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11月1日正式施行《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生活中,垃圾分类成了大家口中火爆异常的词汇,幼儿园中,它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热门事项。</p><p><br></p> <p>1.背景和思考 </p><p> 垃圾分类成了一项课程,一次活动,一场潮流。作为南京市民,成年人的我们要遵守条例,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习并坚持垃圾分类投放,那么孩子需要学习什么呢?作为中班的幼儿,他们真正在这一场潮流中获得的,发展的又是什么呢?</p><p> 我们展开了思考,显然,幼儿要学会的不是四个字带来的形式,而是环保的意识,尊重自然的意识,从小深入人心的文明习惯。</p><p> 而这些,也不仅仅是几天,一个阶段的活动能够达成效果的,需要将之贯彻,延续,保留成为常态化的内容。</p> <p>2.生发和调整 </p><p>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的活动不完全来源于幼儿兴趣,而是来源于客观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新潮流”。生活中条例一施行,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实践基础,也确保了家长们在该活动探索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p><p> 而孩子们呢,他们对一切生活中新鲜的内容都是好奇的,有教师与父母的引导,很快就开始了一场垃圾分类初体验。</p><p> 有的会用家里现有的各种垃圾开展现场分类教学。</p> <p> 有的会讲讲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p> <p> 有的会带着二分类垃圾桶,努力思考自己记得的几种垃圾怎么投放。</p> <p> 有的干脆来到户外,进行实操学习。</p> <p> 不得不说,非常感谢家长朋友积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垃圾分类,制作视频。在这些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垃圾桶颜色对中班孩子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简单易辨别,也发现孩子们更多涉及都是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垃圾,面对目前覆盖面较大的垃圾分类标准,还有很多可以探索发现的趣味空间。</p><p> 于是,我们的活动从家里,从户外,走进了幼儿园,来到了班级。</p><p> 班级里有什么?有环境、游戏。</p><p> 此前,我们班一直在进行整理分类主题的活动。中班孩子分类意识充分发展,定点定位,整理有序的规则意识也在学习分类整理的过程中日渐树立。垃圾分类的话题一下子和我们班级的努力方向契合了起来,于是,垃圾分类主题墙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孩子们的眼帘。</p><p> 墙面不仅有老师制作的垃圾桶,分类标记,更有孩子们亲手绘制的一些垃圾。还有家长们亲手制作的小海报,把孩子们在园外的探索带进了班级。</p> <p> 与此同时,这些幼儿作品其实都来自于幼儿的游戏。</p><p> </p> <p> 最初,我们搜集了一些垃圾分类的标准图示,希望孩子们能够一起观察,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更有所得。</p> <p> 然而我们发现了更有趣的事情——画画。</p><p>于是美工区有了一项新游戏。孩子们对这几张图示更感兴趣了,一边聊,一边画,好不热闹。</p><p> </p> <p> 画完发现,乱丢好像也不太好。于是,新游戏有了新材料支持,我们提供了四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分别贴上了不同的垃圾标志。</p> <p> 孩子画完后可以对照标准,投入对应的盒子垃圾桶,当然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不同绘画水平的孩子,作品表现的程度有差异。目前我们班画的很多厨余垃圾,就被老师运用到了墙面环境创设中。</p> <p> 区域中,送垃圾回家的小游戏。</p> <p> 除了区域游戏,我们还注意和孩子一起在班级生活中做垃圾分类。点心时请幼儿把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p><p> 回收可以运用到美工区制作或游戏中的快递盒,包装材料。</p> <p> 还有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作品。</p> <p> 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分类垃圾桶。</p> <p> 作品可以参加中班组变废为宝作品展。</p> <p> 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创造性游戏中。</p> <p> 可以锻炼生活技能。</p> <p>3.收获与困惑</p><p> 在这一个月的课程活动中,我们更多的是实践基础上的交流,园内外的远程合作,幼儿能真切感受到这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重新运用于生活。于我们教师亦如是。从一开始面对条例紧张烦恼,到条例执行后和孩子一起探索分类,一切好像变得轻松起来。尽管有些垃圾的投放也曾让我们感到困惑,例如,烟头到底是有毒垃圾还是其他垃圾?但是有一群小小垃圾分类员在,我们一呼百应,一人困惑,全班探讨,颇为有趣。</p><p> 目前我们和孩子一起使用的还是较为通俗易懂的分类鉴别方法,猪猪理论,面对不太常见的垃圾,孩子们更多还是记忆分类为主,并不能够说清楚分类原因,在将长期坚持的垃圾分类之路上,我们是否要探索更深入的分类鉴别原因,明确更标准的分类体系?</p><p> 此外,如何发展更多趣味的垃圾分类游戏,也是我在关注的问题。</p> <p> 接下来,我们还将就垃圾投放时的一些细节继续和幼儿一起学习,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