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治磐将军筑上饶倭子坟

罗时平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丁治磐将军筑上饶倭子坟</span></p><p>&nbsp;</p><p> 罗时平</p><p>&nbsp;</p><p> 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6月14日日本军队占领了上饶,8月19日中国军队第26军军长丁治磐率军收复上饶城,命令所属部队搜集日寇尸体500余具,在上饶火车站五桂山附近筑起一座“倭子坟”,丁将军亲自撰书墓志,勒石碑记之:“倭寇陷上饶两阅月,杀掠不可计数。我陆军第××师战于象鼻山,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八月十九日克之,收瘗倭人尸五百许,筑为京观,以奋国人。曩见狼山道上有倭子坟。明万历间,倭人入寇,南道州民曹顶者,愤杀倭百数,顶亦身殉,去坟百武,有曹公廟,所以祀顶也。顶一莽夫,以杀贼千秋,及今寇焰未熄,国人岂无曹公乎。”丁将军亲自撰写的墓志全文仅140多个字,具有极高的政治文化价值,演绎出上饶威武雄壮抗战丰碑的深厚历史文化。</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抗战名将丁治磐其人</span></p><p><br></p><p> 上饶倭子坟筑立者丁治磐,原为直鲁系军人,北伐后加入国民革命军阵营,抗战一举成名。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幼年接受了完整古文教育,诗赋古文书法根基扎实,1912年3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一期,12月毕业任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旅学习官。1914年8月考入江苏军官教导团,1916年11月毕业任职陆军七十六混成旅步兵一五一团。他文武兼资,晋升极快,从少尉排长、连长、营长,到1925年春任直鲁军徐源泉部中校主任参谋,后任第五旅、第二十三师、第六军、第二方面军前敌指挥部、第六军团参谋长,军衔升至中将,多次参加北方军系间之战争及对抗国民革命军北伐之作战。1928年随同徐源泉加入国民革命军,授少将军衔。1931年他加入中国国民党,调任第10军41师121旅旅长,先后率部参与“围剿”洪湖和鄂豫皖苏区。1933年10月,入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深造,1936年11月毕业后任第10军参谋长。</p><p> 抗战初期,丁治磐任第41师师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大别山系列作战和襄河冬季攻势,因功获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晋升为陆军中将。1940参加长江上游作战,1941年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功卓著,1942年1月擢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6军军长,随即转战第三战区参加浙赣战役。丁治磐率第26军从湖南增援第三战区金华、衢州一线作战,后退守上饶信江南岸与日军对峙作战,8月19日收复上饶,为纪念上饶抗战之战功,筑一座倭子坟,成为上饶抗战的伟大历史丰碑。浙赣线战事结束后,丁治磐率第26军转战第三、第九战区浙赣湘境内,1944年秋冬参加桂柳会战,1945年参加闽湘桂等省反攻作战,9月15日担任衡阳日军投降的受降主官,获美国银橡叶自由勋章。抗战胜利后调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兼青岛警备司令和行政长官,1948年秋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50年赴台湾后被聘为“国民政府国策顾问”。后脱离军界,任“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以诗词、古文、书法自遣,为一代大家。1988年因病在台湾逝世,享年94岁。</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36年丁治磐将军在南京。</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42年丁治磐出征浙赣战役之前与第二十六军前军长萧之楚在湖南平江。</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浙赣战役中的上饶</span></p><p><br></p><p> 丁将军上饶倭子坟墓志开篇第一句:“倭寇陷上饶两阅月,杀掠不可计数”,描述了浙赣战役上饶遭受入侵日军烧杀抢掠的惨景。</p><p> 浙赣战役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衢州、丽水和江西玉山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美国特别飞行中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第16特混舰队护航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 神户等地后,飞至中国浙江衢州、丽水和江西玉山等地机场降落。这次突然轰炸引起日本朝野和本土陆、海军的极大震惊,对本国的空防能力产生怀疑,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日本大本营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中国浙江、江西一带的机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穿梭式轰炸”,决定立即组织浙赣战役,打通浙赣线,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机场。5月13日东线日军第十三军从杭州出发,沿富春江和浙赣线西进,向第三战区东部发起进攻。5月下旬西线日军第十一军从南昌沿浙赣线东进,与东线日军汇合。中国军队原计划组织兰溪、衢州会战,但最终没有实现。5月23日日军攻陷金华、兰溪后长驱直入,战役转到了上饶境内。6月12日日军攻占玉山,6月14日日军攻占广丰和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上饶。西线日军6月29日攻陷弋阳,7月1日与东线日军会师横峰,浙赣线被打通。</p><p> 上饶沦陷,侵饶日军实施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上饶共有万余无辜民众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上饶县城广平镇早在1937年9月就遭日军飞机的轰炸,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1941年4月中旬一天,日军飞机轰炸县城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皂头,24架飞机轰炸县城,12架飞机轰炸皂头。县城一里多长的中街两旁所有店铺全被炸毁,炸死炸伤680多人,尸体遍地,断垣残壁,一片废墟。日军占领上饶70天时间里,大肆杀人,手段极其残忍。日军在上饶汪家园和荷叶街一次杀害村民60多人,在郑家坞村杀害村民20多人,在灵溪把抓来的40多个村民刺杀后踢下河,鲜血染红了一片信江河水。尊桥一个村民被日军绑在树上,被挖了眼睛,割了耳朵,剖开胸膛取出心脏。据1946年4月《江西省抗战损失总报告》,上饶县伤亡4446人,其中死亡3501人;被日军烧毁房子1896栋,损失现款2800万元,粮食19.9万担食油1370担,猪9400头,牛2200头,全县损失总额价值145.6亿元法币。尤其恶劣的是臭名昭著日军731部队专门组织了一支远征队,随日军浙赣战役部队攻入上饶后,在上饶、广丰、玉山铁路沿线撒播3个种类的细菌:一是鼠疫杆菌的跳蚤,二是注射了鼠疫杆菌的老鼠,三是把干燥鼠疫杆菌混入米中,做成食物,达到鼠—跳蚤—人循环感染的效果。731部队远征队还装扮成老百姓到农村投放细菌,散发带菌食品,扩散鼠疫。致使这些地方在日军撤退后不久就发生了鼠疫。上饶县城发现鼠疫患者66人、沙溪镇鼠疫患者12人和广丰鼠疫患者42例全部死亡,玉山600多人口的宅前村死的只剩下100多人。日军在上饶的罪恶天怒人怨,罄竹难书,对上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42年6月13日上饶被日本军队攻占,日军拍摄的敌都上饶已成废墟、敌战区中枢尽灭、占领敌玉山航空基地等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第26军在上饶对日军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将军上饶倭子坟墓志的第二句话:“我陆军第××师战于象鼻山,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八月十九日克之,收瘗倭人尸五百许,筑为京观,以奋国人”,传递了第二十六军在上饶对日作战的重要信息。</p><p class="ql-block"> 浙赣战役中,浙赣战役国军参战部队:第三战区顾祝同所属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王铁汉第49军、段霖茂第79军、赵锡田第63军)、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湘(张文清第25军、陶广第28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刘雨卿第21军、范子英第50军)、第25集团军李觉(何绍周第88军、马圣法暂编第9军、丁治磐第26军、莫与硕第86军、王耀武第74军、刘广济第100军),第九战区薛岳所属夏楚中第79军、欧震第4军、孙渡第58军。国军以军为单位在东线部署了第49、79、63、28、50、25、88、9、26、86、74军共11个军,在西线及赣西部署了第九战区第4、58、79军和第三战区第21、25、100军共6个军迎敌。</p><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六军原为杂牌军,全军有4万多人,下辖第32师、41师、44师三个师。丁治磐原任师长的第41师老底子是大清老二十镇的部队,第32师是冯玉祥所属梁冠英部改编而来,第44师是前任军长萧之楚自带的山东第五混成旅改编的,这三个师都是老部队,各有历史,都自认第一。丁治磐没当过副军长,在国军体系中无人事背景,打完三次长沙会战后,凭战功突然由师长被越级提拔为第二十六军军长。他上任之后,立即着手完成了前任军长萧之楚开始的军队整编,经过整编,第二十六军接受了大量美式装备,号称美械装备军,成为为数很少的中央直属整编军,并作为中央直辖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调动到战况紧急的战区。</p><p class="ql-block"> 浙赣战役爆发,第二十六军紧急奉调浙江前线抗敌,还未抵达,金华、衢州机场就被敌人攻占,第二十六军赶到衢州外围山区参加作战。衢州失陷后,丁治磐第二十六军、王耀武第七十四军、王铁汉第四十九军等部队后撤到上饶信江南岸与日军对峙,迟滞并反击日军。第二十六军第41师在信江南岸占领阵地,击退了跟踪追击的日军,将其阻止于信江北岸。第32师与第四十九军第105师协同作战,在广丰十字垅歼敌300多人,在五峰山歼敌400多人,在乌岩山歼敌90多人。6月20日第26军发起反攻,向北推进至信江南岸,以第44师一部渡信江进攻日军,击退三江桥、象鼻山的日军。日军21日开始反击,该部即撤回南岸。此后,上饶的中日两军除不时有小的战斗外,基本上形成对峙态势。8月19日,日军第32、第15、第22师团分别从玉山、广丰、上饶同时向衢州撤退,第二十六军所属41师随势收复上饶。第三战区发觉日军撤退后,于8月20日下令各部跟踪追击,各部队接到命令后,并未采取积极的攻击行动,仅派出小部兵力与撤退日军保持接触。到9月底,日军除在金华、兰溪、武义一线固守,其他部队均回到战役前原驻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封裔忠即下令各部队停止攻击行动,浙赣会战由此结束。</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战区俘获的日军战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三战区俘获的日军战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顾祝同指挥第三战区作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945年丁治磐升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筑上饶倭子坟振奋国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六军收复上饶后,丁治磐将军效仿古代战争的做法,收敌尸立倭子坟,筑为京观。何为京观?京观指的是古代战争战胜方把敌军的尸体和头颅全部堆积起来,盖上泥土夯实,筑成金字塔形状的高冢。这是我国古代军队作战时的一种惯例,古时又称为“武军”。为什么古代要把敌军的尸体堆积起来做成”京观“呢?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和战功,提高军队士气;二是通过这种炫耀战功的方式来向敌军显示自己的实力,惩罚和震慑敌军;三是古代医疗水平落后,把敌军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土堆能有效减少瘟疫的发生。丁将军在上饶倭子坟墓志中引经据典,满满的古侠之风表现出伟大的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 筑倭子坟古代有之。明万历年间,南道州(今江苏南通)为纪念杀倭牺牲的州民曹顶,建有倭子坟和曹公廟。丁将军当年驻军南通,亲身拜谒过曹公廟。他在墓志中的“筑为京观”又指:南通城南入城山路中段路旁,有一处高约25米的土墩,顶端建有一亭,名为“京观亭”。“京观亭”建于1917年,“文革”中被毁,于1982年重建。亭下土墩中部镶嵌着一块石刻,上书“倭子坟”三字,相传为埋葬500倭寇尸体的坟地;丁将军墓志中写到的曹顶,系南通余西人,在嘉靖三十三年的南通保卫战中,他率水军在城外阻敌,英勇杀贼,为保卫通州建立了战功。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从掘港入侵,进犯通州,曹顶驱马扬刀,追杀敌酋,至城西北单家店,因天雨道路泥泞,坐骑跌倒而遇害,时年44岁。曹顶殉国后,通州人民为了纪念抗倭战斗的胜利和警示来犯的倭寇,将曹顶的遗体和战马,一起安葬于城南路中,并建祠堂一座,以示纪念。后人称曹顶为“曹义勇将军”,故“曹公祠”亦称“曹将军庙”。这座立于明朝的倭子坟得到历朝历年人民的修缮,却被日本人当做耻辱的象征而耿耿于怀。南通在近代崛起之后,引来不少日本人前往考察,他们试图用各种手段买下这座坟,要改建成日本武士殉难的纪念祠,遭到了南通各界人士的反对。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看到日本人的嚣张气焰,雇人重新整修倭子坟和曹公祠,建亭于其上,取名叫“京观亭”,还塑了一个提着刀骑着马威风凛凛的曹顶像,张謇专为曹公祠撰楹联一副:“匹夫犹耻国非国,百世以为公可公”。抗战爆发,日军对南通倭子坟和曹公廟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式空袭。从1937年8月17日开始,日军飞机对南通展开了持续近一周的狂轰滥炸,美国基督教会医院、中小学校和纺织厂以及居民区等非军事设施,都成为轰炸的主要目标,造成了惨重的伤亡。</p><p class="ql-block"> 丁治磐将军所筑的上饶倭子坟历经沧桑,随着城市的扩建就消失了。据上饶市文史专家汪增讨先生调研,1973年上饶市第三中学从北门乡外沽塘182医院农场迁上饶市五桂山第十小学旧址(现万达广场东面与明叔路区域),第三中学在五桂山新校区基建时,挖出了大量身着日军军服的遗骸,还有日军的衣帽、钢盔等,汪增讨先生判断这就是上饶倭子坟的地址。虽然上饶倭子坟现在不复存在了,但丁治磐将军筑上饶倭子坟的历史功绩永远记录在上饶的史册上。</p><p class="ql-block"> 上饶倭子坟坚定了上饶人民坚持抗战报仇雪耻之决心,振奋了上饶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使上饶世代子孙对日寇铁蹄践踏上饶惨无人道的暴行永志不忘,对抗战前辈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千秋伟绩永志不忘,并对抗战前辈们筑上饶倭子坟所体现出来的尊重死者的宽大胸怀无限钦佩。</p><p class="ql-block"> 上饶倭子坟既是日本侵略者在上饶犯下罪行的铁证,也是抗战前辈给上饶留下的一份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的有文字记载的倭子坟,除了明代的南道州,就是现代的上饶。专门作有墓志而流传后世的倭子坟,全国惟独上饶。</p><p class="ql-block"> 上饶倭子坟传承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体现了上饶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的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上饶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nbsp;</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南通嘉靖年间筑立的倭子坟和抗倭英雄曹頂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