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八五年秋,近30岁的我第一次出门旅行。同行的是十位年龄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的电大同学。借助毕业实习机会,我们登上了泰山,黄山,游了杭州,南京,无锡几个城市。半个月的行程,吃住行都算上,每人花销100元。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登泰山时,途中的摩崖石刻,文人墨迹的遗迹,令我仰慕。我们攀爬了险峻壮观的十八盘,登上了泰山最高峰—玉皇顶,感受诗人杜甫“一览众山小”的博大情怀。第二天<a href="about: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68, 68, 68);">凌晨四点</a>多,我们摸着漆黑的山间小道,去日观峰看日出,幸亏披了件为游客备的军大衣,扔感到一股股凉气袭来。在前面游客手电筒光线的引领下,20分钟后爬上了日观峰,峰顶高低错落,黑压压一片,看不清是人还是山石。从军大衣的轮廓隐约感觉出人影的晃动。不一会儿,东方露出鱼肚白,浅浅的粉红色一点点吞噬着慕色,人群中发出少许的躁动。齐刷刷,发烧友们再次调整机位,对焦。瞬间,夜幕渐渐褪去,远山朦胧可见,眨眼间黎明已至,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缓缓升起,人群中发出阵阵欢呼声。那一刻,我的心为之震撼!脉搏与初生的太阳一起跳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之后,我们去了曲阜的孔府,孔林,孔庙,感受儒家文化的古风古韵。那宏伟的古建筑群,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肃然起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马不停蹄,一鼓作气,下了泰山,我们直奔黄山。悬崖峭壁上的迎客松,风姿绰约,挺拔而立,召唤着游客与之合影。千变万化的云海中,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给我留下美好印象。我们登上了天都峰,光明顶,攀爬了百尺云梯,两腿累的僵直,还是不肯早点休息。住在黄山脚下民宿的那天晚上,我们十人围坐在一起,朗诵,唱歌,神侃,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联欢会。至今,《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的旋律,时常在我耳边萦绕。那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旅途中的我们是那样的快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随即,我们游了西湖,漫步苏堤,观赏了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美景,在南京,拾级而上,去了中山陵纪念堂。在南京雨花台,缅怀先烈,挑选了自己喜爱的雨花石。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西湖楼外楼,十人大餐,包括酒水,共花销70多元,那西湖醋鱼的味道啊,至今难忘。要登上返京的火车了,我们真是有些不舍,花10元买了杭州丝绸被面真货,带上享誉天下的杭州名茶,还有惠山泥人工艺品,返回了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常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是都看了,无怨无悔。想起那时,年轻真好!那是我第一次难忘的旅行。</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