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制作人:白水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资料来源:广州铁路</span></p> <p>11月18日,广铁集团文建办文物征集负责人李万云激动地发了条朋友圈:</p><p>“宝贝回家了!”</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铁路界碑,珍贵!</b></p><p><br></p><p>界碑上,当年的字迹非常清晰完整,碑体上岁月的痕迹依稀可见。</p><p><br></p><p>图片中,一块长方体的碑上沾着泥土,裹着青苔,虽经风雨洗礼、人为因素有破损和风化,但风骨犹存。</p><p><br></p><p>这是铁路首次找回的粤汉铁路界碑。</p><p><br></p><p>界碑,顾名思义,就是起分界标志的作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明确界定了铁路安全保护区,并设置了保护牌和碑。一般伫立在铁路沿线两边的特定地方,用于明确界碑以内为铁路管辖,以外为地方管辖,有利于保护铁路运输安全。</p><p><br></p> <p>“我们寻找这块界碑已经很多年了,今天终于圆梦了。”</p><p><br></p><p>广铁集团文联负责人看着眼前的铁路重器老物件,心里十分感慨。</p><p><br></p><p>清末闻名历史的粤汉铁路,距今已有百年光景,也是早期广东地区铁路的前身,数年间其老铁轨、老枕木等物件皆有现世,但其界碑却从未见过。</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有线索!不放弃!</b></p><p><br></p><p>无巧不成书。11月5日,李万云为广铁博物馆建设工地协调吊装旧蒸汽机车时,与几位闻讯赶来的火车迷闲聊。</p><p><br></p><p>他偶然从火车迷康文俊口中,得知了该界碑的信息,并让他提供了手机上的照片。</p><p><br></p><p>李万云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就是我们梦寐多年的粤汉铁路界碑吗?</p><p><br></p><p>他随即询问康文俊该界碑发现地。但康文俊称是在朋友圈看到照片的,回去后再帮李万云找找。</p><p><br></p><p>几经辗转联系,李万云终于要到了发现者杨壮的微信。</p><p><br></p><p>通过交流,对方给李万云发来了更加详细的照片和该界碑的定位。</p><p><br></p><p>李万云心里特别激动,当即将好消息发到了文建办工作群,大家都十分激动。</p><p><br></p><p>11月18日,北方下起了今年的第一波雪,而广东艳阳高照、气候宜人。按照计划,由广铁集团一行6人,在发现者杨壮的引导下开始寻找。</p><p><br></p><p>他们在韶关市浈江区京广铁路的老粤汉铁路旁细细搜寻,终于找到了两块修建粤汉铁路的界碑:品相完好的一块在铁路护坡上,另一块在20公里开外居民区后的山间竹林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寻根,百年历史</b></p><p><br></p><p>界碑为边长20厘米的四方形,高90厘米,重量约85公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顶刻着“广东”二字,四个侧面沿着顺时针方向各刻了“粤”“汉”“铁”“路”四字。</p><p><br></p><p>据初步考证,该界碑是粤汉铁路修建广州至韶关段时制作埋置的,推算是1915年左右所制,距今约105年的历史。</p><p><br></p><p>另一方面,现代石碑刻字通常采用逆时针方向,因为人们阅读习惯是从左往右。而清末时期,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是从右往左,该界碑顺时针方向刻字的习惯也刚好吻合这一规律。</p><p><br></p><p>在清代官场,主要流行一种馆阁体文字(其实就是楷书)而刻字皆为繁体楷书,也与当时人们的书写习惯一致。</p><p><br></p> <p>两块界碑的发现处都离老粤汉铁路40到50米的距离,可见铁路安全意识从古至今都十分看重。</p><p><br></p><p>为什么界碑不采用石材,而要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呢?</p><p><br></p><p>文建办专业人士分析,大抵是因为在当时界碑数量多,石材刻字需要人工雕琢费时费力,而混凝土就可以使用模具灌铸,极大地节约了人工和石材。</p><p><br></p><p>百年间,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新线更替老线,那些古老的界碑也在线路的翻新、重建中,大多经历了铺路、砌墙的命运,淹没在时代的滚滚尘埃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奇!老界碑坐高铁</b></p><p><br></p><p>山间竹林中的界碑,顶部已经“破相”,“广东”二字早已模糊。</p><p><br></p><p>但四侧的“粤”“汉”“铁”“路”几个字依然坚挺可见。</p><p><br></p><p>“可能是附近村民不知道,看见有块石头就用来敲两下加固锄头,砸坏了。”</p><p><br></p><p>李万云推测,“我们这也算是抢救性发掘了,再往后风化损坏一些,这四个字也看不见了。”</p><p><br></p><p>最终,大家顺利挖掘出了“破相”的这一块,经肩扛、坐汽车、乘高铁运到了广州。</p><p><br></p><p>界碑运上高铁的那一刻,大家的内心都沸腾了。</p><p><br></p><p>“这是时间的跨度。让老碑跟上时代的步伐,坐上高铁回家,感受一下现代中国铁路发展创造的奇迹。”</p><p><br></p><p>李万云激动地说道。</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此碑具有重要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是铁路发展史的见证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具备评定为国家级文物的条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未来将作为镇馆之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展陈在广州铁路博物馆</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2020.11.30</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