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昆明

王丽华

<p>  昆明,被寒冷遗忘了,蓝天,澄澈;空气,清新。一下飞机,扑面而来满眼苍翠,刚刚经历金秋落叶,似乎这一切都在昨天。</p><p> 荷汀宾馆,这是我喜欢的名字,草木盛,水丰茂,荷汀蓼渚,这样满山满水的一隅处处都暖心。雨伞,饮料,药品,只管匆匆前行,这里就是后方!门口桌角上的物品是这一年最常见的,或许多年以后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洗礼,在记忆深处埋葬庚子年的举国同忾。</p><p> </p><p><br></p><p> </p> <p>随处可见的共享雨伞</p> <p>新冠肺炎的常识,诉说庚子年的伤痛</p> <p>自动售卖机</p> <p> 彩云之南,山水昆明,翠湖的傍晚是静谧的,电动车似乎主宰了城市交通,只要有行人通过,便会看到注目礼般的礼让,这是昆明的和谐。</p><p> 单行道是昆明这个城市赋予人类生命价值的保护,路边奔跑不是为生活奔波,而是享受生活的健身,当我们还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时候,昆明的街道以独特的单一拥抱着热爱生活的人们,自由奔跑,恣意生长,这是昆明的幸福。</p><p> 山的钟灵毓秀,水的清澈透明,人的惬意随性,这很昆明。几次坐在出租车上,和司机小哥聊天,尽管耐着性子低声细语,但是昆明人的真诚在一字一顿中的流露,不由得在心里滋生烦躁和不安,总有一种想放加速器在小哥哥嘴里的冲动。不过,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就连红嘴鸥都偏爱的地方,人能这样随性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昆明的真诚!</p><p><br></p> <p>等待绿灯的电动车队</p> <p>背着孩子卖货的店主</p> <p><br></p><p> 漫步街道,茶庄随处可见,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装饰,这是昆明的名片。茶,处处可见,人人都喝,来到昆明,迎接你的不一定是主人的热情,但一定是一杯泡好的茶,淡淡的香,浅浅地喝,深深的情,无需拥抱,只要抿一口茶,嘴角微微上翘,你的情,我懂了,这很昆明。</p><p> 书香茶韵,茶与书的完美融合,昆明的角落里总会有几处这样茶庄,一杯茶,静静品茗,茶香袅袅,一本书,默默入心,书香悠远。这很昆明。在喧嚣的城市一角,不管你以什么方式生活,不管你见与不见,茶与书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有你的形色匆匆,我有我的寂然欢喜,你有你的默然相爱,我有我的默默守候。这是昆明的惬意。</p><p> </p> <p>街道两旁的书摊,二十年前我们这里也是这样卖书的。</p> <p>茶叶店主热情地泡茶</p> <p>  灵秀的山水滋养昆明人的清隽,独特的美食塑造了昆明人的性格。过桥米线是云南,云南是过桥米线,漫步小吃街,全国各地小吃荟萃云集,目光却极力搜寻“过桥米线”四个字,似乎它不是一种美食,而是心中向往已久的信仰,循着声音搜寻这种味道,白粉绿叶红油,当唇齿间咀嚼着劲道的米线,一股辛辣沿着咽喉入胃,不得不再来一口缓解刚才的不适,于是根本停不下来,间或土豆片,木耳,鱼丸和肉片都一股脑的冲进胃里,米线入口,再喝一杯烧仙草压抑灼热感,昆明就是这样的热情与冷静。</p><p> </p> <p>微辣的过桥米线</p> <p>清凉的烧仙草</p> <p>昆明,树也忘了落叶,一直在自由成长,想多绿就多绿,想多高就高,偶尔有落叶飘过,那也是在向冬季诉说自己的思念。阳光不燥,微风正好,道路两旁满眼都是绿色,高的,矮的,横着的,斜着的,开花的,结果的,只要扎根的,不用在意形象 ,都会有一席之地。一排排小黄车掩映在白墙绿树间,整齐排列地在街道边等待骑行的人。蓦地抬头,会看见一两扇窗户前或绿或红,或浓或淡,盆栽的鲜花,野生的枝叉,绝不打扰主人的生活,就在窗外随性生长。这就是昆明的洒脱。</p><p> </p> <p>楼上伸出的一抹绿</p> <p> 山再高,山顶都能眺望远方,水再深,鱼儿都会跃出水面。美食的特色养育一方人的性格,尘封的历史才是心之向往的辉煌。喜欢有沧桑感的地方,即使不说话,也能感受穿越时空的声音。陆军讲武堂,走进印在历史课本上的文字,看到了文字背后的故事,它以威严的形象呈现在我面前,斑驳的围墙,瞬间的视觉冲击,恍如隔世。二层小楼的建筑在城市中并不显眼,甚至感觉有些灰暗,可是陈列的一张张照片无声地宣告昆明这座城市厚重的激情,一幕幕徐徐展开,在寂然无声的展厅伫立凝思,浮现讲武堂当年的一桢一幕。“百年军校,将帅摇篮”,昆明,不应该被历史遗忘,也不会被历史遗忘,这是历史赋予昆明的使命。“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男儿十万兵”,这就是昆明的血性。</p><p> </p> <p>云南讲武堂</p> <p> 彩云之南,滇池之巅,洱海之畔,孔雀之舞,蝴蝶泉边,是我脑海里勾勒无数次的憧憬,今天,与昆明不期而遇,一场美丽的邂逅款款而来,我用心记录每一次成长,用脚步丈量每一个角落,昆明,我悄悄地来,静静地离开,不打扰你的宁静安逸。你不言,我不语,用文字记录你的温度,于是文字便有了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