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汉刘文化研讨会来大瑶南山仕星公祠开研讨会议

老七

<p>十一月二十八日,浏阳市汉刘文化研讨会理事班子及成员一行几十人,来到位于大瑶镇南山村新河小区的刘氏仕星公宗祠</p> <p><br></p><p>为弘扬汉刘文化,展示刘氏风采,体现族人的凝聚力,提高刘氏的社会地位,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感祖宗之恩德,承先祖之遗训,遵孔孟之孝道,理事会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商讨汉文化研讨会浏阳分会的发展之路</p> <p>会议由浏阳市汉刘文化研讨会秘书长家坤先生主持,会长守文先生作会议情况汇报,执行秘书文光先生作《刘氏风釆》一书的进展情况</p> <p>其它各成员作自我介绍及对研讨会作指导意见</p> <p>宗功祖德,源远流长,功虽有尽,福庇无疆,家风丕振,书声远扬,伏祈彩纳,麟趾呈祥,天道煌煌,地道彰彰,人虽渺渺,后世荣昌,伟哉祖德,奕世圭璋,秉承祖志,永吉安康</p> <p>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常敬祖宗者,必定是福人,吾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地区,不分房头,为刘氏增彩,为先祖增辉,祝贺刘氏研讨会圆满成功</p> <p>大瑶南山刘氏仕星公祠事纪</p><p> 南山刘氏宗祠开枝始祖仕星公,江西吉安人氏,是近代世系始祖开七公十二世孙,广传公名下第十四房巨深公之后裔,于明朝崇祯年间,由江西吉安府,迁徙至大瑶古岺下(今九华)定居,并置有房产田产等,在大瑶开枝散叶,现有登记人口一千五百多人,子孙遍及大瑶九华、南木、料源、石下、龙墈,藕塘,以及金刚、澄潭江、杨花、上栗、萍乡湘东、攸县(据族谱显示,清中期有一支迁往攸县,至今未找到)等地,至清朝道光22年(1842年),后世子孙为纪念始祖,方便祭祀,团结族人,特商议在葩蘭冲(今南山村南木片)修建刘氏宗祠,当时全祠人丁出资二百文每人,至光绪七年(1881年)才建成告竣,并初具规模,建筑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分前后两大栋,中间有天心,两旁有杂屋,门前有地坪、菜园、水塘,并置有祠祀会田产,又于民国三年(1914年),祠祀会卖掉大瑶熊家码头的田产,在葩蘭冲置下很多产业对外发租,收取租金用作祠堂开销与维护,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封建除四害时期,村级集体为建一个编炮厂,村委会将祠堂前栋及部分杂屋拆除,所拆材料用作建编炮厂(现南木花炮厂前身),至九十年代,祠堂新成立族委会,将现有后栋砖木结构老屋拆除,原址新修建成砖混结构,至2009年,又在原前栋地基上,新修一前栋,两边建有厨房卫生间围墙等,又恢复了清朝时期的规模,并在大门入口处,镶嵌有汉白玉九龙滴图腾,两边立有麻石艺术栏杆,至此,一座弘扬家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重新发挥了凝聚族人情感的重要作用。</p> <p>刘氏族人相聚在一起,就要多交流宗族文化,了解刘氏历史渊源,共同学习,扬我御龙家族汉刘文化。</p><p>烈祖备公遗训</p><p>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p><p>刘氏广传公遗训</p><p>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p><p>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p><p>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p><p>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p><p>广传公内侍诗</p><p>马娘生九子,杨氏生五郎</p><p>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p><p>汌浪波河深同腹,列数五房是从杨</p><p>十四房从长至幼顺序为</p><p>源湶汌渊海浪波,涟江淮河汉浩深</p><p>十四房中有三县令,五道府,二大夫,一提学,一都运,一按察,一京师九门大提督</p>

刘氏

研讨会

大瑶

文化

广传公

前栋

浏阳市

遗训

宗祠

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