆回无可奈何,将府署劫掠一空后,付之一炬——日后百姓也未能在灰烬中寻得王锡龄的尺骨,只在角门的乱石堆中找到一角带血的蟒衣。</p><p><br></p><p>而那位将回犯鲜三带出,却让鲜三成了逆回奸细的知县孟钟瀛,也许作事略有迂腐,但却同样忠贞。知府殉难时,知县已带民勇转战至东门,眼见大势已去,孟钟瀛同样欲持刀自刎,却被左右的民勇将刀夺下:</p><p><br></p><p>“爷勿死,可同上鼓楼待援。”</p><p><br></p><p>是的,陇西城中央,还有一座高大的鼓楼——至今仍在那里,名作威远楼。</p> <p>如今的陇西百姓,只知道威远楼是陇西县城标志性的古迹,却不知整整一百五十年前,威远楼如诺亚方舟般,为陇西挽救了仅存的千余百姓。</p><p><br></p><p>孟钟瀛与千余陇西百姓困守威远楼,因为楼基高达十数米,逆回不得上。孟钟瀛悬赏重金,招募敢死的百姓,趁夜间由楼上缒下,赴马营监求援。</p><p><br></p><p>相持五昼夜!</p><p><br></p><p>二十六日,驻扎马营监的曹克忠部属,参将傅先宗,引兵救援陇西。城内的逆回,仅存半数,另一半运载着劫掠的财物,回返了狄河老巢。于是当日,陇西县城即得光复。</p><p><br></p><p>威远楼上的孟钟瀛,守到了县城渔利,却迎来了生命终点。惊惧数日,最后概叹:</p><p><br></p><p>大兵到,尔等其更生乎。吾目击生灵惨死状,肝肠寸断矣。</p><p><br></p><p>言毕,气绝而亡!</p><p><br></p><p>这则陇西纪事,写作许久,为求信史,无一字无出典——参见同治朝历年奏折,以及县志、忠义录等。而之所以有许多细节,是因为有屠城亲历者的亲笔著述。</p><p><br></p><p>陇西时人杨凌霄在记述巩昌府城失守记的最后写道:</p><p><br></p><p>此而不记,则死难节略,湮没弗彰。但予亦亲历此浩劫者,每一执笔,不禁痛哭流涕,泪随笔涔涔下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