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身为一个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自知听力不行。此类弊端何止听力,几于外语学习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和写作。刚入大学门,实知听力难,有时语速虽不快,然其中生词频出,或一时愚钝,反应不及,更甚者手脑不协调,跟不上节奏。幸亏多次练习后可跟节奏,完全记录尚为艰难。现在回顾之前的听力练习,仍不时汗颜,为了尽量快速记录信息,字迹潦草且语言混乱,实不知所云。</p> <p>这是我刚开始的时候做的听力笔记,实在是惨不忍睹,言语混乱且不得话题要领。但同时,我也逐渐开始学习、思考这种方法,并深知听力不易。🤔</p> <p>后字迹稍有进步(可辨认),也还是做不到听时能理解,及时做注释。但老师上课前总会留出时间供同学们提问求方,这使我感激不尽。</p> <p>在老师的教导和反复的锻炼中,我开始总结学习听力的技巧,其中几点,是我想做却总无法坚持下来的:</p><p>第一点: 背单词 </p><p> 很遗憾,我直到大学才知道原来单词是要背的。中学时期我背过的单词寥寥无几,所掌握的词汇也多用于考试。而现在,我深刻地意识到:词汇少了就寸步难行。我向来不喜欢记单词,因为记不住。。。毛老师刚开学就给我们推荐了他记单词的好方法:卡片记忆法。卡片记忆法要求我们反复看,有针对性地看生单词,直至生词化为我们的日常用语。</p><p> 第二点: 先泛后精</p><p>泛听理解大概内容,掌握事件基本内容,并定位何处需反复精听。精听时可稍略过泛听时已知内容,重点听之前未听懂或没跟上的内容,反复定点听,来回拉锯,注意是否是因为未识别出专有人名,地名而无法理解句意。</p><p>第三点: 养成习惯</p><p>若想提高做笔记的效率和速度,我觉得形成一定的习惯体系是好的。遇到很熟悉却一下想不起来的单词,我的习惯是用拼音大致拼出发音,随后反复读,直至想起。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自创缩写,形成自己的摩斯密码,以快速,准确记录所听内容。但这个方法过于庞大,须练习至一定境界方可使用。目前我也就是用于记录读音,尚未成体系。</p><p> </p> <p> 最后,我们都已踏上征服听力的旅程,谁都知道这条路不会简单易行,谁也明白自己不会放弃。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相信自己,努力奋斗。</p><p> Practice makes perfect. </p><p> Just do i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