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如歌 真情似曲 关于30万阅读量的自我回顾……。

微不足道

<p>  今天,是一个既普通又难忘的日子,我的美篇被阅读量超过30w人次了。有些小兴奋,但却依然平静。有时候,还是要有一点自恋,留几句话作个交待而已。三年半,三十万。写来写去,独来读往。唱的是咏叹调,念的是往昔情。一张相片几句话,过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回味。这和当年编教材、做论文、写讲稿……,太不一样了!没有条条框框,无需奉旨说话。想写就写,有感而发。自由、率真,那叫一个字,就是“爽”。</p> <p>  这是我做的第一篇,那是2017年3月23日。我记得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闲来无事,看着桌子上的这些“美丽”发呆,突然间一阵激灵,赶紧照几张相,发给朋友们看看。午睡后起来看看这些照片,心想何不尝试着做美篇,既混点又可以抒点小情,也算是自娱自乐。边看边写边回味曾经的那些臆想,字如泉涌,也就一气呵成,有了这篇有感而发的处女作:</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永远不要相信贫穷值得夸耀,贫穷就是贫穷,我们一定要追求富有。土芹菜可以穿上洋外套,这也是一种超脱!</h3><p><br></p> <p>  “知青”+“老三届”,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专有名词,再加上那个叫“上山下乡”的共同岁月,这三个名词深深的铭刻在我们的生命和经历中,和现在的年轻人谈起,被他们视作天外来物,根本无法理解,“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没有共同经历的人很难会懂。”</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段岁月不仅挥之不去,尤其是曾经的困苦和饥饿,还历久弥新,那些日子,那些事......也就有了“知青生活回忆”,这个无法绕过的话题,这个令人徬徨的青春。</p><p><br></p><p><br></p><p><br></p><p> </p> <p>  武汉封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隔离事件,有力的体现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新冠疫情发展,对疫情的遏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p><span style="color: rgb(53, 49, 46); font-size: 15px;">&nbsp;&nbsp; &nbsp;“新年快乐,我祝你双肺纹理走形分布正常,肺内未见实质性病灶,肺门不大,纵膈居中,心影不大,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血尿常规正常,CRP正常,核酸检测阴性。”这是鼠年春节时,武汉一位医生向亲友发去的一条拜年微信。一长串拗口的医学术语,意味着“你没得病毒性肺炎”。</span><b style="color: rgb(53, 49, 46); font-size: 15px;">这是属于医生的幽默,也是2020这个鼠年最好的新年祝福。</b></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nbsp;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传统特色的文化都市。一百多年来的中西交融,碰撞出独特的文化基因,处处尽显着她的不凡魅力,令人着迷——但我始终认为要熟悉一个城市,最好是坐公共汽车;要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最好就是用脚去丈量而不想体验那种“旅行团”的方式。上海的每条街、每栋楼宇都有其独有的故事,所以非常乐意去那些高楼大厦背后的小街、弄堂,尤其注意寻觅那些不要门票但不一定能进去的地方,在猗角旮旯去寻访旧上海各种流派的建筑风貌,感受那原汁原味的生活特征而熟悉这座都市的历史,领略那不一样的生活气息,感受鲜活真实的大上海。</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各位如果方便,请关注我的“边走边拍,上海,如我所见。”:</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11, 211, 211); font-size: 20px; background-color: rgb(18, 18, 18);">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我想,人老了,读书是一种方便的、不昂贵的、不须麻烦别人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有了这几篇“读书偶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 font-size: 20px; background-color: rgb(214, 199, 255);">  他曾与鲁迅一起被誉为五四文坛上的“周氏兄弟”,又曾与胡适、鲁迅齐名,被尊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大巨人之一。但他汇集众多矛盾如一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著译等身,却为国内学界所不齿;他曾是五四时期激进的文坛骁将,民族危亡之际竟演绎出附逆丑闻;因与兄长绝交,与众多文人结下不解恩怨;他中庸为道,崇尚闲适的士大夫生活方式,暮年也未能善终……如此等等,导致后人每每谈及,忽视了其成就而多是关注这些负能量,所以一般人都知道树人,而作人却鲜有人知。作为后学,无权去评判其是非与对错,但他确实是长辈,我们应怀着尊敬走近他。</span></p> <p>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辈子就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程,长的是人生。<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8, 18, 18); 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1, 211, 211);">现在有空,说走就走;等风来,不如去追风……。</span></p> <p>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nbsp;江南&nbsp;。白居易的这首《忆&nbsp;江南&nbsp;》令无数人对江南&nbsp;水乡魂牵梦绕,流连忘返。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道不尽的韵味。</p><p> 烟雨蒙蒙,粉墙黛瓦,还有那小桥流水,吴侬软语,你如果想来江南水乡,请参考我的美篇系列“江南古镇游”。</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77, 90, 123); color: rgb(255, 255, 255);">  链接,对于我这个业余美篇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呦口的新专业术语,无法透彻解释但并不影响接触,因为喜欢这些从微信中看到的图象和文字。有些不仅可读性强,还会对人有所启示,我自拟三原则(可读性,时效性,针对性)随时将一些图片、视频、两语三言……,予以收录后选择一、二,做成美篇。文字也尽量取自网络(如有侵权,立马删除),当然尽量不用空话、P话和那些所谓励志的话。今天选的文章,篇幅可能稍长,你若无兴趣可一带而过,先说声抱歉了。</span></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77, 90, 123); color: rgb(255, 255, 255);"> “看看链接,老有所悟”,已经编了十六集,见仁见智。也有被风和被隐藏的,这是一句多余的话。</span></p><p><br></p> <p>  武汉,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最让我感到亲切、舒服的城市。</p><p> 武汉,时尚、繁华,武汉广场、楚河汉街、江汉路、昙华林……,无一不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大城市的骄傲和气派。但武汉很接地气,鲜有某些大城市的清高和孤傲,市井气息浓郁,贵族化和平民化在这里相得益彰。武汉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盘龙古城、辛亥革命、黄鹤楼、晴川阁……,如果赏脸,谢谢指教我的系列美篇“武汉,每天不一样”。欢迎你来打卡,看看“大江大河大武汉”。</p><p> 武汉,就是一个说话声音有点大,但却古道热肠,全国大学生数目第一的地方。我们为热干面加油,但不仅仅只有热干面!</p><p><br></p><p><br></p><p><br></p><p><br></p> <p>  感谢美篇,让我结识了很多有常识、懂逻辑、讲人话、接地气的朋友,我们一起谈柴米油盐,讲自由呼吸,你也是其中之一 。又占用你的时间了,你可以点赞,可以转发;当然也可以笑笑,可以说说“什么GP”、一地鸡毛;但我是认真地做这件事,接地气、说人话。永远跟着事实走。</p><p><br></p><p> 曾经年少喜做梦,如今古稀爱美篇。我由衷的感谢众美友、老师、老乡、同学、亲友对拙作的浏览和指教,也难忘小编持之以恒的督促,这不仅是缘分,还是我坚持做美篇的动力,大恩不言谢。人在老去,糊涂难免;生活不易,努力向上。我们期待岁月静好,无法预料未来,唯有走好当下的路。有我陪你,你用眼睛我用心!再一次谢谢你的浏览!如果你想送花,不如麻烦你转发,这是大实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