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先生通过文献考证,在其遗作《论北京建城之始》中,有这样的表述:早在有文字记载前,在北京最初的城址上,已经有一个居民点的存在,位置在今广安门以西至莲花池之间。殷商时代,从今安阳附近的殷都(即殷墟)北上,直到北京的原始聚落之间已逐渐形成一条南北大道。这当时也是华北大平原上南北之间唯一可以通行无阻的大道。 蓟国始建于商朝,为伊姓封国,伊姓源于伊祁氏,系黄帝部落后裔所建小国,在今北京市区西南一带,据说蓟国是今天北京地区最早形成的一个古方国。北京地区在三千年前其实有两个小国,另一个是古燕国,古蓟国与古燕国相邻,皆为当时臣属商朝诸侯国。这两个国家在商朝的历史已不可考,目前只知周朝建立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克罍、克盉、伯矩鬲、堇鼎等一批国宝的相继出土,不少考古学家认为,比琉璃河西周燕国建城似乎更早。考古学家就主张琉璃河古城始建于更早的商代,分封的周人只是沿用了它。考查燕国遗址墓地,从葬俗、随葬品及铜器铭文分析,其中不少很可能是殷商遗民的墓葬。 最早文字记载是: 《史记•乐记》孔子授徒曰:“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祀”。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 召公奭没有去燕地,继续辅佐周成王,而是让他的儿子克去燕地做君候。<br> 成王封燕的时间是公元前1045年,武王封蓟,成王封燕,前后相隔不到十年。说明武王封蓟,早于公元前1045年。<br> 最早的燕都遗址就是现在的房山琉璃河董家林遗址。 经过发掘发现了城址,还发掘出了燕国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批带有燕侯铭文的青铜器,从而确定了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北方重要的邦国燕国的都城,是北京建城最早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 。琉璃河遗址出土刻有“成周”文字的甲骨文任命书,封克做燕地的君候。 1995年,馆内陈列为《灿烂的古燕都文化》,通过大量的出土器物和墓葬车马坑等遗存勾勒出燕国古都的繁荣景象。2007年9月,博物馆进行了展厅改造和重新布展。新展陈《北京的城市起源》,以燕都古城和墓葬区的展示为中心,向前追溯北京城市的文化起源,向后诠释出燕都对燕国八百年风云走向以至北京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展陈吸纳了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并采用了幻影成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整个展览分为北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传统、西周燕都古城、燕都贵族墓葬、燕都精美文物、燕国五都变迁等五个单元,展示了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玛瑙、漆器、甲骨等艺术珍品,再现了古燕国三千年沧桑的都城城垣、神秘奢靡的贵族墓葬。 考古重大发现,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燕都遗址,请看(2018年6月21期)视频 公元前7世纪,燕灭了蓟,都城迁至蓟。最早的蓟城在何处? 蓟之得名源于蓟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证以同书所记蓟城之河湖水系,其中心位置宜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内外。 <div>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br></div> 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br> 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br> 1965年在配合市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65座战国至汉代陶井,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内白纸坊、广内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较密集的地方是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发现陶井55座。<br> 70年代又陆续在西单大木仓、宣武门、白纸坊、陶然亭、姚家井等处发现一批战国至汉代陶井。井是用一节节井圈套叠成圆筒状,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很显然,这是生活水井,水井密集,说明当时人口很稠密。根据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专家们推测蓟城应在发现陶井最密集的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br> 蓟城四界,初见于《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其书不晚于唐代,所记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有可资考证者,即其西南两墙外,为今莲花河故道所经;其东墙内有唐代悯忠寺,即今法源寺。<br> 历唐至辽,初设五京,以蓟城为南京,实系陪都。今之天宁寺塔(是北京城现存最古老建筑),即当时城中巨构。金朝继起,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是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惜其宫阙苑囿湮废已久,残留至今者惟鱼藻池一处,即今宣武区之青年湖。<br> 金元易代之际,于中都东北郊外更建大都。明初缩减大都北部,改称北平;其后展筑南墙,始称北京;及至中叶,加筑外城,乃将古代蓟城之东部纳入城中。历明及清,相沿至今,遂为我人民首都之规划建设奠定基础。<br> 综上所述,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 侯仁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是个北京通,他的博士论文就曾细致地探讨了这座古城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随着对于北京地势地貌、水源、历史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发展、历久不衰的深刻地理原因。此地三面环山,西南有永定河,被地理学家称为“北京小平原”。永定河经常泛滥,而永定河的古渡口,如今卢沟桥所在地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城址既要靠近渡口,又要免受洪水威胁,最终便选在这里。<br> 侯仁之老先生通过《水经注》的文献,对河湖水系地理位置变迁的研究得出的结论。<br> 北京在三、四千年前,沼泽遍地,河网密布。当时从中原北上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先沿太行山东麓北行,经由北京后大路分岔。房山琉璃河和宣武广安门都是位于这条必经的道路上。广安门一带邻近永定河,依傍着高坡蓟丘,又处在50米等高线上,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到了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同时分封了两个诸侯,召公在现房山区琉璃河建立了燕国,而黄帝的后人(一说为帝尧之后)则在燕国故城东北部建立了蓟国。北京地区由此而兴。春秋时期,燕盛蓟衰,燕国吞并了蓟国,由于对蓟国地理位置的看重,把蓟定位燕国都城。侯仁之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对照历史上北京河湖水系的位置以及考古发现和有关资料,推定当时蓟城的位置在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燕城渐渐湮废,蓟城却一直沿用,直到公元938年辽于此建陪都,城址并无变动。金在辽陪都的基础上保留北墙,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至此,蓟不仅作为今日北京城的发祥之地,而且此地还是北京在历史上真正建为国都的开始(以金中都建成计算)。<br> 广安门一带的历史脉络是:秦国统一后的蓟城所在地,春秋时成为燕国的都城,唐代在此建幽州城,辽南京在幽州城基础之上改建而成,金中都在辽南京基础上扩建而成。而到了元朝可能由于战乱的损毁,在兴建元大都时放弃了这里。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北京外城建成,广安门一带部分地区又被圈入于外城之内。可以说从蓟城到燕国都城,到幽州城,再到辽南京,再到金中都;广安门一带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到了元代开始被边缘化了。<br> 北京是靠着一个蓟丘、一个西湖(莲花池)才成长起来的。请看视频: 蓟城纪念柱是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立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br> 1995年中共宣武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决定设立蓟城纪念柱。同年12月落成。后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原先蓟城纪念柱因周围环境变化而出现体量、尺度不相适宜的问题。在侯仁之院士及北京著名古建专家王世仁等人倡议下,北京市宣武区政府于2002年决定在原址重立“蓟城纪念柱”。<br> 蓟城纪念柱由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古建筑学家王世仁设计。整体为花岗石建造,高8.5米,底座1.5米,建于方形台基之上。柱身呈圆角长方形,造型借用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汉代墓表式样,古朴凝重。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br> 有一个蓟城纪念柱的视频 柱前立有石碑,正面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所撰《北京建城记》。 《北京建城记》全文:<br>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载,孔子授徒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在蓟之西南约百里。春秋时期,燕并蓟,移治蓟城。蓟城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地近华北大平原北端,系中原与塞上来往交通之枢纽。<br> 蓟之得名源于蓟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证以同书所记蓟城之河湖水系,其中心位置适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内外。<br> 蓟城四界,初见于《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其书不晚于唐代,所记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有可资考证者,即其西南两墙外,为今莲花河故道所经;其东墙内有唐代悯忠寺,即今法源寺。<br> 历唐至辽,初设五京,以蓟城为南京,实系陪都。今之天宁寺塔,即当时城中巨构。金朝继起,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是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惜其宫阙苑囿湮废已久,残留至今者惟鱼藻池一处,即今宣武区之青年湖。<br> 金元易代之际,于中都东北郊外更建大都。明初缩减大都北部,改称北平;其后展筑南墙,始称北京;及至中叶,加筑外城,乃将古代蓟城之东部纳入城中。历明及清,相沿至今,遂为我人民首都之规划建设奠定基础。<br> 综上所述,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立石为记,永志不忘。时在纪念北京建城之三千又四十年。 背面是宣武区人民政府建碑记。 柱后有北京地形雕塑。雕塑呈半圆球形,雕塑的圆形底座前部刻有侯仁之撰写的《北京湾》。 基座上镌刻的侯仁之撰写的《北京湾》 《北京湾》全文<br> 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三千多年前沿太行山东麓北行的大道由此分途,向北穿越不同山口,将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区联系起来,古代蓟城就坐落在大道分途的地方,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北京最终成为全国的首都。<br> 海陵王弑熙宗后即位,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海陵任命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往外扩展,共动用了120万人,历经两年,至天德五年(1153年)始告完成。于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正式迁都,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从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丁燕京(今北京),完成燕京城的扩建,定名“中都”。到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南迁到汴京(今开封),中都作为金代都城共61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对金中都宫殿基址以及大房山金代皇陵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请看《这里是北京2013年5月14日》的视频,介绍十分详细,非常好! 当年金中都宫城所在区域 2003年9月20日,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宣武区政府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北京建都纪念阙位于滨河公园内、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之上,与2003年1月建成的蓟城纪念柱遥相辉映。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专用建筑物,具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滨河公园内,金宫殿遗址上建起的北京建都纪念阙。 北京建都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整体造型由一个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 阙身高12米,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约760平方米。花岗岩基础之上为四根高850厘米青铜柱,寓意建都850周年。阙身南北两面刻有“金宫殿故址”;西面是《北京建都纪念阙记》;东面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写的《北京建都记》。 北京建都记<br> 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br>金中都以辽南京旧城为基础,扩东、南、西三面有差,而北面依旧。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城内置六十二坊,前朝后市,街如棋盘。<br>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四面各一门。正南宣阳门内有街直通皇宫应天门前之横街,两侧建千步廊,廊东有太庙,西有中央街署。宫城位居皇城东偏,宫室建筑分为三路,结构严谨。中路殿宇九重,前有大安、仁政两殿,为常朝之所,后有后宫,为帝、后所居。主殿大安殿建于三层露台之上,规模宏伟。东路有东宫、寿康宫、内省诸建筑,西路有蓬莱院、泰和宫等建筑。宫城内西南隅凿鱼藻池,建鱼藻殿,以为宫城之内苑,故址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宫城迤东置太子东宫,迤西为同乐园,有瑶池等湖泊。<br>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公元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迤西之凉水河北岸发现其水关遗址,已就地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中都近郊建有行宫多处,其最著名者为万宁宫,故址在今北海公园处。元朝继起,就其址规划扩建大都城,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基础。<br>公元1990年西厢道路改造,市文物研究所沿宣武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位置。公元2003年为金中都建都850周年,应宣武区人民政府之约,撰文以记北京建都之始,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br> 滨河公园内金代特色的雕塑:铜坐龙 在阙身的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条青铜坐龙,神态威武庄严,形式怪异。纪念阙顶部为青铜斗拱造型,象征金中都宫殿。纪念阙南北方向的花岗岩地面上,分别嵌有青铜制的“大定、贞祐年间金中都平面图”和“金中都城与明清北京城位置对照图”。地面四角有根据史料记载,以铜材仿制的4根金宫殿柱础,与纪念阙顶部斗拱相互应和,象征着金中都宫城规模的浩大。 纪念阙前面的地上刻的金中都平面图, 纪念阙东侧临护城河河岸的护坡上排列有五只铜辟邪,辟邪下是铜制的海水江崖斜坡,夏天会形成水顺坡流下的动态景观。 2018年6月14日,市委书记蔡奇冒着酷暑来到丰台、房山区,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调研,实地踏勘文物保护考古遗迹,访古溯源感受北京建城建都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同调研。<br> 蔡奇指出,北京的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北京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传承中华民族文脉、重现北京记忆的角度来做好燕都、金中都遗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