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彩霞工作室“积极体验式游戏课程”第二十五次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场深秋之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唤来了冬天的脚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冬雨微寒的日子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与科学为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与种植为舞。</p> <p> 11月27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彩霞工作室“积极体验式游戏课程”第二十五次专题研讨活动在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举行。吴彩霞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如皋城南街道三所幼儿园部分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课程分享 助推成长 </b></p> <p> 工作室成员如皋宋庆龄幼儿园黄琳晶园长分享微课程《大班种植活动:青菜》:以虞永平教授《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为基石,用视频的形式呈现与孩子们移栽青菜的过程,在这个种植活动中教师厘清了种植的意义,种植是一种有温度和有情感的活动。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学会了在观察中发现,在思考中表达,种植成为了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共同话题。</p> <p> 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司培培老师分享微课程《咕咚堡里的植物》:司老师从自身专业成长角度出发,回顾新学期科学领域组从成员的确定,以及如何确定小组研究方向,再到计划的拟定与实施的全过程,并将每月小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简单汇报,最后以游戏案例的形式将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分享。</p> <p> 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肖芸老师分享微课程《萝卜知多少》:在与老师的互动“胡萝卜是萝卜吗”这一问题中展开叙述,此课程从对萝卜的“问”到对萝卜的“答”都由幼儿亲身体验、直接操作获得。孩子们通过进行实践体验式的生活化课程,在种植园中留下了他们问、探、做、记的痕迹。让孩子们在享受发现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发线、探索、认识周围的一切,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获得思考的计划,获得真正的成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体验游戏 欢乐多多</b></p> <p> 《转动的牙签》游戏开始了,老师们用硬币、牙签、吸管组合,尝试着将硬币竖起来后,把牙签放置于硬币上,再用一次性杯罩住硬币,然后利用吸管在头发上摩擦起电后在杯壁外面带动牙签转动,过程中老师们体验着科学带来的无限魅力。</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集体活动 建构经验</b></p> <p> 工作室成员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蔡春燕园长围绕大班班本课程“萝卜知多少”中幼儿有关咕咚堡萝卜又瘦又小的问题,执教了一节大班种植活动《咕咚堡里的萝卜》。通过分组记录、猜测结果后与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如:看视频、请教现场老师、百度搜索等途径,寻找解决咕咚堡萝卜又瘦又小的原因,并以此激发幼儿喜欢农作物,享受探究的乐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话种植 思行合一</b></p><p><br></p> <p> 课程分享及活动课展示后,专家老师们聚焦种植,贡献出自己的种植经验:</p><p> 1.所有课程都是触类旁通的,教师要以生活心、平常心,把种植活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带一份爱、一份热情去做种植。</p><p> 2.种植活动不只是科学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是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的活动,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p><p> 3.种植活动有的幼儿感兴趣,有的幼儿不感兴趣,可以以项目组的形式开展种植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种植,选择参与哪种种植活动。</p><p> 4.对于生命周期长,持续性长的种植活动,教师自身需主动参与种植,要饱有长时间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提供支架支持幼儿的持续性探索。</p><p> </p> <p> 在研讨最后,吴彩霞园长指出:教师们深刻感受到“全收获”也意味着种植也可以让成人得到收获。教师要抓住种植契机,基于问题,从把种植园地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到作为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跟随本心做研究。</p> <p> 通过此次科学种植专题研讨、微课程等活动,教师们将追随“全收获”理念指导,继续思考如何不断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并以此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成长。</p>