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从上海学习回来已经近一个月了,学习时的紧张、满足、愉悦以及内心的沸腾已经逐渐沉淀下来。但学习期间的许多收获,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却激励着我,在教育修行的路上且行且思,且省且进。</p> 与“原点”相遇 <p> 这次学习安排在上海国际饭店进行。上海国际饭店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所以也就特别仰慕,特别想一睹其风采。来到国家饭店,就被其高大雄伟别致所吸引。进入大堂,古色古香的装饰、暗红色背景墙映衬下的迂回曲折的台阶,更是让人能够感觉到旧上海的味道和新世纪交融的气息。然而,最吸人眼球的却是大堂中央墙上挂着的一块匾,厚重的金属漆透出幽幽的亮意,古典与现代交融,庄重而典雅,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闪着金色的韵彩,走进一看,是“上海城市坐标原点简介”。原来,国际饭店位于上海的“零"号位置,被视作上海市的城市原点,牌匾下方地面上,有一个金色的方形台面,黄闪闪的金属台面中央,有一个红红的圆点,亮晶晶的似在诉说着自己的骄傲。我的心中暗暗地想着:哦,我们来到了“远东第一高楼”,与“原点”相遇,我们这是要从“原点”出发了呀!</p> <p> 以后,每天学习之余,我都要到那“原点”坐标去看看,去感触一下,我在思考:作为教育人,我们的“原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从“原点”出发?</p><p> 接下来几天的学习安排是紧张有序的,高强度、大容量,来自各地的专家教授,和我们分享着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研究成果。他们风格各异、讲授内容不一,但是他们带给了我们一种科学的、精益求精的教研文化;展现给我们大家的,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坚持奋斗的、不断向前、不断创新的工作精神。也许,专家们讲述的那些新鲜术语、前沿信息,我们不能马上对接、运用,但是,有句话叫做“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阅读、思考、表达,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耐心沉淀,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塑造出更具活力、更为自信的内心丰盈的自我。</p> <p> 正是从学习中、从导师们的身上,让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我们教育人的“原点”,就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初心,就是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本真,就是我们坚守教育思想、落实教育使命的动力,就是我们守望课堂、放眼未来的根基。坚守这个“原点”,我们才能真正办好“人民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明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目的。</p> <p> 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我以为这次培训就是一个契机,一次出发,我们从上海学习的“原点”出发,我们更从教育的“原点”出发,也从我们自己的“原点”出发。</p><p> 从原点出发,意味着要从“发展自我”的愿景出发。</p><p> 从原点出发,意味着要从“引领他人”的责任出发。</p><p> 从原点出发,意味着要从“立德树人”的使命出发。</p> “黎课堂”诱惑 <p> 集中听了十几节名师大家的课,不同角度、不同内容,都给予我们极大的冲击力,刮起的思维风暴,足以让我回味很久很久。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那节课?或者哪节课学习的内容印象最深?我想说,第一次听关于教学主张的讲座很兴奋,惊奇羡慕教授笔下的一个个案例,也颇为冲动地给杨四耕老师发了我职业生涯中写下的文章题目。但是,现在能马上想起来的却是他名字的由来和他的只言片语;也深为雷斌老师的“行动改变”拍手叫绝,为他的“红烧肉”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对比哑然失笑;为他的直击痛点、技术萃取、反复演练理念以及情境式表扬案例暗暗称妙。可是,最让我感觉教学方式运用巧妙且炉火纯青的,带着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课上的最轻松愉悦,最有生命力的,还是上海师范大的黎家厚教授。</p> <p> 七十多岁的黎教授,步履轻快地走进课堂,他轻声慢语:听说大家是内蒙来的,那就给你们放一首歌吧,咦,《后疫情时代,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师教学不掉线》的内容,怎么会有歌曲?是开场白,是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吗?不容多想,歌曲《天边》就已经在我们的惊诧猜测中舒缓、悠扬、亲切地响了起来,大家的心被轻轻撩拨了一下;接下来,能否请一位老师为歌曲伴舞呢?于是,能歌善舞的沙日娜校长翩翩起舞起来,在异乡、听着熟悉的音乐、欣赏着优美的舞姿,大家的心儿已经和着节拍蠢蠢欲动了。跃跃欲试之时,老师又提要求了,歌词分三节,人员分三组,限时自创自编舞蹈动作。紧张的讨论和编排过后,各小组展示创编成果。大家嘴里哼着歌曲,脸上洋溢着笑意,各个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绪全被调动起来了。最后,三段歌词合并、三个小组依次出场,一个完整的《天边》自创歌伴舞就成功了。情绪高涨之际,黎教授发号施令:安静,仿写歌词。</p> <p> 于是,我们由舞蹈家又转身为诗人,课堂学习也由个人到合作、由合作研究再到独创。歌词仿写完毕,真正要学的主角才登场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更精彩。黎教授轻轻一点拨,大家就把刚刚活动录制的内容用手机软件展示出来,黎教授的课,让我们看看到了移动教学给教学方式和课堂结构的变革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也提醒我们,课堂是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及展示成果和作品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享受学习的喜悦,教师自己享受教的幸福。过程中,我看着黎教授和着音乐哼着歌词,随着韵律陶醉的神态,脑海了突然出现了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尽情地“拗过来——拗过去”读书时如痴如醉的画面。</p> <p> 歌词示例:(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呈现)</p><p> 北方有一座钢城/那是我可爱的故乡/钢城有一个昆区/那是我生活的地方/我要赞美/我要歌唱/昆区教育又大又强/我们努力/我们奋斗/为昆区教育插上翅膀/翅膀</p><p> 草原上有一座稀土城/那是一个有鹿的地方/心中有一个期昐/那是梦想找寻的家园/我要带你/走向远方/去追寻太阳升起的地方/我要托起/祖国的希望/去实现人生的愿景/愿景</p><p> 北部有一座钢城/那是迷人的草原之城/心中有一个向往/那里我恒久的梦想/我要扎根/扎根数研/去追寻名师的脚步/我要践行/践行指导/去循征美好的名师之路/之路</p><p> 凉城有一个岱海/那是我美丽的家乡/海边有一个小镇/那是我童年的地方/我要翱翔/向着儿时的地方/去追忆美好的时光/我要腾飞/飞向我筑梦的地方/去践行我的梦想/梦想</p><p> 山脚有一个小镇/那是我儿时的摇篮/空中翩翩飞来天鹅,那是故乡温馨的召唤/我要趟过/趟过艾不盖河/去采撷缤纷的花朵/我要飞翔/飞翔蓝天/去倾听星星的心语/心语</p><p> 心中有一个梦想/那是我眼中的物理课堂/宇宙有一个太阳/那是我的专业之光/我要走进/走进课堂/去唤起同伴的灵光/我要飞翔/飞向天边/去实现物理人的梦想/梦想</p><p>……</p> <p> 也许,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舞蹈天赋;也许,许多人觉得自己距离诗歌很遥远,但是,教育就是唤醒,就是相信,就是鼓励,就是合作。教育的使命就是解放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育的智慧就是利用学生,利用分身术,培养小老师;利用表现欲,搭建小舞台;利用荣誉感,小组促竞争;利用差异性,结对兵练兵。教育的根本是发展学生。</p><p> 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简称“教学做合一”。教学不仅仅是我讲你听,而是组织学习活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p><p> 或许,黎加厚教授的课也并不完美,但这些,足以是我着迷“黎课堂”的缘由了。</p> “蝴蝶酥”效应 <p> 学习之余,我们也畅想着外滩带着江风的浪漫,流连于南京路上闪烁的霓虹,感受着现代“魔都”的生机与活力,创新与发展,脉搏与气息。</p><p> 咦,哪里来的香味?轻轻的,柔柔的,在我们的发梢、脸颊,空气中浓厚着、流逸着,入心、入肺。甘甜、芬芳、怡人。噢,原来是我们学习的楼下,一家小店,淡香四溢。只见门前排着蜿蜒的长队,一个女孩捧着用透明玻璃纸包着的、小巧玲珑的甜品,小心翼翼、心满意足地退身出来,甜品薄薄的,像蝴蝶乖乖的轻落在花儿上。一打听,才知这是大上海的名小吃——“蝴蝶酥”。其口感细腻,酥而不脆,脆而不硬,甜咸味道不浓不淡,以其独特的品质,香远益清,弥漫四方。在上海的一周里,每日经过小店,都能看到这长龙一样的队伍,大家静静地排队,举行仪式一般虔诚地等候在那里。</p> <p> 这情景让我侧目,更让我思考:也许,这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也许,这就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姑且称之为“蝴蝶酥效应”吧。</p><p>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各位专家教授。朴素谦逊的顾泠沅先生、幽默诙谐自信的关景双教授、温婉清秀的王月芬博士、睿智且口才极棒的冯卫东院长等等,他们都在自己专业领域里的坚持扎根课堂、扎根书籍、扎根研究,不断向上、向阳生长,收获了自己专业的累累硕果。他们的学识、做学问的精神与态度,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成为我们轻摇在岁月流年里的歌!</p> <p>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职责。作为工作室领衔者,是不是也应该做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发挥我的”蝴蝶效应”呢?拥有一颗“静待花开,倾听拔节”的心,做最好的自己,发最强的光芒,与工作室伙伴一起同频共振,在有“设计感”的教学中“共建”语文。不仅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不仅关注理论探索,更倾力教学实践,努力做语文教学的建设者,致力于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实践,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p> <p> 伫立于深秋的黄浦江畔,我们充分感受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喧闹与繁华,开放与进步;也倾听到了他前行的铿锵脚步和动力。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我们聆听着专家们的讲座,我们求知若渴的内心泛起春天般明媚、柔和的气息,温暖而幸福。我们行走在教育研究之路上,踏着新时代的节奏,反思前行,用纯净的心做教育,把幸福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天的烟火里,播撒在每一个教育的细节里,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