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家庄,位于河北省晋州市,坐车一个小时便可以到省会石家庄。</p><p>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二十七日,时隔二十二年我们又踏上行程,再访李家庄。</p><p>李家庄张开臂膀,用乡土的热情用家人的温暖迎接我们,比之二十二年前,规格更高,规模更大。</p><p>育英学校初建校就在李家庄,那是一九四八年,正值古老中国弃旧迎新经受革命洗礼的年月,我们的父辈在解放了大部分中国国土之后,正乘胜追击,挥师向南向西挺进,要解放全中国!并且准备在工农业第一线清除旧中国的垃圾和废墟。在他们全身心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呕心沥血的时候,他们把儿女交给了育英,把对后代的教育和操劳托付给了育英,党和军队更是考虑长远,把培养接班人延续革命事业的重任交给了育英。</p><p>李家庄是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有坚实的党的工作基础与群众基础,李家庄承接了这个重任与使命,育英学校在李家庄诞生。</p><p>李家庄,是育英的摇篮;李家庄,是育英精神的发源地;李家庄,是育英学子的老家!</p><p>当年,我们的父母把我们交给学校,奔赴南北西东的战场。他们的儿女长大后,又从育英奔赴全国各地,用勤勤恳恳的工作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使之生根发芽传承光大。</p><p>育英早已搬离李家庄,迁到了山西省太原市。但育英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始终秉持着李家庄建校时的宗旨理念与精神。</p><p>一九九八年,育英五十年校庆,我们来到李家庄寻根。今年,我们又再次赶赴李家庄寻根逐梦,传承并发扬老一辈人对我们寄予的厚望与期待!</p><p>这是我们的寻根之旅,是我们的追梦之旅!</p> <p>李家庄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李家庄全体村民不懈奋斗的结果,是李家庄党支部坚强领导的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缩影。</p> <p>我们一行都是在育英度过了懵懂少年时期成长起来的老同学老校友,大多是育英七十年校庆时筹备组的成员。</p> <p>杜绍增,一九四八年入育英小学</p> <p>张文泽,一九四八年入育英小学</p> <p>张可兴,一九五七年转入育英小学</p> <p>侯明月,一九五五年入育英小学</p> <p>王亦明,一九五六年入育英小学</p> <p>曹家起,一九五七年入育英小学</p> <p>马建秋,一九五七年入育英小学</p> <p>马宇宁,一九五五年入育英幼儿园至初中毕业</p> <p>陈淑贞,一九六五年入育英中学</p> <p>齐太生,一九六五年入育英中学</p> <p>王安英,一九六一年转入育英</p> <p>胡俊英,一九六零年入育英小学</p> <p>方小林(第一任校长李佩卿之女儿)</p> <p>伍湘宁(第一任校长李佩卿之女婿)</p> <p>从太原到石家庄,会合了老同学老校友继续前进</p> <p>常青和李爱民特意在石家庄车站接我们,因为身体原因他们不能一同前往李家庄。</p> <p>右一是常青</p> <p>中间是李爱民</p> <p>李家庄党支部筹备组织了盛大的晚会,村民与远道而来的学子相见联欢,深情烈烈,暖意融融。</p> <p>会场正面的电子图标</p> <p>会场正面的电子图标</p> <p>会场里座无虚席,欢声笑语。</p> <p>我们上台与村民见面</p> <p>村里的孩子们为我们献花</p> <p>深情款款与孩子们相对注视</p> <p>晋州镇党委书记讲话,欢迎我们并大力介绍李家庄经验</p> <p>李家庄党支部书记讲话,介绍李家庄的现状以及对育英旧校址的保护与维修,还有红色旅游基地的开发。</p> <p>育英第一批学生四八年入学的杜绍增讲话,介绍育英建校的目的意义及初办时的艰辛,讲了他们童年时光的快乐。</p> <p>第一任校长李佩卿女儿方小林讲话,介绍了李校长的生平以及建校初期的艰难创业与工作开展过程中排除万难,一切为孩子们着想的情形。</p> <p>一九五五年入学的侯明月讲话,代表后来的同学们感谢前辈的艰难创业,感谢李家庄乡亲们的哺育,感谢育英的教育,发扬光大育英精神。</p> <p>大家代表育英隆重向李家庄献上礼物与祝福</p> <p>李佩卿李校长子女的题词</p> <p>育英学校老校友赠送的锦旗</p> <p>育英七十年校庆历届老师生员工的合影</p> <p>育英七十年校庆的光碟</p> <p>《从勋章奖章透视育英学校历史》</p> <p>李家庄的村民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这不但是对我们的热情欢迎,更让我们看到了李家庄文化振兴的成果与村民高质量的文化生活,看到了新时代农民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p> <p>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p> <p>张可兴年纪虽大仍热情高涨,忙于记录拍摄,很辛苦!</p> <p>与老校长女儿合影</p> <p>与电视台主持人(左二)合影</p> <p>与部分演员合影</p> <p>十一月二十七日,游览并参观了李家庄村貌,重点是育英旧校址。这里已经过维修整葺,位置布局变化不大,但房屋比原先好很多,又开办了展览室,让我们感到亲切,有种走进摇篮看人生的兴奋惊喜与感动!</p> <p>大家在展览室细细品味我们走过的长长的路</p> <p>马宇宁与李书记合影,背景墙中央的照片是育英学校教导主任李亚馨怀抱三岁的烈士遗孤小马宇宁。</p> <p>小林在妈妈的相片下面深情缅怀</p> <p>小林湘宁和李书记在妈妈的照片下驻足留影</p> <p>杜绍增给李家庄党支部书记李富强说:1948年我来到学校一进入这个房子,老师就问你叫什么名字。</p> <p>俊英看的仔细专注</p> <p>电视台的记者,全程采访</p> <p>这是当年的教室。空间很小,桌凳都是木板搭就,底下是一摞摞的砖做支架,宽些的木板做课桌,窄些的木板做板凳。</p><p>我们都快八十或七十岁左右的岁数,低窄的木板坐不下去了,就坐在木板课桌上留影做个纪念。</p> <p>大家纷纷在旧址留影,心中是遥远的纪念与对前人的敬意。</p> <p>罗瑞卿解放战争在这里指挥作战</p> <p>我们在罗瑞卿同志用过的办公桌旁留影</p> <p>近中午,村党支部与我们举办座谈会。在水果香气的萦绕和茶水热气的氤氲中,我们都敞开心扉,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畅谈心中的感受感动感慨感激之情,并在村党支部准备好的签名薄上一一留言签名,大意不外乎是:</p><p>李家庄,我永远的家!</p><p>李家庄,祝福你更快地发展!</p><p>李家庄,我们永远是这里的孩子!</p> <p>李书记发言</p> <p>王亦明发言</p> <p>张可兴发言</p> <p>曹家起签名</p> <p>我们一行,担负着使命与任务,两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很紧张!</p><p>但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老同学老校友的聚会,毕业以后,从来没有机会这样朝夕相处,亲密接触。老朋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述不完的思念,表不完的情。大家三三两两,五五六六,随意组合拍照留影,都想用同框锁住这温馨的时光,都想系牢挽结实相互之间的感情纽带,都把共同的笑脸和情谊留在了光影中!</p> <p>告别了李家庄,在石家庄火车站我们又驻足留影,与石家庄的同学们告别,互相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p> <p>再见,李家庄!</p><p>再见,石家庄!</p><p>再见,亲人们!</p><p>再见,朋友同学们!</p><p>不说再见的,是那份沉沉的回忆,是心中深深的情!</p><p> 2020.11.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