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新游——我们的书院

子萱

<p>前言 :</p><p> 本美篇重在介绍传薪书院亭台楼阁室门所挂匾额对联,以便深解我书院内涵。牌匾意义清通明晰者只注明撰书人,稍古拗者则予以解释说明。未注明出处的皆源于国学经典。</p> <p>  继2020年10月23—25日书院在新址什邡周家大院开课后,11月20—22日,传薪书院又开课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0月,先生给大家讲了书院自龙居寺搬迁到周家大院仅用一周时间的艰辛历程,带领同学们向书院能落户什邡周家大院做出各种努力的什邡领导及相关人士表示了最深的感谢。11月,经过先生脑体并用亲力亲为,还在更阑人静时自撰自书补充了不少匾额对联,一个陈旧杂乱的大院一月间焕然一新。在来书院学子和各界人士的万分惊诧与感佩声中,先生用一天时间,为大家讲授了《灵台新游》一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何为“灵台”?先生引经据典。《灵台》出自《诗经·大雅·灵台》。讲叙周文王修建灵台,提供百姓游乐,得到百姓拥护,很快就建成。而解放后周家将自家宅院献给政府,政府交与百姓使用,现在传薪书院入驻,公益为百姓讲学,也是与民同乐,周家大院亦如“灵台”,而大院经十多天搬入一月加班加点修整,旧貌换新颜,故这一课就叫“灵台新游”。</p><p> 周家大院是一座基本对称的三进平层院落。先生从大门循序而入,似带着大家一道门一道门,一间屋一间屋地把书院整体走了一遭。首先,从大门处书院名开讲,脉络清晰地给大家介绍了古代书院的发展历史,书院的意义和作用等。接着先生就传薪书院内所有门楣、厅、堂、楼、阁、室、屋挂的匾额、对联,所取名称及涉及典故、诗词、故事逐精彩一讲解,让大家大开眼界,既知道了它们的出处、意义,还了解了由谁撰写以及书家、名人等等。</p> <p>大门</p><p>通圣言而遍环宇</p><p>导世界以趋大同</p><p>一一能海上师撰李里先生书</p><p>传薪书院——杜道生老先生书</p><p>敦化育贤——李永康老先生书</p><p>圣域——李里先生书</p><p><br></p> <p>进门屏风</p><p>天下來同:出自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為浙江大学撰写的校歌中“树我邦国,天下來同”一句。</p><p>海清河晏:原文為“河清海晏”,出自唐朝诗人郑锡的《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p><p>日升月恒: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比喻人的长寿像月亮一样永恒,像太阳一样每天升起。海清河晏,日升月恒形容天地间一派从容祥和之象。</p><p>此间匾联均为李里先生书。</p> <p>屏风后面</p><p>各乐性天:出自杜道生老先生的长诗《保护自然存养人性》中“碧空鸿雁北,屋梁紫燕巢。鲲鹏任其徙,蜩鸠听其笑。各乐其性天,斯谓得逍遙。”</p><p>慎終追远:出自《论語•学而第一》:慎終追远,民德归厚矣。</p><p>饮水思源:出自南北朝時期庾信的《徵调曲》。这兩句都是告诫书院学子要常怀感恩之心。</p><p>毋不敬:出自《礼记•曲礼上第一》“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告诫传薪学子要心怀诚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p><p><br></p><p>左右墙对联</p><p>到此能鹏迁鲲化</p><p>入门见鱼跃鸢飞</p><p>——李里先生撰书</p><p>鹏迁鯤化:出自《庄子•逍遙游》,喻指到传薪书院來学习就要告別曾经的习气,告別小我,脱胎换骨,完成生命的升华。魚跃鳶飞: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這是儒家几千年來追求宇宙和谐的画面。鳶在天空自由翱翔,魚在水中欢快跳跃,宇宙一派祥和。</p><p>此间匾额均为李里先生书。</p> <p>第一进大院内</p> <p>右边鼓楼对联</p><p>钟鼓原为儒家礼器</p><p>诗书才是国学正宗</p><p>——李里先生撰书</p> <p>左边钟楼对联</p><p>鼓振钟鸣穿越今古</p><p>诗云子曰整齐圣凡</p><p>——李里先生撰书</p> <p>不易馆(饭厅)</p> <p>不易馆——李里先生书</p><p>出自《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p>惜物当自饮食始</p><p>烹鲜亦如平治难</p><p>——李里先生撰书</p> <p>放下馆(洗手间)</p><p>入得解脱</p><p>出享自在</p><p>——李里先生撰李永康老先生书</p><p><br></p><p><br></p> <p>传心堂(面向大门)</p><p>——杜道生老先生书</p><p>以心传心,意指传薪书院所传是圣贤之正道。</p><p>北辰所居众星向共</p><p>大道之行天下为公</p><p>一一杜道生老先生撰书</p><p>此联為杜老為北大百年校庆時所撰的集句联。上联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下联出自《礼记•礼运篇》原文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p> <p>传心堂内</p><p>斯文在兹</p><p>——光绪皇帝题李里先生书</p><p>意为孔子在这里,中国文化就在这里。</p><p>参天化地</p><p>继绝传薪</p><p>——李里先生撰严寄石老先生书</p><p>此为传薪书院院訓。參天化地出自《中庸》“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天地之性;能尽天地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指传薪书院的学子一要读天地宇宙的无字之书,二要薪火相传,为往圣继絕学。</p><p>好古敏求藏修沾教泽</p><p>含弘光大恢拓见精神</p><p>一一李炽昌老先生撰李永康老先生书</p><p>好古敏求:好古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特点。尊重历史,热愛历史,对古代文明,中国历史一往情深。敏求即勤奋地去追求。藏修:做学问,读书治学,需潜藏自己,否则即流於浮华。沾教泽:沾圣人教化的滋养。</p><p>含弘光大:学习以后,把圣贤之道通过自己的消化而发扬光大。 恢拓:恢是辉煌,拓是拓展、拓宽,不仅继承,还要把圣贤的学问更进一步扩展开來。</p> <p>传心堂外左右墙</p> <p>乐在其中</p><p>仁为己任</p><p>——李永康老先生书</p> <p>传薪堂对面依次三间办公室</p><p>均为李里先生书</p> <p>慎独</p> <p>慈众</p> <p>公私不二</p><p>博以文约以理</p><p>敏于事慎于言</p><p>——李里先生撰书</p> <p>大院进入第二进之间,左右各有两个通道式天井,共有四门八面。</p> <p>右边二门四面依次之牌匾</p> <p>来沐熏风</p><p>——李永康老先生书</p><p>岳渎高深瞻其怀抱</p><p>台衡严重济以功名</p><p>——清•李兆洛撰书(古匾)</p><p>李兆洛,清末著名考据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文物鉴定学家、收藏大家。岳渎:大山為岳;大河為渎。大山大河又高又深即為岳渎高深。瞻其怀抱:看到大山大河要有与大山大河一样广阔的怀抱。台衡:是天上的重要星宿,掌管人间得失。衡: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严重:庄严厚重。济以功名:“功”指為天下苍生建功立业之功。名:实至名归之名。民国监察院院長,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曾給蔣经国先生撰联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p> <p>他乡故乡</p><p>——李里先生书</p><p>学知不足教知困</p><p>史可为鉴经化愚</p><p>——李炽昌老先生撰李里先生书</p> <p>从这里入</p><p>——李里先生书</p><p>华夏文明悠也久也</p><p>圣贤教诲好之乐之</p><p>——李炽昌老先生与李里先生合撰李里书</p> <p>入德之门</p><p>——李里先生书</p><p>来此参圣贤要道</p><p>惟斯系天地宏文</p><p>——李里先生撰书</p> <p>左边二门四面依次之牌匾</p> <p>圣域贤关</p><p>——李里先生书</p><p>託兴永言情文尽致</p><p>和怀虚抱将相齐能</p><p>——清•梁启超撰书(古匾)</p><p>托兴永言:用“兴”的手法引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永言:用诗的语言來表达。情文尽至:用最准确的,最优美的,最精炼的語言來表达最深厚的情感。和怀虚抱:和怀指一团和气的胸怀。虚抱指虚其心抱其怀。虚心才能容物。將相齐能:指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p> <p>从容此间</p><p>——李里先生书</p><p>尽尾穷元契薪傳阃奥</p><p>辨章考镜窥祖述源流</p><p>——李炽昌老先生与李里先生合撰李里书</p><p>尽尾穷元:做任何事情都要探其根本,任何学问要有出处,不能信口开河。契,契合。阃奥:最細微的,最深奧的,最不容易讲清楚的,最幽微的。辨章考镜:辨章,辨別文彩,考镜,像照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祖述源流:祖宗一代代传下來的文化源典与流变。這副对联主要是讲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p> <p>由仁义行</p><p>——李里先生书</p><p>挥书剑劈开茅塞好怀才抱器</p><p>用智珠廓清视野免摘埴索途</p><p>一一李炽昌老先生撰李里先生书</p><p>摘埴索途:眼瞎為摘埴,索途:摸索前进。此联讲当书读得越多,积累越丰富时就会形成一种能量,形成智慧之剑,劈开茅塞,怀抱能量,掌握治学之方。用智慧的珠子打开视野,既要看得广阔,又要看得清楚。</p> <p>进学之阶</p><p>——李里先生书。</p><p>与左边的入德之门相对应。学问与德行密不可分,沒有学问无以固德行,沒有德行无以帅学问。</p><p>登高自卑行远尔</p><p>积学当厚立身谦</p><p>——李里先生撰书</p><p>登高自卑行远尔: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尔,譬如登高必自卑。”尔:近处。登山从最低处开始,走向远方从最近处开始。</p> <p>第二进大院中为一大花园,相对有存诚讲堂和传薪堂。</p> <p>传心堂后门</p> <p>如日中天</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经稟圣裁,垂型万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p><p>唯君子能由是路</p><p>而初学入德之门</p><p>一一杜道生先生集句联李永康先生书</p><p>唯君子能由是路: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p><p>而初学入德之门:出自《大学》,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p> <p>与传心堂相对的存诚讲堂</p><p>——杜道生老先生书</p><p>存诚自不妄語始</p><p>学道惟治怒字难</p><p>一一清•杨守仁撰书(古匾)</p><p>杨守仁:清末考据学家,理学家</p><p><br></p> <p>存诚讲堂左右墙匾额</p> <p>砥砫中流</p><p>磐基永固</p><p>——李里先生书</p> <p>二进院落中左右侧宿舍和教室</p> <p>存诚讲堂内正面墙</p> <p>声闻于天</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p><p>荟萃斯文宣妙谛</p><p>沉潜大道仰高山</p><p>——李里先生撰书</p><p>上联說老师,下联說学生。存诚讲堂就是荟萃斯文的地方。荟萃就是集中,所有能弘道的人,都云集在這里就叫荟萃斯文。大家聚集在里宣妙谛。宣是宣传,谛是真谛。沉潛大道:沉是沉入水中,潜是潜入水底,做学问就要沉潜反复。</p><p>诚存善诚存信至诚无息诚则明也</p><p>明明德明明后文明以建明则诚也</p><p>——谢祥荣老先生撰严寄石老先生书</p><p>上联出自《中庸》,下联出自《大学》、《书经》、《易经》。诚存善诚存信,就是保存一颗善心,保存一颗至诚之心。明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把自己光明的道德彰显出來。明明后出自《书经》,后指国君。第一代国君叫做君,第二代国君叫做后。彰显国君光明正大的人格,就叫明明后。文明以建出自《易经》,文明指宇宙精神彰显的一切现象。清风明月、高山流水、山川草木、鸟兽虫魚都是宇宙精神的展现。明則诚,当你真正明白的时候就跟宇宙同体,对生命的每个角色都能做得很好,就是诚的真正含义。</p><p>讲堂侧面墙上依次为</p><p><br></p> <p>一 往 情 深</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情通万物,对亲人、朋友、家国、天下,对古圣先贤,对中华文化乃至一切众生,都要一往情深,這是儒家最根本的情怀。</p> <p>金秀琼华</p><p>——清•张之洞书(古匾)</p> <p>和 而 不 同</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p> <p>后面墙上</p><p>涵养天机</p><p>鸢飞月窟地</p><p>鱼跃海中天</p><p>——宋•朱熹</p><p>中间为严寄石老先生用微型小楷书写的金刚经与道德经。</p><p><br></p><p>讲堂左邻日彰阁。此处又形成二门四面,依次牌匾为</p><p><br></p><p>日彰阁</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中庸》“君子之道,黯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p> <p>胜地好栖迟利从师传道授业解惑</p><p>为学有箴规贵专攻咀华勾玄弘扬</p><p>——李炽昌老先生撰李里先生书</p><p>意为名胜之地便于游览休憩有利于跟从先生传道授业解惑,治学有规矩贵在深入专研咀嚼提炼精华弘扬光大。</p> <p>既济未济</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易经》,既济未济二卦,即旧的矛盾解決了,新的问題又開始了。</p> <p>无声无臭</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中庸》“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p> <p>秋水衔落月</p><p>池鱼醉飞花</p><p>——李里先生撰书</p> <p>逆 旅 过 客</p><p>——李里先生书</p><p>出自唐•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p><p><br></p><p>两旁对联(待完成)</p><p>霜轻露小</p><p>草绿花红</p><p>——李里先生撰书</p> <p>第三进院落为山长室和教师宿舍</p> <p>山长、王谢人家、玄关</p> <p>读书众壑归沧海</p><p>下笔微云起泰山</p><p>——清•光绪二年状元曹鸿勋撰书(古匾)(待完成)</p><p>三迁此地</p><p>月上中天</p><p>——李里撰书(待完成)</p><p><br></p> <p>第二进院落内有图书室、游艺馆和四间教室:弘文堂、宣化堂、进微堂、明庸堂。均为李里先生名并书。</p> <p>不亦乐乎</p><p>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nbsp; 此为书院图书室。</p> <p>游艺馆</p><p>岀自《论语•述而第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为书院书画室室。</p> <p>宏文堂</p><p>初级班教室</p> <p>宣化堂</p><p>中级班教室</p> <p>弘文堂及宣化堂</p><p>弘文即弘掦文教,宣化即宣传教化。</p> <p>宣化堂内</p><p>师严道尊</p><p>——李里先生书</p> <p>进微堂</p><p>高级班教室</p> <p>明庸堂</p><p>研修班教室</p> <p>进微堂和明庸堂</p><p>出自《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p> <p>进微堂内</p><p>人能弘道</p><p>仁义礼智信</p><p>儒释道耶回</p><p>——佛智法师撰并书</p> <p>書院宿舍十二间,正应一年十二月。分別为:引霄斋,同音斋,无径斋,天七斋,应中斋,混元斋,乾健斋,坤順斋,位育斋,试啸斋,辨兰斋,教生斋。均为李里先生名并书。</p> <p>引霄斋</p><p>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nbsp;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p> <p>同音斋</p><p>出自《易经•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刘克生老先生文曰:“笙磐同音而协霓裳之奏”。笙磐皆乐器。</p><p><br></p> <p>无径斋</p><p>出自近代诗僧洪禅法师所撰对联: 慧日镇中天休辜负光明时刻,灵山无捷径还需次第攀登。</p> <p>天七斋</p><p>出自《河图洛书》“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七之火阳气满满,喻意人健康长寿。</p> <p>应中斋</p><p>出自《三字经》“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p> <p>混元斋</p><p>混是混沌,元是元气,混沌元气生出阴阳,阴阳化生为天地,天地即乾坤。有混元方有乾健坤顺,朝乾夕惕。</p> <p>乾健斋</p><p>出自《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p> <p>坤順斋</p><p>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p> <p>位育斋: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 <p>試啸斋</p><p>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潜龙腾跃,鱗爪飞揚。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衣初胎,矞矞皇皇。”</p> <p>辨兰斋</p><p>先生为书院学子取字,有"兰”或谐音“兰”者六位,故有此“辨兰斋”。</p> <p>教生斋</p><p>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间住几年来坚持推高龄老父来书院学习的孝之典范父女。</p> <p>乾惕館</p><p>第二进大院内一栋独院,也为学生宿舍。潜惕出自《易经•乾卦》:“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每天应生机勃勃,小心谨慎。</p><p>书到用時方恨少</p><p>事非经过不知难</p><p>——严寄石老先生书</p> <p>山长</p> <p>寿域</p> <p>枢密</p> <p>这三间是书院的枢密室,枢,中枢,密,秘密,发号施令之所在。</p><p>——李里先生书</p><p><br></p><p>归纳书院内设</p><p>一阁: 日彰阁</p><p>二楼: 钟楼鼓楼</p><p>三枢: 寿域 山长 枢密 </p><p>四馆: 不易馆 放下馆 </p><p> 游艺馆 乾惕馆</p><p>五室: 慎独 慈众 公私不二 玄关</p><p> 王谢人家</p><p>六堂: 传心堂 弘文堂 宣化堂 进微堂</p><p> 明庸堂 存诚讲堂</p><p>九门: 传薪书院(大门)</p><p> 各乐性天(二门)</p><p> 来沐熏风 他乡故乡(三门)</p><p> 圣域贤关 从容此间(四门)</p><p> 从这里入 入德之门(五门)</p><p> 由仁义行 进学之阶(六门)</p><p> 日彰阁 济济未济(七门)</p><p> 无声无臭 逆旅过客(八门)</p><p> 后山门(九门)</p><p>十二斋: 引霄斋 同音斋 无径斋</p><p> 天七斋 应中斋 混元斋</p><p> 乾健斋 坤顺斋 位育斋 </p><p> 試啸斋 辨兰斋 教生斋</p> <p>  当天,什邡市部分热爱传统文化的领导以及学子们都在激动和专注中,欣然听完全天课程。讲课结束时,由石家庄远道而来的袁小华同学用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朗诵献给先生,表达了学子们对先生的深深佩服与感激之情。不少同学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告别先生,握别学友,刚分手,大家又在盼着下月的相聚了!</p> <p>上课期间开饭盛况</p> <p>  第一排正中着红大衣者即总班长刘静。美篇摄影与牌匾文字解释由书院教师兼总班长刘昭明静女士提供,在此谨向她表示最衷心的感谢!</p><p><br></p><p><br></p> <p>图文编撰子萱于2020年11月书院开课一周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