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铅质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p> <p>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p> <p>唐三彩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p> <p>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 。</p><p><br></p><p><br></p><p><br></p> <p>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 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p> <p>唐三彩实际上是唐朝人陪葬用的东西,就和我们现在送葬烧的纸人纸马是一样的,到了宋朝因为嫌他浪费所以改扎纸人纸马。那东西太多了,不值钱,民国时候农民刨地要是刨出来唐三彩都砸了,认为晦气。不过唐三彩有个好处就是这个东西相当于唐朝时候的历史照片,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很大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国的时候北大有个老师叫什么名字记不得了,一个人捐了六万件唐三彩,故宫有个唐三彩的馆就是在他捐赠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从一个侧面也看出唐三彩并不值钱,不过很有研究价值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