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旁传承的故事 —— 响塘古时候

红叶传媒

记得儿提时,冬天一到,家家都用方砖在火房靠近窗户下面置起方形或多边形御寒的火炉。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随着呼啸的北风漫天飞舞。邻居的屋檐下,冰溜儿长长的整齐地悬挂在青色的瓦沟下。火炉旁也就成为老幼喜乐流恋的最佳场所。火炉中父亲挖回的树兜火旺旺的,觉得下身衣裤烤得滚烫。老少围着暖和的炉子旁调侃不休,不时漾起欢声笑语。母亲的纺车在一角吱吱地凑着热闹。梃子的线陀螺随着母亲手里越抽越长的匀纱渐渐胖大起来。屋子里温馨而祥和。本族有个堂叔,健谈好唱,性格随和,年轻人称他为“喜来乐”。 年迈七旬的堂叔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饱经沧桑,没有文化,记性特好。脑子里一生记下了丰富多彩的陈年往事不知该有多少,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这不,故事又开篇了,屋子里一片安静,都在聆听响塘古时候的故事——<br> 响塘古时候是一个五六百人的杂姓大村庄。人稠地密,门户挨挤得透不过气来,俗语“昏暗窄巷道,门口巴掌天”形容的就是那时候响塘的人居情景。最早来响塘置业的是姓杨和姓万的,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什么牌位,必竟是最早的业主,韩氏人还是那他们当祖先供奉。只是细节上加以区别:一道“蹄筋”摆放在供桌的下方,与门相对位子也不与韩氏祖先并列。 <br> <br> 古时候,除响塘大湾以外,周边还有几个小村居。林家湾、屋基洼、张家湾、枹树凼几个小村居的人都是从响塘迁出去的。居家虽不在祖藉大湾,但田交界地相邻仍然和睦相处,一如既往。特别是在春种秋收,有红白大事的时候,不请不接主动帮忙。响塘人和善贤慧,不管什么人,只要到了家里,一律以客相待,茶饭侍候。 <br> 响塘古时尧天舜地。村前的大河东面(如今的庙边),有一座寺庙,适逢吉日庙上佛裱香烛飞彩生花,拜佛许愿的人络绎不绝。后来这儿的寺庙随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而消失,人们又在河西建药王庙至今。 <br> 响塘人尚孔道,崇礼仪。富殷家庭,诗书继世,忠孝传家。厅堂上方供着“天地国卿师位,祖宗昭穆神位”。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长明万岁灯。那时候,响塘一带,在结婚礼仪上,更是庄严而隆重,已留下“林张两湾、红毯相连”的人间佳话。 <br> 话传古时候响塘周边的林家湾和张家湾的人家庭都很殷实,十分讲究,礼仪追求排场。两个塆子的男女联姻、嫁娶都非常隆重。特别是结婚的男方都用红毯铺路。(林张两地相距不过二里)一至到女方家门口。花轿悠悠,嫁装荡荡,笙箫悦耳,唢呐声脆。喜庆从主人家添年猪、下聘礼开始到新娘子“回门”,那几天,东家宾来客往,锅里不断饭,路上不断人。整个村子都被人气喜浸透了。 <br> <br> 响塘水土丰沃,农耕繁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四季气候分明,适宜庄稼作物生长。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庄稼丰收提供了重要保证。古时候村子东边的大河上修筑了十一道堰坝,保证了沿河两岸上田地庄稼的灌溉,旱保收,五谷丰登。“六里河长十一堰”佳话流传至今。祖祖辈辈都传说,古时候响塘村前村边共有五台大石碾,牛拉驴推,碾稻米,粉糠糟,从清晨到黄昏;还有几家面粉坊、豆腐坊成天也是矇眼驴儿拉磨转,作坊伙计昼夜忙。加工的成品销往远村近邻,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不知何朝哪代,或许天下祸起,或许自然降灾,地方人口大量减少。房塌村空,响塘一带自然不会幸免。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只剩下满目凄凉。周边的小村落相继消失,只有名字存在和历史留下来的瓦砾砖沫。响塘大塆处处残垣断壁,幸存不过几户人家。后来又经过漫长岁月,响塘又开始复苏。直到韩氏始祖世忠后裔落户这里以后,发展较快,又逐步繁荣起来,以至后来慢慢纯化为韩氏单姓大塆。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故事仍在传承。如今社会变化翻天覆地,响塘旧貌换新颜。未曾料想,旅游开发过程中,响塘村子地下居然相继出土古文化、古文明——大型单磙石碾,和一轮失去石盘的大碾磙、三个半连体面粉或豆腐石磨。它们正是响塘古时候故事的印证,它们身上刻着历史、印着乡愁! <br> 传承经典,功在当下,责在乡人。<div><br></div><div> 二0二0年十一月三十日 <br> </div><div> 文字/响塘人 二先生<div> 图片/红叶传媒</div><div><br> <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