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切磋琢磨之匠心,烹高质共赢之全席——记2020年集美区第三届名师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高级研修之旅

刘敏

<p>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更远”。2020年11月27日厦门市集美区第三届名师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高级研修培训班于市委党校海沧东孚校区顺利开班,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王颖羡副校长、卢亚绸副校长、培训处副主任陈淑琴老师、科研室副主任洪旭辉老师出席了本次开班典礼。</p> <p>  卢亚绸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我区名师发展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助推作用。卢校长还特别指出,第三届名师发展工作室在疫情期间组织、共建共享教学资源286个,组织活动176场次,开设区级及以上公开课135节,区级及以上讲座99场,活动总受益人数达61908人次,这为我区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p> 四大主题 <p>  北国已冬,厦门入秋,学员们却以夏天般的热情开启了为期三天的美好研修之旅。本次研修班分为四大主题,一是“优化形象,提升修养”,二是“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创新设计”,三是“从问题、专题到课题--三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四是“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p> 内外兼修 彬彬有礼 <p>  “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来源于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榜样之人,内外兼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职业需求也是使命。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高级讲师林育真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优化形象,提升修养”的既高质量又实用性强的专题讲座。</p> <p>  本场讲座分别围绕礼仪相关原则、服饰礼仪、仪容礼仪、文明礼仪、日常社交礼仪五个方面展开。整场活动实操和讲解相结合,既有随机抽选老师展示疫情之下的问候礼仪,进一步展现花式问候的方式:拱手礼、作揖礼、碰肘礼、握手礼、合十礼、鞠躬礼,又有日常社交礼仪的实操,在“介绍礼仪”环节上,请四位骨干成员上台展示,让学习者加深对“尊者居后”的理解,并与“握手礼仪”的“尊者居前”的礼仪进行了对比。</p> <p>  到位的礼仪是善于把握细节的,能遵循敬人原则、自律原则、适度原则、真诚原则,让对方感受到宾至如归。服饰礼仪是礼仪之始,作为教师穿着需符合职业素养,干净、整洁、讲究色彩搭配、扬长避短、注意协调。仪容礼仪要自然、协调、精神。文明礼仪强调用心做事、举止大方、展示微笑、说话和气、敬语沟通、态度和蔼、真诚待人。</p> <p>  林老师特别强调眼神交流和微笑的使用。对于教师,实用的眼神交流可多关注“目光凝视区”。微笑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恰当的手势要有明确的目的,忌做多余的动作,以适度、适当、自然大方为主。礼仪的使用要关注入乡随俗,入境问俗,不同国家的手势含义不同。了解常规的国际礼仪形象规范,林老师还提供了多个常用的社交礼仪小贴士,譬如女士优先、右手为尊、保持距离显修养、正规重要的场合均应穿正装出席。</p> <p>  善于沟通才能将内德呈现出来,以温情、低调的处事态度替代简单粗暴的形式,学会分辨对象,把握对象的性格长处、兴趣爱好、情绪、想法从而对症下药。</p> 打造高品质的勤奋 <p>  “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把工作当成研究任务来完成。”11月28日早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培训主任、上海市教育科研特级教师祝庆东老师带来的这场讲座为在座教师后期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扎实有效的方法策略。</p> <p>  讲座伊始,祝老师抛出6位老师的评课方式,引出“话题不等于主题”的观点。主题有一定的概括性,不同于具体内容和问题。接着,他从教研活动主题的策划、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两大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教研活动。他提出从三个方面策划教研活动主题,并通过多个案例来讲解说明。第一,在消除困惑中寻求突破。祝老师从活动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分工、活动计划表、研究的成效详细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第二,在承担任务中探求高效,譬如制定明如何完成“教学行为”的研究任务单,落实每一步,从学期主题到每月主题再细化为每周主题;又如制定教研活动主题确立的“四级法”。涵盖校级教研主题、教研组教研主题、年级组教研主题、教师个体教研主题。</p> <p>  而后,祝主任从教研活动通知的拟定、教研活动角色的分工、教研活动支架的选用,综合各种案例细致地讲解了如何进行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p> <p>  他特别强调以集体智慧解决共同的问题,避免形式上看是教研活动,本质上看是单打独斗。形象地用“一棵菜”的戏曲行话强调教研中每个角色严密配合的重要性。用“猎兔理论”说明确立方向的视野、行动落实的方法和成果加工艺术的整体性的重要性。</p> 从家常菜到满汉全席 <p>  11月28日下午祝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问题、专题到课题——“三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醍醐灌顶式的讲座。</p> <p>  他提出“三层次”科研活动设计。第一层次是“问题反思”,这个层次停留于“术”的层面,侧重在对遇到的具体问题作即时思考和解决;第二层次是“专题探索”,这个层次达到了“法”的层面,对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选择一个主题,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他指出倘若公开课围绕自己的专题开,那么所有的公开课都是研究课。第三层次是“课题研究”,这个层次是 “道”的体现,当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比较规范时,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层面。</p> <p>  祝老师将问题反思比作家常菜、课题研究就像满汉全席。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都是有依据的,课题研究报告不是一般的叙述,是论述,是不断思辨的过程,使工作越来越高效。无米之炊如何烧饭,写不好与没有干货的、没有新意、没有创意息息相关,用理论生产理论,做知识的发现者。另外,他还讲解了如何听评课,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张张实用的表格,让我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升华。</p> <p>  他指出教师从优秀到卓越必不可少的就是科研课题和师训课题,从问题、专题到课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越教越轻松。避免以肢体的勤奋逃避有难度的工作,打造高品质的勤奋。</p>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p>  11月29日上午,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田恒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的风趣幽默,又生动详实的讲座。</p> <p>  他介绍了核心素养提出的社会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提升关键能力的方法。田教授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职业追问开始谈起,谈了为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为我们展示了核心素养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布的时间背景。接着田教授结合他丰富的教育经历阐述了核心素养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要求年轻教师把课讲规范。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与人交往的合作能力、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奉献社会的职业能力。</p> <p>  田教授驾驭语言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绘声绘色,会场上笑声阵阵。不仅如此,田老师对各大教育理念了然于胸,能信手拈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我们诠释教师发展“成人成己,成己成人”观,真正地展示了何为用“智慧”和“修养”教学。</p> 结业典礼 <p>  上午第二项议程是进行了本次培训班的结业仪式。进修校副校长王颖羡老师发表讲话,她提出了三点感谢,代表进修校感谢铭师教育培训的精心安排,感谢工作室的班委团队的付出,感谢所有参与的骨干教师,肯定了所有参训成员们这几天的用心学习的精神。“发展就意味着成长,成长就意味着长成,”愿为集美区的优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p> <p>  最后,由王颖羡副校长和洪旭辉主任分批为参与培训的27个工作室颁发结业证书。</p> <p>  名师工作室是培养骨干教师的“特种部队”、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区域教育均衡的“催化剂”,愿名师和骨干教师们能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p> <p>  至此,2020年集美区第三届名师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高级研修班研修项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其原先设定的目标,但是学员们依然任重道远,依然还继续行走在日常备课、教学、教研的路上,行走在自己专业提升的道路上。</p> <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研修的美好瞬间</span></p>

教研

礼仪

主题

老师

工作室

活动

名师

素养

教师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