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些日子,去了朋友家。因为疫情,怕给朋友带来不便,我近一年没进他们家了。</p><p> 进了门,像以往一样在客厅里落座,吃吃零食、聊聊天,便想去看看她家的小花园,刚走到阳台,目光就被外面的青苔墙锁住了,原来,花园又有了变化,变得立体了。</p><p> </p> <p> 迫不及待地我从阳台的边门步入了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卧室窗外高高低低地挂了一些多肉植物,在小巧玲珑的各色小罐里,胖嘟嘟、乖乖巧地展现出形态各异的可爱。</p> <p> 顺着墙根,扑啦啦地排了一堆的肉肉,有些像宝石花、有些像包心菜、有些像蘑菇的小柱一样,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碧绿的、有嫩绿的、有土黄的、有赭红的,很多都像打了一层霜似的,使颜色变得不那么鲜明。</p> <p> 院墙边,一个铁艺摇椅依然在那里,已经放上了厚垫子和几个布偶,让人感到温暖和温馨。在摇椅的左边,有错落有致的肉肉、大水缸、花缸;右边是一棵大的桂花树、一盆开的正艳的茶花和我不知道的植物。</p> <p>目光往回收,走进我最喜爱的玻璃房,打开门,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欢快的水声流进耳朵里、水灵灵的绿植沁入眼底,游动的黄色、红色、白色跳脱脱地夺人眼球,原来,那是几条肥大的、色彩艳丽的日本锦鲤在炫彩。</p> <p>右边本来没有太多的植物,只是零散地挂着、放着一些,几乎是空着,现在墙上挂了树皮、养了青苔,地上又开凿了一条小溪,和鱼池之间仅留了一条弯曲的小径,小径的尽头有一排架子,上面是朋友最喜爱的多盆兰花。</p> <p>如果放大了看,这个玻璃房里就是一个世界,鱼池好比湖泊,小溪就是河流,高高低低的石头就是山丘,青苔凝结的墙壁就是风景奇绝的崖壁,这里所有的植物都构成了丛林和草原。特别是从二楼往下望,仿佛置身于峡谷之上。</p> <p>对大自然的喜爱,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走进自然,像徐霞客、像三毛、像许多想暂时摆脱生活的羁绊的旅者。一种是把自然安置在家中,让家人生活在自己亲手搭建的花园里,像古代的私人庭院、家族宗庙。我喜欢一腔孤勇的旅行,带着对远方的憧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游。我不喜欢做攻略,喜欢边走边看。在自然界中,我喜欢独自享受每一个遇见,无论什么境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饶有趣味的。有人觉得一个人的旅行有些寂寞,他们哪里知道,这种没有羁绊的感觉有多么自在,内心的各种感受在心里激荡回旋,思想在随意飞翔游弋。</p> <p>我也喜欢在路上遇到和自己有缘的旅伴,我们有着相似的情怀和审美,都喜欢在异乡的土地上发现另一个自我,挖掘更多与以往生活共情的东西,可能是历史、记忆、电影、图片、音乐、风景、也可能是美食,总之,是一切让人感到美好的事物。</p> <p>但是,无论在路上怎么潇洒、看过多少风景,旅途中的人毕竟只是一个过客,还要回到日常的生活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份恬静安然,需要和家人、朋友稳固的情感联系。这需要內省的力量,需要一份固守,需要避世的豁达。现在大多数人难得有这么宽敞的家院,但是对这种文化的传承却体现在朋友的花园,不算很大,却日渐丰富,每一条鱼、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植物都渗透了朋友的心血和真挚的情感,每一次喂食、每一次培土、每一次浇灌,鱼儿和花草都会用自己的健康、美丽、生机勃勃来回应;在花园里可以坐看日出日落、月朗星稀,也可以春嗅新枝、夏听落雨、秋集金桂、冬赏兰花。而家人和朋友,特别是小孩子们,总爱去花园里看看、转转,一起去发现哪一株有花苞了,哪一株又发芽了,哪朵花上有蜜蜂停留、哪株草里有蛐蛐躲藏、哪片叶子是有七星瓢虫、哪条鱼有添了鱼苗,那是何等的有趣。朋友告诉我,清晨,她在阳台上做着瑜伽,阳光照进花园的时候,她的心很静很静,一种满足油然而生。当朋友喜欢的花草发新枝时,她分盆培植,在适当的时候送给周边的朋友,那时,分享的欢乐从彼此心中,流淌到脸上的笑靥里。我非常羡慕朋友的花园,钦佩朋友的淡然入世,她就像一棵树一样,把家的幸福之根深深地往下扎、往更宽广的地方伸展。在新冠肆虐、人们不能像过去一样到处游走的今天,她的花园成了世外桃源,是可以安放心灵的一亩田,承载着一份稳稳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