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长眠,名字刻在墓碑上,故事流传在世间

青松

<p>很多人都知道,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全国最高规格的公墓,也是安葬国家领导人和英雄烈士的地方,名人或者领导干部想在这里立一块墓碑,也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级别,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是对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p> <p>深秋的墓园肃穆而幽静,落叶很美,阳光照在那些雕像上,仿佛从此岸照相向彼岸。衮衮人生,浩浩声名,沉沦起落,兴衰续绝,终于,人们走向同一个归宿。每一座墓碑仿佛一个生命的支点,脚下是泥土,头顶是高天。</p><p>让我们看看这里长眠的人都有谁,那些熟悉的名字刻在墓碑上,而他们的故事还在世间流传。</p> <p>静默的黑色石碑只有“归去”二字,显得很洒脱。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2015年他去世的时候,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等都下半旗志哀。他的名字刻在左下角,很小。</p> <p>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郑律成的名字,但肯定听过“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歌,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者,郑律成出生于朝鲜,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他的妻子丁雪松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两人在延安的窑洞相识相爱,携手一生。</p> <p>这块墓碑的背后是一段传奇的爱情。90多年前,当叶华——一个漂亮的德国犹太女孩儿与萧三—— 中国革命诗人在苏联邂逅并一见钟情的时候,他们的综合背景已经注定,他们浪漫而炽烈的爱情,其前途绝无平坦可言。他们曾经在延安生活,他们曾经离婚多年,他们还一起坐过牢。最终他们还是并肩长眠此处,叶华晚年写的自传名为《我们一见钟情——我与萧三》。</p> <p>名满天下的京剧名伶,“四大名旦”之一,1957年程砚秋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p> <p>大名鼎鼎的“云南王”龙云,国民党起义将领。</p> <p>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女记者,曾经在延安吃小米饭,住窑洞,多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她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埃德加·斯诺(1905—1972)被中国人亲切的称为“3S”。</p> <p>马海德博士,第一个入中国籍的美国人,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在北京病逝后,依照他的遗嘱,妻子苏菲把他的骨灰洒进流进延安的延河,洒在这个奉献了他青春的地方。</p> <p>很多人对这位诗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毛主席和他的诗词唱和,毛主席嘱咐老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还邀请他同游昆明湖,画舫倾谈,作诗联句,传为佳话。</p> <p>老舍,就不多说了,每次路过他的墓都感到深深的悲哀,据说遗体没找到,此处安葬的是他的钢笔和眼镜。</p> <p>“未曾沙场驰骋,却也笔下成绩。”这句话用来描述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来说,恰如其分。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虽然没有像其他四人一样去前线上阵杀敌,却也用自己满腹学识,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是法律界的先导,更是我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p> <p>肖扬大法官,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p> <p>朱光亚,两院院士,两弹元勋,他的墓碑特别设计成了一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p> <p>他们相识于法国。1921年2月28日,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人组织了400多名中国学生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发起了一场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的斗争,遭到法国警察的阻拦。混乱中,李富春为救蔡畅,被警察打倒在地,鲜血直流,让蔡畅深为感动。两年后,两人成为革命伴侣,邓小平是他们的证婚人,从此相濡以沫50多年。</p> <p>很多人应该还记得这对在异国他乡遇难的夫妻。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45(贝尔格莱德时间7日晚上11:4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28岁的妻子朱颖牺牲。他们太年轻了!</p><p>今天就先写这几位的故事吧,长眠在这里名人可以连成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在这里读的是一部“人和历史的大地之书”,踩着深秋的落叶,去聆听那些被时光湮没的人生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