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近年来的可谓名声大振,2016年由八个国家国际级设计师主创的国际竹建筑文创生活村在溪头村建设开放,2017年溪头村评审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村七座古龙窑又被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村,还是首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浙江最美村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文明村镇、绿化示范村、卫生示范村、丽水市新农村示范村、“十大美丽生态村”等荣誉。<div><br> 这就是的我的故乡?我每每来到溪头村,总会情不自尽想起我童年记忆中的溪头那个样子,它与现在溪头村可谓天壤之别。那时溪头村地理偏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生活贫穷。当年给我印象最深就是村里的石头特别多,村里的道路是用石头铺筑的,通过各村的小路也是用石头铺成的,而且村中的水渠也全是石头磊成的,历史悠久的防洪坝就不用说了。溪头村的地理位子正处在二条溪流交汇处,我想村子就是建立在二溪流冲积的洼地之上,房前屋后,田野地间,四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头。勤劳又聪明的前辈很好地利用当地的石头资源,就地取材,用石头铺成道路,将村里的千家百户连在一起,而在村的北面用石头磊成的一条防洪坝又高又长,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每每夏季,当洪水滔滔发出咆哮,侵入山间地头,冲跨道路桥梁,是它用自己的身躯挡着了滚滚洪流,呵护着村里的房屋和田地。而防洪坝的上边用大石块铺成的小路,又将是前往坑口、高山必经之路,连接着山里山外。在田间地头四处可以看到一堆堆没有搬移的石头,堆放在田野中间。在如今建在村中央的大水塘边的地方,当年还有一大堆沙丘无法移走,占据在宝贵的空间,在沙丘的南面就是当年人民公社期间,建成的双层大房子,还有在大房子旁边畜牧场,都深深留在我的脑海深处。这些具有特定时期的人文景观在几十年的农村巨变中早已消失,再也找不回我孩儿时的记忆。<br> 那时在村中央由东向西用石头铺成的道路算是村里一条最热闹的街道了,街道的东面是全乡唯一可以买到商品的供销社,离供销社不远处是乡人民公社所在地。在街的中心有一条十字路,它的南面的通往村小学,北面则连着张家和李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偏避的溪头村交通不便,如果要前往县城,只能翻越十几里的大山,走过四十多里崎岖山路,才能来到通汽车的地方。走在这条山路上,不时会遇到从塘上村用人力挑物品的人,他们不知有流多少汗水才能从十几里山路地挑回村民所需的日用品。<br> 我家就住在村口,一条不知何年修建的小水渠从村外的溪流边引水而入,清澈的溪水和在水中的小鱼,在夏季总是让我玩的不知疲倦地哪玩乐,增添不少童趣。清晨在家中就可以听到乡邻们来到水渠边挑水碰面时问候声,平常里村妇们在水渠边洗、洗菜聊家常和嬉笑声,总能给宁静的小山村带来几份欢快和热闹。到了夜晚,四周一片漆黑,田野更显寂静,躺在床上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不远处水礁传来的“铁快铁快”的响声。村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护着上千年的农耕传统,过着平静而又平淡的农家生活。而在那个“人民公社”集体化的年代里,这里还保留着瓷器生产,从祖辈传承下来的龙窑烟火陆陆续续地冒出,从未熄灭。溪头人从骨头里热爱瓷器的那份热情就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也未曾减退,只要水礁转,瓷器还得烧,可谓薪火相传,窑火不灭。村的西边有一座老厂房(现在的红军入浙纪念亭地址),边上建有上具有百年历史的五股窑。从坑里村引入的水源到这里形成落差,推动水轮车,用作生产的动力,旁边就是依山而建的(五股窑)龙窑,人们就近将生产好的半成品瓷器装入龙窑内,用木材进行烧制。那时我母亲就在这厂里做工,她是从山村里走出的第一批产业工人。村四周利用丰富的水源建有好几座水礁,将这里盛产的高岭土运到此处加工,成为生产瓷器的主要原料。而身处深山密林的溪头村又为烧制瓷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木柴。当年烧制好的大多是日用瓷(土碗),通过人力运到邻省浦城等地换回钱物和粮食。一方土养一方人,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瓷器生产经历了上百年,在瓷器生产辉煌时期,溪头村就有建有十三支龙窑。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龙泉的青瓷生产史上也少有。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瓷器生产迎来了良机,溪头村集体碗厂成了地方国营龙泉瓷器厂第四分厂,可是好景不长,因交通不便,四分厂并入到上洋瓷厂。无论如何变化,村里的瓷器生产还得延续,窑火照样不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改革开放终于让溪头村的瓷器生产迎来了历史上最好时光,山里人终于可以松开膀子大干一场,在市场经济中将宝溪的瓷器名声打响。<br> 溪头因瓷而得名,因瓷而生辉。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青瓷大师徐朝兴的师傅李怀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绍斌、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张晞,浙江省陶瓷工艺大师丁绍杰、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廖丽聪、陈永德、张英英,还有我许多不认识、不知道的青瓷大师,他们成了全市青瓷行业中的姣姣者。<br> 溪头村的变迁和发展让一个久离故土的我由衷的高兴,虽然离开故土已达半个世纪,但对我来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我的脑海中是那样的清晰,又是那样的美好,听到故乡的话感觉是如此的亲切,遇上故乡人总想聊上一聊。人们常说时间可以忘记一切,但童年的经历,童年的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故乡的留恋和好感丝毫未减。“青山依旧,窑火依旧,记忆依旧“,我衷心地祝愿溪头村的发展越来越好,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潮流中,大放异彩,续写新的辉煌!<br><br><br> 幸福快车</div><div>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于上海浦东</div> 溪头村竹建筑文创园 百年龙窑,风采依旧 百年窑火,从未熄灭 金品窑 堆满木柴的龙窑 窑门 窑膛内 烧制瓷器用的外套 半成品 工人用木柴烧窑(图片来自网络) <p class="ql-block">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张晞在创作</p>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廖丽聪在创作 青瓷半成品 水礁碾泥 加工瓷原料 在八棵树广场上的雕塑(反映民国时期宝溪乡的民间艺人研究青瓷的场景) 俯视溪头村 溪头村竹建筑文创园(共五图) 具有鲜明特色的桥 我在溪头遇上你 流入福建闽江的溪水 清澈见底的溪水 村中的水塘 溪上的木桥(现已不复存在) 溪中的红鲤鱼 通往后洋村的木桥 座落在溪边新入驻的星空酒店 野外露营帐篷 可以仰望星空的酒店 星空酒店内景 浪漫又寂静的星空酒店 留在我童年记忆中宝溪乡远景规划 15年前溪头村街道 童年时看到的场景 溪头村老人 2016年夏溪头村廖氏宗亲在福建上杭寻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