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p><p><br></p> <p> 真名士自风流。</p> <p>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蒋百里</p><p> </p> <p> 蒋百里曾担任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在就职训中曾发誓: “方震不如称职,当自杀认明责任。”半年后,蒋百里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1913年6月18日清晨因觉的没有尽到校长的责任,自而掏出手枪,朝自己胸部开了一枪,躺在了血泊中。</p><p> 他写下的遗书中说:“仆之殉职,虽轻若鸿毛,而与军人之风气有关。"留给老母的信中写道:“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前途及国民有益。”</p><p> 所幸之事,子弹未打中心脏,蒋百里被救活,后来他到日本学习,又赴德国深造,只为了中国国防。1938年,本想贡献于抗战,却病逝。后,收录其一生思想精华的《国防论》。“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中国是有办法的!”亦辱亦武可乃真豪杰!</p> <p>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做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p> <p> 于右任,从小家境贫寒,生母在其幼时,不幸病逝,父亲在外打工,16岁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岁参加岁试,再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誉为西北奇才; 1906年4月,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遇孙中山,加入同盟会; 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1949年,于右任迁居台湾,共待了15年,由于还有妻子儿女在大陆,年纪愈大,思乡之情愈烈,某次去基隆港,老人家有感而发,赋诗一首:"云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睛更不齐。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鸡鸣故国天将晓,春到穷檐路不迷。宿愿犹存寻好句,希夷太笑石桥西。"</p><p>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因病与世长辞,他一生没有置办恒产,所有收入都用于家乡办学和慈善。老友柳亚子言道:“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p> <p>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钱钟书</p> <p> 钱氏作风:淡泊名利,超凡脱俗。虽然他姓钱,但是他并不爱钱。</p><p> 他是“当代第一鸿儒",也,一位痴狂才子。</p><p> 19岁那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横扫清华图书馆。</p><p> 他为保护杨绛举起厚木板反击,小说暗讽......</p><p> 他看淡名利;他深情;他专一;更一位痴狂才子。</p> <p> “生而不同,我辈岂是蓬蒿之人;遗世独立,一蓑烟雨任平生。”</p> <p> 不想讨好全世界,而真名士的风流自会骄傲与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